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豪”劉禹錫因為“二王八司馬”的事,使得他先是被貶連州,因為摯友柳宗元的幫助,后又改為朗州。好容易挨過十年,有奉旨回長安的機遇,他卻狂妄地寫了首《戲贈看花諸君子》:
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
當(dāng)時朝政在滿朝新貴把持下,愈趨腐敗,詩人十分憤慨,于是借游玄都觀看花一事,寫詩諷刺,詩題竟明顯地用了“戲贈”二字。由于此詩“語涉譏刺”,使?jié)M朝新貴極為不滿,執(zhí)政者更不高興,于是沒過幾天,詩人又被排擠出京,被貶逐到十年前逃過的比朗州更邊遠(yuǎn)的連州去作刺史。計詩人到京,才一個月。
轉(zhuǎn)眼又是十年,他已五十有幾,因裴度宰相鼎力舉薦,才得以再回長安。不想,他又豪放不羈的寫下《再游玄都觀絕句》: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凈盡菜花開。
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其結(jié)果是又惹得“執(zhí)政不悅”,又幾次遭到貶謫。他恃才傲物,不但不去巴結(jié)逢迎,反而作了首《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用以表現(xiàn)自己被貶謫、遭棄置的無限心酸和憤懣不平,也透露出他百折不撓的堅定信念和樂觀精神。后來,長官不滿劉禹錫的執(zhí)拗,送他一塊頑石,予以譏刺他不合時宜。不想劉禹錫竟然把頑石稍加打磨,刻下了《陋室銘》這一千古傳世大作!
悲乎?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