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逸天涯教材分析本文是現代文學史上的名篇,感情真摯,意味雋永,文辭優美。由于本文的寫作離今天已經久遠,學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情味可能有些困難,所以應當先介紹作者和寫作背景,并提示 ....
[閱讀全文]2010-9-27
武漢市漢南一中劉希郵編:430090一、設計意圖:1、賞析作者描寫音樂的高超技巧。2、領悟詩人與琵琶女感情的共鳴點。3、背誦全詩,提高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二、設計提要:1、描寫琵琶 ....
[閱讀全文]2010-9-27
書劍導入:高一時我們分別學習過《過秦論》和《六國論》這兩篇文章,今天我們試著將這兩篇文章進行比較學習。 教學板塊之一:疏通文章的語言文字。 1.高一、高二時我們學習文言文,有時 ....
[閱讀全文]2010-9-27
山東鄆城一中楊延濤一、研究性學習目標:①針對《記念劉和珍君》一文設置的五個研究性小課題;②培養合作探究意識,初步掌握研究性學習的方法;二、研究重點:來自《記念和珍君》一文的五個研究 ....
[閱讀全文]2010-9-27
重慶市第四十九中學夏永前言作文教學歷來是教師和學生頭疼的地方,本人認為,要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績,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運用能力,應該從高二分科就開始進行專門的訓練,故此,寫下此教案,以 ....
[閱讀全文]2010-9-27
江陰市征存中學郁洪千教學目的:1。整體感知課文,體會散文“形”、“神”合一的藝術特色。 2。品味語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學重點:通過語言的品味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教學時間:一 ....
[閱讀全文]2010-9-27
文/朱華華 教學重點: (1)理解李白的思想性格。(2)賞析李詩的藝術特色。 教學難點: 理解夢境與詩歌主旨的內在聯系。 教學過程: 一、導入(并明確文體) 師: 我們在小 ....
[閱讀全文]2010-9-27
廣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學楊進紅教學目標:1.基礎知識目標:了解新文人詩內涵。 2.思想教育目標:志摩感情方式與個人的體驗。 3.能力培養目標:新詩的欣賞方法。教學重點:新詩的鑒賞。 ....
[閱讀全文]2010-9-27
第二單元記敘文五教學目的一、讓學生了解劉和珍烈士的生平及死難經過,認識反動政府的殘忍以及反動文人的下流無恥,牢記“三·一八”慘案的教訓,百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勤 ....
[閱讀全文]2010-9-27
上海AIMIN我是這樣設計“人物形象鑒賞”單元(主要是小說)教學的——[目標設定]☆基本目標1、初步進入鑒賞學習,了解人物形象在記敘類文學作品中的地位和作用,體會理解和鑒賞的異同。 ....
[閱讀全文]2010-9-27
教學目標了解蘇東坡的生平思想及豪放詞的特點;學習本文寫景、詠史、抒情相結合的特點;理解蘇東坡的情感矛盾。 課型多媒體教學過程導入許多古人,每見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懷。如孔子“登泰山 ....
[閱讀全文]2010-9-27
指導思想: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素質和能力。教學目的:1.進一步體會散文的“形”與“神”以及兩者的辯證關系,進一步學會運用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現方法;2.訓練學生 ....
[閱讀全文]2010-9-27
設計:葉綠紅指導思想:貫徹“三主”思想,即:以學生為主線,以教師為主導,以素質、能力培養為主線。教學目的:1、訓練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2、培養學生初步的文學鑒賞能力; ....
[閱讀全文]2010-9-27
一、教學目標(一)學習記敘、議論和抒情相結合的寫法以及對比論述的方法。 (二)了解本文跌宕多姿而又組織嚴密的特點。 (三)認識五位義士“激昂大義,蹈死不顧”的斗爭精神,理解作者 ....
[閱讀全文]2010-9-27
魯迅1924年4月1日教學要求:1.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找出文章的線索。2.理解本文的語言特點,學習作者的語言表達。教學重點: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找出文章的線索。教學難點:理解本文 ....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