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20 11:08:06)
轉載▼標簽:
文化《漢書》記載,武帝時,有個世代倡優的李延年能歌善舞,能度新曲(創作歌曲),玲瓏八面,很獲漢武帝的寵幸。一次跟隨武帝去武帝的姐姐平陽公主家作客。經過李的精心策劃,在筵席上,李延年表演了自度的新曲《歌一首》(又名為《北方有佳人》或<《佳人歌》)。歌詞是這樣的: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寧不知傾人與傾國?
佳人難再得。
說的是有一個絕世而獨立的北方美女,只要看一眼守城的士兵,士兵們就酥得沒有了守城的氣力,城池輕易地被敵人攻占;如果看一眼諸候國君,國君骨頭輕得連國家都可以送給別人。雖然明知這樣的美女要成為禍水(如褒姒,妲己),但若錯過了機會,那就再也得不到了!
漢武帝聽了后,呆了很久,嘆息道:“善,世豈有此人乎!”平陽公主替李延年回答道:“就是李延年的女弟(妹妹)呀”。說明一下,武帝第二個皇后衛子夫也是平陽公主牽的線搭的橋。不知牽紅線是她的愛好呢;還是深諳弟弟劉徹的好色本性,投其所好呢;或是出于姐姐對弟弟的真心愛護與關心。
于是平陽公主馬上把李延年的妹妹叫出來(她是平陽公主家的舞伎),獻給武帝。武帝一看,果然“實妙麗善舞”,立即寵幸有加,封為“夫人”。(又要說明一下,李延年的妹妹叫什么名字,《漢書》中沒有記載,后來有人說她名“妍”,那是杜撰的。所以后文都稱她為“李夫人”。)
漢武帝遇上李夫人時,正值四十多歲壯年時期。這時,第一個皇后阿嬌(就是劉徹小時候要造金屋儲之的那位表姐)已被廢,深居在長門宮。第二個皇后衛子夫,多生多育,已徐娘半老,劉徹己徹底不感興趣。而美麗寵愛的王夫人又短命夭折。正是劉徹的“空窗期”。所以劉徹對李夫人一見鐘情,天天耳鬢廝磨,寵愛有加。大有“春從春游夜專夜”,“三千寵愛在一身”之勢。據后人筆記雜史《西京雜記》稱:“武帝過李夫人,就取玉簪搔頭。自此后宮人搔頭皆用玉,玉價倍貴焉。”就是說有一天漢武帝在李夫人處,突然覺得頭癢,就用李夫人玉簪搔頭。這事傳到后宮,人人都學李夫人樣用玉做發簪,希冀也能得到漢武帝的恩寵,一時間長安的玉價倍增。從這一例,更可反映出劉徹對李夫人的專寵。
李夫人為武帝生了一子,名劉髆,封昌邑王。但是紅顏薄命,天妒佳麗。不久就引出一段生死相戀的佳話。
李夫人生下兒子后不久,就生起大病來。一下子容顏消瘦,形同枯槁,神情萎蘼。這下驚動了武帝,連忙跑去探視。
關于這次探視,班固出人意外地在《漢書》里不惜篇幅進行了生動的描述。我們來看看《漢書》的原文:“初,李夫人病篤,上自臨候之,夫人蒙被謝曰:“妾久寢病,形貌毀壞,不可以見帝。愿以王及兄弟為托。”上曰:“夫人病甚,殆將不起,一見我屬(囑)讬王及兄弟,豈不快哉?”夫人曰“婦人貌不修飾,不見君父。妾不敢以燕惰見帝?!鄙显唬骸胺蛉说?第)一見我,將加賜千金,而予兄弟尊官?!狈蛉嗽唬骸白鸸僭诘?,不在一見?!鄙蠌脱杂匾娭蛉怂燹D鄉(向)歔欷而不復言。于是上不說(悅)而起。”
武帝親臨探視,照理李夫人應該受寵若驚。豈知李夫人卻不讓武帝再見一面,而用被子蒙著頭道:“妾久病在床上,容貎巳毀壞,不可以讓皇上看了。希望把兄弟托付給皇上,以后望皇上厚待他們。”武帝道:“夫人病情嚴重,恐怕一病不起,如果能讓我一見,當著我的面把兄弟托付給我,豈不是更好嗎?”李夫人答道:“古訓云:婦人貌不修飾,不能見君父。妾不能以不嚴加修飾而見皇上。”武帝又道:“夫人如果能讓我見一面,我將獎勵千金,并給你的兄弟加官進爵?!崩罘蛉嘶卮鸬溃骸凹硬患庸龠M爵在于皇上的決定,并不決定于見不見我一面?!蔽涞壅f今天必須得見一面,李夫人卻把身子轉向里床,十分悲傷地哭個不停,不再言語。武帝于是不再強迫,惱怒地離開了。
武帝一離開,李夫人的姐妹(或許是嫂子們)就圍上來責問李夫人?!稘h書》是這樣接著寫的:夫人姊妹讓之曰:“貴人獨不可一屬(囑)托兄弟邪?何為恨(很)上如此?”夫人曰:“所以不欲見帝者,乃欲以深托兄弟也。我以容貌之好,得從微賤愛幸于上。夫以色事人者,色衰而愛弛,愛弛則恩絕。上所以攣攣顧念我者,乃以平生容貌也。今見我毀壞,顏色非故,必畏惡吐棄我,意尚肯復追思閔(憫)錄其兄弟哉!
就是姊妹都出來(武帝來時必迴避著)責備(或埋怨)李夫人說:“夫人為什么不當著皇上的面囑托兄弟的亊呢?為什么要如此違背皇上的好意呢?”李夫人答道:“你們有所不知,我所以不讓皇上再見我一面,就是為了更好地托付兄弟的緣故。我正因為容貌姣好,才從一個地位卑微的倡女得到皇上的寵幸。凡是以色事人的,色衰而愛弛,愛弛則恩絕。皇上之所以戀戀不舍地顧念我,就是看在我平時嬌好的容顏?,F在我的容貌已經毀壞,已不是平時的我了?;噬峡匆姾笠欢〞訔壩业?,難道我死后,還肯因為追思憐憫我而惠及兄弟嗎?”
好一個聰慧絕頂的李夫人,不愧為“絕世而獨立”。她從武帝的二位皇后的遭遇里,早巳看清楚漢武帝的花花肚腸。你看她說的“夫以色事人者,色衰而愛弛,愛弛則恩絕?!卑咽朗抡f得多么鞭辟入里!
不多久,李夫人即香消玉殞,漢武帝厚葬了她。但是李夫人的倩影始終縈繞在武帝的腦海里。武帝叫人畫李夫人像掛在甘泉宮內,日日思之,夕夕念之。后來又請來方士上演了一出招魂的悲劇。
李夫人早亡,武帝是念念不忘呀。李夫人天仙般的容貌,她醉人的舞姿歌聲,她迷人的一顰一笑,始終縈迴在武帝的腦海里,揮之不去。有一次他在上林苑昆明池上游蕩,聽著歌女們悠揚的歌聲,不禁又思念起李夫人來。于是作了一首《落葉哀蟬曲》,哀蟬的寓意就是哀怨李夫人的生命像秋蟬一樣短暫。歌詞是這樣的:
羅袂兮無聲,玉墀兮塵生。
虛房冷而寂寞,落葉依于重扃。
望彼美之女兮,安得感余心之未寧。
武帝想像著走進李夫人住過的宮殿,只見李夫人穿過的衣服靜靜地掛在那兒(人如果走起路來,衣服應該窸窸有聲,而現在衣服掛在那兒,已悄無聲息了)。玉砌的臺階上已積滿了灰塵。空曠的房間冷清而寂寞,門閂上堆積著一層層落葉。我多想再能看見美麗的妳啊,妳可知道我想念妳時那種鐘情與不安嗎?武帝觸景生情,詩為心聲。此景此情,讀起來好不令人悲凉同情!
這里我扯開去一下。漢武帝的這首詞曾被美國詩人厐德把詩的最后兩句改譯了一下,取名《劉徹》,竟成了美國詩史上著名的杰作。翻譯的原文是這樣的:
《Liu Ch'e》
Ezra Pound
The rustling of the silk is discontinued,
Dust drifts over the court-yard,
There is no sound of foot-fall, and the leaves
Scurry into heaps and lie still,
Andshe the rejoicer of the heart is beneath them:
A wet leaf that clings to the threshold.
( 這詩是粘貼的,好象題目里的字母有錯誤)
如果把它翻譯回漢文的話應該是這樣的:
《劉徹》
龐德
綢裙的窸瑟再不復聞,
灰塵飄落在宮院里,
聽不到腳步聲,
亂葉 飛旋著,
靜靜地堆積,
她,我心中的歡樂,睡在下面。
一片潮濕的樹葉粘在門檻上。
漢武帝的這首詩,兩千多年來不但打動了億萬炎黃子孫的心,意想不到還能得到世界各族人民的共鳴,足見其感情之深,魅力之大。以上是題外話。
言歸正傳。《漢書》·《外戚傳》繼續寫道:
上思念李夫人不已,方士齊人少翁言能致其神。乃夜張燈燭,設帷帳,陳酒肉,而令上居他帳,遙望見好女如李夫人之貌,還幄坐而步。又不得就視,上愈益相思悲感,為作詩曰:“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姍姍其來遲!”令樂府諸音家弦歌之。
我們用白話文解說一下:看著漢武帝不斷地思念李夫人,齊地有個方士叫少翁的對武帝說,自己能把李夫人的魂招來,讓皇上見她一面。武帝當然求之不得。
于是,晚上少翁在宮中點起蠟燭,設起帳帷,擺上酒肉,請武帝坐在帳帷里面觀看。不一會,在搖曳的燭光中,果然有一個如李夫人的美女翩翩而至。然后又緩緩地遠離而去。坐在帳帷中的漢武帝,幾乎看得癡呆了。目送到李夫人不見蹤影,才回過神來,淒然地嘆道“是耶,非耶?立而望之。偏何姍姍其來遲?”這就是《古詩源》中武帝作的《李夫人歌》。這一見面,更鉤引起漢武帝思念李夫人的深情。他命樂府里的官員把這首詩譜上樂譜,時時吟唱。
這以后很多年,漢武帝沒有再寵幸誰,直到近六十歲時遇到美女趙鉤弋。
一首歌引出的一段生死戀情照理己經寫完。但是我要聲明一下,漢武帝在對待他身邊的女人都十分兇狠,如他愛過的陳皇后阿嬌、衛皇后子夫和以后的被他譽為“堯母”的趙鉤弋,都沒有好下場。特別是他對付趙鉤弋的手段,真可為殘酷得令人發指!唯獨對李夫人善始善終。我寫這段戀情,只因為就事論事,十分感人。難怪白居易也寫了一首題為《李夫人》的詩,來贊頌這段可歌可泣的愛情。讓我們來欣賞一下,作為本文的結尾。
《李夫人》
白居易
漢武帝,初喪李夫人。
夫人病時不肯別,死后留得生前恩。
君恩不盡念未已,甘泉殿里令寫真。
丹青畫出竟何益,不言不笑愁殺人。
又令方士合靈藥,玉釜煎煉金爐焚。
九華帳中夜悄悄,反魂香降夫人魂。
夫人之魂在何許?香煙引到焚香處。
既來何苦不須臾,縹緲悠揚還滅去。
去何速兮來何遲,是耶非耶兩不知。
翠蛾彷佛平生貌,不似昭陽寢疾時。
魂之不來君心苦,魂之來兮君亦悲。
背燈隔帳不得語,安用暫來還見違。
傷心不獨漢武帝,自古及今皆若斯。
君不見穆王三日哭,重璧臺前傷盛姬。
又不見泰陵一掬淚,馬嵬坡下念楊妃。
縱令妍姿艷質化為土,此恨長在無銷期。
生亦惑,死亦惑,尤物惑人忘不得。
人非木石皆有情,不如不遇傾城色。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