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生酮飲食里最重要的也是最難做到的一點就是:攝入極低的碳水化合物。
本篇文章就是想告訴大家,生酮飲食中,到底為什么一定要斷糖(低碳水)。全篇滿滿干貨,我把一些文字圖片化方便大家理解。
生酮飲食:是一種高脂肪,中蛋白質,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結構和生活方式。
看完這篇文章,你將學習到:
【四大收獲】
①我們吃進去的碳水化合物去哪了?
②不吃糖一定會低血糖嗎?
③如果我們只吃少量的糖身體會發生什么?
④糖,究竟有多可怕?
前言
碳水化合物,簡單來說就是糖。我想大家都已經知道,并不是普通的砂糖方糖才是糖,糖可以是下面這樣,也絕不僅僅只是這樣:
以上的這些糖,在營養學里統統叫一個名字:【碳水化合物】
生酮飲食要求低碳水,具體指:每日攝入碳水不超過30g
為了讓同學們更直觀的感受“30g”,我專門做了一個圖來示意:
以上每一種類別的食物都表示大約30g碳水化合物的分量,作為一個正常人,你一定覺得這個標準低到喪心病狂。為了證明我沒瘋,請你往下看。
我們吃進去的碳水化合物到底去哪了?
以下是【糖代謝】的生理過程(此處只說葡萄糖)
簡單來說,就是吃進去的糖被消化成為葡萄糖,葡萄糖進入血液變成血糖。血糖升高后刺激胰島素的分泌,血液中的胰島素濃度升高后,葡萄糖先給全身細胞提供能量。
過剩的葡萄糖則被儲存的肌肉和肝臟里變成糖原,糖原存滿還有富余,就被轉化成脂肪。也就是說,你吃下去的多余的糖(碳水化合物),變成了你身上的肥肉。
不吃糖一定會低血糖嗎?
我們先來看看葡萄糖的作用:
●大腦消耗日常能量代謝的20%。
●大腦沒有能量儲備,必須從血液持續獲得能量。
大腦耗能的一半,需葡萄糖提供。
●當血糖低于70mg/dL (毫克每分升),大腦會因為供能不足,發出強烈警告。你可以免費獲得以下體驗:
●強烈的饑餓感
●惡心
●肌肉顫抖
●情緒緊張,焦慮
●易怒(講真,不要餓著肚子開會)
●進一步降低的血糖會導致昏迷
一般人接下來會怎么做?迫不及待的覓食,覺得四肢無力,快要暈倒。成功的找到食物,吃下了大量主食或高糖汽水。血糖升高,饑餓感消失,新一輪存儲脂肪的循環開始。
但如果此時不吃糖會怎么樣?接著往下看!
如果我們只吃少量的糖身體會發生什么?
事實上人的身體就像一個非常精密的化學儀器,接下來我就要說一個發生在我們體內一個非常奇妙的過程:糖異生
①身體在感覺血糖低時,會動用儲備的糖原維持血糖濃度。
②體內糖原耗盡后,肝臟將脂肪和蛋白質轉化為糖來維持血糖濃度。這種轉化成糖的過程,被稱作【糖異生】
③【糖異生】的速度受到胰島素的控制,只在血糖降低時才產生,是一種“不餓不吃”的供能方法。
④當【糖異生】產生的糖,導致血糖升高后,該反應隨即自動停止。不存在血糖過量的情況。
⑤【糖異生】消耗脂肪和蛋白質,只要人體每日攝取足量的蛋白質,就不會導致肌肉損失。
好像看不太懂?沒關系,以上內容精簡成一句話來說就是
所以,到底應該吃多少糖?
日常飲食中,必要的糖攝入量是零!
是的你沒看錯,我們對糖的必要需求是零。
糖代謝的功能是為了儲存脂肪,不是維持生命。如果采用生酮飲食,進入【酮體代謝】,那么身體燃燒脂肪即可獲得能量,同時消耗蛋白質維持血糖。整個過程都完全不需要糖這種營養物質。
但是如果你認為多吃糖僅僅只是會造成肥胖,就圖樣圖森破了。
糖,究竟有多可怕?
血液里的葡萄糖或果糖,會和體內的蛋白質發生糖化反應,生成一種叫糖化終產物的物質,以下簡稱糖化。
那糖化到底對我們的身體有什么影響呢?
●糖化影響全身的細胞
●糖化在細胞表面形成一層殼,阻礙細胞利用葡萄糖,導致細胞產生【胰島素抵抗】引發糖尿病
●這層殼同時抵抗吸收氨基酸,阻礙生成肌肉,降低健身效果。
●糖化還引起身體炎癥水平升高(低燒和而關節痛)
●導致細胞老化,誘發一系列退行性疾病:
●老年癡呆癥(阿爾茲海默癥)
●動脈硬化
●慢性腎衰竭
除了葡萄糖,果糖和乳糖也不是什么好東西:
所以,不要覺得你瘦你就可以任性吃糖,也許你確實因為天生的高基礎代謝率不容易發胖,但同樣回避不了糖化終產物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