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練教的時候,是說直接看速度,20多碼換2擋,30多換3擋,以此類推;也有人說,看發動機轉速,上了多少轉就換擋,正確的標準應該是怎樣的呢?多少轉速換檔,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其實,只要理解了換檔的目的就很容易得出答案。 汽車到底為什么要換檔,實際跟變速自行車一樣。 變速自行車應該絕大多數人都騎過,自行車為什么要變速? 對于普通自行車,前后齒輪比是固定的。腿蹬的圈速就決定了車的速度,蹬的快車就快,反之亦然。 對人來說,蹬的太慢省力,但是發不上力。 蹬的太快又浪費的體力太多,空著快速蹬也是累的,也就是說,快速蹬的話很大一部分體力消耗在自身的運動上了,沒有有效的驅動車子。 那么,肯定有一個最佳的腳蹬速度范圍。
每分鐘N圈,在這個范圍內騎車,即不太費力,車的速度也很好。 但是對于普通自行車,蹬速決定了車速。 如何保持每分鐘蹬20圈的時候車子可快可慢? 于是變速自行車出現了。 它的目的就是通過齒輪的變換,讓腿一直處在最佳蹬速內,然后讓車在你希望的速度行駛。 汽車的換檔跟這是一回事。發動機就是我們的腿,汽油就是我們的體力。 既要省油又要保證動力,那就要讓發動機一直保持在最佳轉速。 低了看似省油,但是發不上力。高了機械損耗太多,也費油。 發動機的最佳轉速是一個區間,所以換檔時機應該取最佳轉速的中上,目的是換檔轉速降低后仍然處在最佳轉速區。需要動力的時候偏高些,平穩駕駛的時候偏低些。
比如你現在帶著一大家子人出去玩,以安全為主,換擋就很簡單,只要能夠在滿足順暢加速的前提下,車身不至于抖動,能夠順利切入更高檔位,就可以了。這種換擋,大致就是進檔之后一兩秒就可以換擋了。轉速大致在2000左右。這種換擋就是要以越快越平穩地升上最高檔為第一要務。再比如你開車在路上,路況開闊得很,適宜快速通過,前面卻有個不識相的傻逼,開這個車慢慢悠悠在路中間晃蕩,邊打電話邊開車,你想瞬間超了他。那么按照一般的手動擋來說,切進檔后踩油門多踩一會兒,延時換擋一下。速度立刻飆升起來。
迅速超過之后再以正常速度行車即可。一般而言這類換擋視情況和車型而言,大致3000轉換擋也就夠了。最后一種情況是遇到有傻逼在路上挑釁你,或者刮了你車之后逃跑,或者做了什么讓你覺得很過分的事情,你想追上去截停他或者跟他飆車。(馬路飆車我們不提倡,也堅決反對,此處只是舉例。)那么你就必然要通過減檔,延遲換擋,加大油門來提升速度。這時候,換擋的時機會延遲很久。大致換擋時機會在4000轉以上。一切要視你的憤怒或者膽量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