兒童教育
百科名片
兒童正在學習
對兒童進行德育、智育、體育等方面的培養和訓練。它是提高人口素質的重要環節。青春期到來以前的未成年人被稱為兒童或少年,他們在思想、性格、智力、體魄等方面的可塑兒童教育性很強。兒童教育是整個教育事業的重要基礎。
兒童教育概述
對兒童進行德育、智育、體育等方面的培養和訓練。它是提高人口素質的重要環節。青春期到來以前的未成年人被稱為兒童或少年,他們在思想、性格、智力、體魄等方面的可塑
兒童教育
性很強。兒童教育是整個教育事業的重要基礎。
在古代社會中,教育兒童的職能主要是由家庭承擔的。近代的兒童教育有逐漸社會化的趨勢,許多國家對學齡兒童都實行了義務教育的制度。但是,
家庭教育仍然十分重要。
兒童早期教育的重點
一是身體方面
兒童教育重點圖片
[1]
當前許多父母很早就開始了對孩子智力開發,識字閱讀等.然而大多數父母忽略了重要的一點,即身體健康。假設你的孩子確實是一名“神童”,智力超常,卻體弱多病。試問"神童"可以維持多久?若要身體好,基礎要打牢。兒童時期正是造就良好體能的關鍵時期,從兒童生長發育和人才成長的規律來看,兒童的早期教育把體育放在首位是比較科學和恰當的。二是良好性格方面
家長應重視孩子優秀的非智力素質的培養,做到在家庭生活的瑣事中,在點滴的小事上,充分利用各種機會進行教育。比如若孩子跌倒了,要讓他自己堅強地爬起來,教育孩子不要怕打針之痛等。不要小看這些平凡的隨機教育,在父母的言傳身教之下,會鑄就勇敢堅強、不怕困難的性格以及較強的獨立活動能力,使孩子的人生綻開分外絢麗的花。三是智力開發
當前許多家長在對孩子進行智力開發時走進了一個誤區,即認為教會孩子掌握一種樂器、學會一種技能就是智力開發,實際上真正的智力開發應讓孩子開闊視野,多接觸自然,多思考和探索,在這一過程中學習知識,鍛煉能力。
兒童教育該注意常識
1、認為只要無限地滿足孩子的物質需要,就是愛孩子,其實這是一種無知的愛。孩子對愛的需要不僅是 物質上,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生活中,有的家長只注意給孩子補充各種營養品,卻忽視了對孩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有的家長給孩子買了許多書籍或買了電腦,卻沒有正確地引導孩子去讀書或正確地使用電腦,也不明白對孩子的精神鼓勵、贊揚、肯定和必要的心理支持都是愛,然而,這種精神上的愛對孩子的成長更加重要。
2、家長過分保護孩子,為孩子做了許多本應由孩子自己去做的事情,這無形中剝奪了孩子發展自己能力的機會,也降低了他們的自立精神與自信心。這種愛限制了孩子的自我發展,對孩子將來獨立的社會生活產生不利影響。
3、對孩子的要求過于苛刻,常常批評,甚至體罰孩子。有的家長的確非常愛孩子,但是,在觀念上錯誤地認為“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每當孩子的表現與家長的想象不一樣時,就通過打罵來解決問題,這種做法往往對孩子的身心發展造成難以彌補的創傷。這種愛給孩子帶來的不是歡樂,而是痛苦。這種望子成龍的愛往往會形成相反的情緒或情感――恨,對家長、對他人、對社會、甚至對自己的恨。
一、家長應該充分肯定孩子的優點,培養其自信心,而不是發現問題就批評、指責或懲罰,才有可能使孩子獲得更好的發展。 我記得有一位外國科學家說過這樣一句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的確,父母的教育伴隨著孩子的成長,教育是否得當,將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將來,所以說家庭教育尤為重要,是個必不可少的課題,“望子成龍“是家長們的共同心愿,每個家長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為一個將來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才,這樣就需要我們做家長的在這方面付出努力。 對于“怎樣教育好子女?“一直以來都是廣大家長們共同探討的話題,一邊是社會,學校所關注的,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多種多樣,對于每個孩子的教育方法并非千般一律,應因人而異,這其中就大有學問,教育孩子應根據他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行為習慣等采取相應的方法,這樣才能取到好的效果。 教育孩子應先從“德、智、體、美、善”五個方面抓起,即素質教育,首先,家長教育自己的孩子必須從小就要做一個品德良好的好孩子,可以舉一些實例或者通過看電視,漫畫等引導孩子告訴他在生活中也要做一個像其中的人物一樣。
二、家長平時應多關心子女的學習成績,使他感覺到大人很在乎他的學習,不要不聞不問,這樣他會感覺到學得沒勁,另外,家長與孩子共同制定出一個目標,實行獎罰分明,當達到該目標時,家長應遵守“合同”給予相應的獎勵,若沒達標時,家長也不應責怪,打罵孩子,應鼓勵幫助指導他,這樣才能重新樹立起他的信心。家長應教孩子養成“不恥下問”的好習慣,獨立思考,善于分析難題等良好讀書習慣,教他學東西時應靈活掌握,不要死記硬背,“讀死書,死讀書”的學習方法不管用,時間花不少,效果卻一般,比如有的孩子抄寫生字,寫了一排,過段時間他還是寫不出來,這種方法太“死”,家長應多教一些好的方法結子女。
三、“健康是財富”,家長應教孩子多參加體育鍛煉,早起早睡,平時打打籃球,跑跑步等對身體很好。 四、家長應教育孩子從小就要養成心地善良的好孩子,多做好事,對人有禮貌,教他們怎樣待人接物。 另外,父母的言行舉止對子女影響非常大,這一點應引起家長的重視,說話要得體,辦事要認真,給子女樹立一個好的形象,告訴他們一些做人的道理,平時在家里給他們布置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自己的事自己做,當天的事當天完成,給孩子制定一個作息時間表,使他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總之,教育孩子的方法有許多,這就需要我們做家長的平時應做到有一顆愛心,還要細心、用心、耐心。我相信只要我們家長能做到這幾點,再加上學校和社會的共同關心,我們的孩子未來一定能夠成為一個對國家,對社會的有用人才。 從扎根在準媽媽的肚子那一天起,
寶寶的性格就開始形成了。孕婦會比較關心胎教。而最初的教育,是和孕婦的情緒,喜怒哀樂,言行舉止息息相關的。甚至夫妻間的互動,寶寶在子宮里都能感覺得到。因此,孕婦在懷孕期間能直接決定寶寶的性格塑造,多給寶寶積極的、健康的、愉快的精神刺激,這就是有益的胎教。
兒童教育的重要性
兒童教育的重要性
1、兒童教育促進人腦發達,特別利于左右腦并行發展。千萬不要任孩子自然長大,消極地等待孩子腦成熟以后再教育,那極不利于孩子在大腦生長發育期(主要是6歲前)形成最有效的腦功能大網絡。
2、兒童教育開發人類巨大潛能,這個潛能是人類億萬年進化的積淀,人人都有這種巨大的遺傳潛能;但這種潛能只有在嬰幼兒時期才得以較為充分地開發,不然將迅速被埋沒。人的各種潛能只有大腦生長發育期才可能較為充分激發出來。
3、0~6歲,延伸到12歲是最佳期和次佳期的教育,最佳期教育事半功百倍;而錯過最佳期的教育則事倍功減半,許多方面甚至徒勞無功。每個孩子最佳期內都能學一口標準方言就是最典型的事例,而錯過了最佳期的青少年、成年人新學任何語言也難以學得標準、地道。
4、人類要重新認識胎、嬰、幼兒,胎嬰幼兒有巨大的適應性學習能,甚至可以說孩子個個都是“神童”。人一生的基本難題和重大難題(如學會直立行走、手足分工、認識萬物、掌握語言、習得行為、學會審美等等)都是嬰幼兒時期解決的,據統計人一生所獲知識概念的95%左右是5歲前的孩子學來的。
5、孩子出生至3歲是母親、家庭的“二次孕育”期,即孕育孩子“心理生命”的成長——構建起人生的“潛意識板塊”。人的潛能意識板塊鑄就以后從根本上影響乃至支配人一生的態度的行為,在今后的人生百年中都難以完全抹掉。
6、科學育兒要“兩個生命”同時養育,使孩子生理上強壯、發達,心理上聰慧、卓越。特別要注重心理生命的科學養育,因為人作為萬物之靈長,主要靠“第二生命”——心理的能量。第二生命的養育需要16個心理營養區,一百多種心理營養素,
7、兒童教育要“兩種語言”同步相似發展,使孩子“聽覺語言”能說會道,“視覺語言”脫盲閱讀。今后世世代代的孩童將都能帶著兩種語言工具上小學,既會聽和說,也會讀和寫,極快地學會自學和思考,具備良好的自我發展素質。
8、兒童教育要把孩子性格培養放在首位,這是給孩子一生幸福、成才的好命運。經大量調查,兒童教育必須培養孩子6大性格基礎:快樂活潑、安靜專注、勇敢自信、勤勞善良、有獨立性、有創造精神——這是人生和人才成長的一本萬利之舉。
9、孩子觀察、提問、動手、動腦的創造教育要從小抓起;培養一個發現、發明、創造型人才務必從小引導觀察、提問、思考、討論和動手操作實驗。因此我們設計的家用“科技百寶箱”,幼兒園和中小學的“袖珍科技館”是國民基礎教育的必要建構和設備,這方面我們已有定型的產品研發。
10、兒童教育是“全素質教育”。什么是人的素質?我們定義為人的素質即與人的發展、發揮和個體幸福密切相關的,時刻起作用的諸因素的質量。素質培養分4個層次:胎兒的潛在素質,嬰幼兒的基本素質,中小學生的自我發展素質,青年后期到成人的發揮素質。所謂“嬰幼兒全素質教育”是全面提高孩子基本素質的教育,它是非學歷教育、非義務教育、非專業教育、非系統文化知識的傳授,而是在孩子身心承受的范圍內極大地豐富生活體驗和感受;在激發興趣的前提下,教育不分學科,不講系統,不顧深淺,也不求甚解,任何認識都不是一次完成的。人的基本素質,即:健美的身體、靈敏的頭腦、良好的性格、廣泛的興趣、趨向發達的語言(包括視覺語言和外語),善于人際交往和對一切美好事物的喜愛。
11、傳統教育必須改革,定要走出一條教育創新的金光大道。在幼教方面務必改革傳統幼教的“照看化”、“傳授化”、“貴族化”、“女性化”、“單純玩樂化”和忽視家庭早教的腐朽觀念;中小學則務必改革教學中千年一貫的“傳道、授業、解惑”教育理念和淹沒孩子童年生活的“一講到底”、“滿堂灌”、“作業海”、“考試山”的教育法,定要把兒童少年解放出來,使我國3個多億的孩子生活、學習更幸福、更快樂,都有積極探索的童年和少年時代。
12、兒童教育的方法論體系: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方法論的根本原則。“0歲方案”的大量實踐總結出以下方法最有效:生活中教,游戲中學;教在有心,學在無意;環境濡染,榜樣誘導;對牛彈琴,興趣第一;積極暗示,寬嚴并濟;培養習慣,形成定勢;教育愛,不可溺愛;講究愛態,控制情緒;促進發展,順其自然;以及八大基本方法不可背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