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家庭園藝發展歷史很短,為花園做設計的景觀設計師的數量遠遠趕不上實際的需求,并且很多懂景觀設計的人不了解植物的習性,園丁們只好通過自學做自己的花園設計師了,其實只要掌握了造園的基本要素,造園并沒有想象的那么難。
下面是我這幾年搜集整理的造園資料和圖片(還在繼續中),貼出來與有造園需求的朋友一起分享。
造園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說簡單,造園其實就硬件和軟件兩個方面;說難,是因為其中的每一項都需要選擇合適的材料、用合適的方式、在合適的地方來完成。
花園無論大小,建造之前首先要確定風格,是英國鄉村花園還是日式花園亦或是中式花園。風格確定后就可以開始硬件的建設了。
造園硬件:
園路:為了便于行走和勞作,花園里必須要有園路。并且一旦確定了園路的走向,花園的架構也就出來了。但是園路用什么材料修建(紅磚、藍磚、石頭、枕木、水泥、石子等)、建在哪里、什么形狀(是直是彎)、什么走向卻是有講究的。建好了,一來花園的結構就出來了,二來便于從事花園工作,三可以一勞永逸。建不好,挖掉重建的不少,費錢費力不說,花園也折騰得亂七八糟。比較可行的辦法是,如果你實在不知道該作何選擇,那就在花園里臨時放一些踏步(木頭石頭均可),只要不把路面硬化,隨時都可以改變園路的走向。
圍墻(柵欄):為了安全也為了有私密空間,建圍墻(柵欄)是必須的。但是用什么材料建圍墻(鐵藝、木柵欄、紅磚等)、圍墻的式樣不同(是高還是低)、甚至顏色不一樣(木柵欄是白色還是原木色),出來的效果也不一樣。
拱門:拱門可以充分利用花園的空間,同時又可能會成為花園的焦點。建或者不建、建在哪里(門口還是中間)、用什么材料(鐵藝還是木頭),出來的效果也不一樣。
藤架:不管是有院子還是有露臺,大概都會要搭建一個藤架。因為藤架不僅可以像拱門那樣可以充分利用花園的空間,使花園看起來更加豐滿;它還具有拱門所沒有的實用功能,那就是為爬藤類植物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生存平臺;除此之外,藤架爬滿植物后能起到遮陰的作用,藤架下就成了一家人戶外活動的最好場所。所以藤架除了兼具美觀功能外更加實用。藤架的建造也需要考慮很多因素,建在哪里、用什么材料(防腐木還是磚木、磚石混合)、體量多大,都是要必須考慮的。
花池(花床):花池可以使花園更加立體,或者成為花園的焦點,但是花池建與不建、建在哪里、建造什么形狀,也是造園中必須要考慮的因素。通常人們大多把花池依墻而建,我倒覺得如果花園不大的話,建不建花池兩可,因為,建了花池,會感覺院子的空間更小;當然如果花園足夠大,在花園的中心位置建造一個圓形花池,或許它就成為了花園的焦點。如果是露臺,要想種花或者種菜,還是有必要建花池的,但是防水一定要做好。
水景(水池):水景(水池)能讓花園更加靈動,有言道“有水則靈”,但具體到一個花園尤其是小花園建不建水景(水池)需要慎重考慮。有水的地方肯定夏天蚊子多,所以水景建還是不建、建在哪里、建成什么樣,都需要好好考慮,否則真有花友建了后再填埋的,這樣的資深花友就我所知還不止一位。另外建有水景的話必須做凈水工作,這也是需要技術的。
擺件:一個有氣質的花園,是離不開花園小品的。包括花園椅、紅陶盆、園藝小品等等。
其他:諸如戶外廚房等。
造園軟件:
所謂的花園軟件其實就是植物的搭配,一個好的花園,必是喬、灌、草合理搭配,藤本、球根鑲嵌其中的。
喬木:一個小花園要不要種樹?種果樹還是種觀葉樹還是種觀花樹?種在什么位置?都需要好好考慮,否則,過幾年把樹挪走或者砍掉的可能性都有。
灌木:同樣,花灌木種在什么位置、種什么,也需要好好考慮。灌木雖高不過喬木,但是通常比花還是要高出不少,所以一般是種在宿根花的里面做背景,當然像繡球那樣的花灌木本身就是景觀,完全可以突出出來直接種在最外面。
草本植物:包括一兩年生花卉和宿根花。宿根花的品種太多,不一一細數,到底種什么,主要看你喜歡什么顏色,或者喜歡哪個花型。并且人們的喜好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有變化,所以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變化再調整種植的種類。一兩年生草花與宿根花一樣,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做改變。
爬藤類:一個花園是必須要有爬藤類植物的,這不僅僅是因為它可以更好地利用空間,更主要的是它們可以制造景觀。但是爬藤類有很多種,分觀果(如葡萄、獼猴桃)、觀花(藤月、鐵線蓮、凌霄等)、觀葉(三葉地錦、五葉地錦)等不用的種類,每一種長勢都不一樣,裝飾效果也不一樣,即便同是綠化墻面的地錦,三葉的和五葉的效果也不一樣,所以種植哪種爬藤植物更適合自己的花園,或者你要達到什么目的,也需要好好考慮。
球根:球根通常是春天開放,至于是種百合還是種郁金香,或者種洋水仙完全看自己的喜好。
地被:可以做地被的植物很多,過路黃、垂盆草以及景天類的很多綠植都可以做地被,有些花細細碎碎的也可以做地被,比如叢生福祿考。
BTW,建造花園前,換土大都是必須的。尤其是開發商做的院子,粗看表面平平的一層好像都是好土,其實稍稍挖一下,下面大都是建筑垃圾,所以,換土一般是必須的,負責后患無窮。換土前首先要把花園里的土深挖50公分左右,如果要種樹,需要挖得更深,這項工作必須不能省。挖好后換土,如果為了節省費用,挖出來的土,篩一篩還可以繼續用,但必須篩一下,把其中的石頭瓦塊都篩出去;然后攙三分之一的田園土、三分之一的沙子或者爐灰(為了透水)、三分之一的有機肥,然后回填。此比例可以略作調整,比如沙子可以少一些。
為了方便閱讀及借鑒,以上文字不加圖,下面全部用圖來一一列示造園元素。
一、園路鋪法圖示:其實園路是鋪磚還是用枕木,磚是一字鋪還是人字鋪,我覺得都不是最重要的,過幾年植物豐滿以后園路的材料和鋪法都不會再是吸引眼球的重點了,人們更多看到的是花草如何搭配,但是園路的整體結構是直還是彎還是會影響整體效果的。比如下面彎曲的園路應該比直的更好看,至于磚是怎么鋪的倒是其次了。
并不是越貴東西就越好,左圖的汀步是用混凝土做的花費極低。
枕木與礫石結合,或者石板路都非常有特色。
單獨貼這張圖是因為既喜歡這條花園路,又喜歡路邊的花草搭配,還喜歡花門及拱門還有花床,所有我喜歡的元素都在其中了。
二、圍墻(柵欄)
圖中可見,做柵欄的有白色木柵欄,還有原木色木柵欄,還有竹子及鐵藝,我最喜歡白色木柵欄,無論配上什么顏色的藤月都美輪美奐。
三、門廊
門廊是連接室內與室外的過渡地帶,有條件的話就做個門廊吧,那里可以成為家庭休閑的場所,冬天可坐在門廊下曬太陽,夏天可坐在門廊下歇涼吹風。
四、花園門
花園門是造園的必備要素,一個漂亮的木質或鐵藝或兩者結合的花園門可以讓一個花園立馬與眾不同。
五、花架
花架可以使一面蒼白的墻變成一道亮麗的風景,同時也可以成為花園的焦點。
六、拱門
七、戶外桌椅
戶外桌椅既是花園生活的必需品,同時又是花園的裝飾品。
八、藤架
想一想在開滿花或結滿果的藤架下喝茶讀書該是多么得愜意!
九、戶外廚房
十、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