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聚會的人越來越少………
同學聚會,為什么好多人都叫不來?
而且還充滿了各種理由呢?
我開始在腦海中一遍遍排演一群既沒一起扛過槍,又沒一起嫖過娼的人坐在一起會聊些什么,做些什么,未果。在上學那會兒,大集體早就已經被各種不同的共同語言劃分成幾個小團體,小團體之間必然是沒有什么交集的。也就導致多年之后的今天,大家根本沒有共同回憶。所以大家能在同一頻道懷念“無話不說,一起做夢”的景象基本排除。
聽說“如果一個幾年不曾聯系的同學突然找你,不是結婚就是借錢。”經事實證明這句話至少50%是沒錯的,因為我到現在都沒搞清白富美和綠茶婊到底啥區別…這時候,天資聰穎的人會想“同學聚會是不是等于放長線釣大魚,為了以后結婚,借錢不會被假裝看不見?想想回報率,睡覺都能樂醒呢!”對于持有這種質疑普遍大眾智商的觀點我只能表示呵呵了。其實,讀書少,多看看心靈雞湯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對了,別問我好不好喝。
如果排除以上所有可能,大家出席同學聚會的初衷又是什么呢?享受推杯換盞,觥籌交錯的灑脫快意?醉心于分享自己的光輝人生路?愛好十人以上共同進食的喜樂氣氛?
有人說,所謂同學聚會,無非就是看當年有表現欲的人再露一手,或觀摩后來在社會上稍有成就的人顯擺,這種會面,不去也罷。
在我看來,同學聚會是相對純潔的社會交往,它不是商務宴請,跟同學當官發財沒關系,大家的關系只是單純同學關系,當初那個瘋跑瘋玩的臭小子,沒有身份差別,沒有級別不等,要找的就是當初那個純勁,跟現在的經濟物質沒有關系。
大家在一起敘舊談心,回憶之前在一起的時光,找尋曾經在一起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