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氣虛
一般表現為:氣短,乏力,語聲低微,精神不振,面色少華,自汗,舌苔濕,脈虛
鼻塞,鼻經常不通氣;”鼻炎,鼻甲肥大”多數是肺氣不足
肺主一身之氣,看氣主要看肺……
其中還有
氣陷:
氣虛下陷,臟器下垂,脫肛、子宮脫垂。結腸炎、痔瘡、前列腺病、婦科腫瘤,卵巢囊腫、子宮肌瘤多伴有氣虛氣陷——或者說是由氣虛氣陷導致
氣脫:
氣脫者目不明。還有的發病突然暈倒,大汗淋漓,意識不清,手腳不溫,也是氣脫表現
2,陽虛
畏寒喜暖,面色慘白,四肢不溫,舌苔水濕,脈沉遲
胃脘涼是脾陽虛,帶脈涼是肝陽虛,小腹涼、腿涼、小腿涼(足跟涼痛)是腎陽虛
所謂的“頸椎病、肩周炎”多是心肺陽虛(心陽虛為主)導致
所謂的“腰背痛、腰脫”首先是心脾腎陽虛、氣虛,才導致此類病發生
就是椎管狹窄、骨質增生(退行性變)強直性脊柱炎都是氣虛陽虛導致
——氣與陽,具有生命體的主宰地位。她們集中表現為心氣心陽,也可稱之為中氣(真正中氣內含足夠的血與陰陽也)。心氣足、中氣足,以上諸病皆可治愈也
腦血管病后遺證半身不遂,不全是神經(經筋)癱瘓,失于潤養;更多的是氣虛陽虛、中氣不足也;補足中氣多可治愈也
陽氣主要表現在心陽、腎陽、衛陽、陽神、神化諸方面,還有督脈總督一身之陽,六陽經皆上聯于頭;四末為諸陽之本
3,血虛
面色恍白,精神不振,形體消瘦,失眠健忘,心慌氣短,眼花,女子月經量少或月經遲來甚至閉經。舌色淡,脈虛或芤
心主血,肝藏血,脾統血;沖為血海;考察血的情況,主要從這些方面觀察
4,陰虛
面容消瘦,形體消瘦,皮膚干燥,甚至鵝掌風,口舌發干,唇干、眼干,耳輪焦干,顴紅,盜汗,失眠,女子經少或經血粘紅,舌苔光剝,甚至舌干紅絳,脈細數
”腦者陰也”,諸髓者皆屬于腦,腎主骨生髓髓通于腦,陰精(精液),乙癸同源,陰與腎有關,與肝聯系
——臨床所見,各種疾病以氣陰雙虧者最多(常見病、急癥、熱證)
氣血陰陽俱虛者又次之(疑難重癥多如此)
陽虛氣虛者次之(亞健康、寒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