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來臨前的一些預兆,可以提醒我們盡早做好預防,可是生活中往往大家不關心這些征兆,以至于病來如山倒。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肝癌前的一個常發征兆,就表現在我們的手掌上,差不多被所有人忽視了。
正常人的手掌,掌面和背面的皮膚顏色呈均勻一致的淡紅色。人的雙手上有十二條正經脈的 86 個經穴和 224 個奇穴,手部集中了與人體內部所有器官均有關系的穴位,所以人體內部有無異常都可由經、穴傳遞給手的各部位。
當患了慢性肝炎后,在大拇指和小指的根部的大小魚際處,皮膚呈現片狀充血,或是紅色斑點、斑塊,加壓后變成蒼白色。這種與正常人不一樣的手掌稱為肝掌。肝硬變患者中,大多數是肝掌。
肝掌為慢性肝炎、肝硬化的重要標志之一,中醫認為,慢性肝炎、肝硬化病人靜養比藥物醫治效果更好,還能加強肝臟免疫力。肝為陰臟,主動喜靜。因肝藏血卻又賴以養,動則血行,靜則血止,所以古人有“人臥,血歸于肝”之說法。
正常男性女性的腎臟上方,各有1個略呈三角形的分泌身體激素的腺體,稱為腎上腺。這個腺體不間斷地生成雌性激素,與機體生成的雄性激素保持比較平衡的狀況。女性卵巢也生成此種激素。這些激素隨著血流周游全身,最后要在肝臟分解滅活。
但是當肝硬化時,由于肝功能減退,雌激素的代謝滅活能力出現不同程度的障礙,久而久之,雌激素在人體內部累積多了,便刺激毛細動脈充血、擴張,形成了肝掌。
肝掌不一定是肝癌,肝掌是由肝臟病變導致的,特別是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當肝臟出現病癥,引起肝功能損傷時,對雌激素的滅活作用下降,致使其在人體內部累積,雌激素又擁有擴張血管的作用,表現在手掌時,就形成了肝掌。
新鮮豬肝100克,綠豆60克,大米100克,食鹽、味精各適量。先將綠豆、大米洗凈同煮,大火煮沸后再改用小火慢熬,煮至八成熟之后,再將切成片或條狀的豬肝放入鍋中同煮,熟后再加調味品。
此粥補肝養血、清熱明目、美容潤膚,可使人容光煥發,特別適合那些面色蠟黃、視力減退、視物模糊的體弱者。
烏麥葛根茶中所含的茶多酚對保肝有積極作用。它可增加肝細胞對病毒的抵抗力,功效主要是護肝,促進排肝毒,調理亞健康,適合熬夜焦慮人群飲用。
配方:將紋香菜,菊苣,枸杞,菊花,桑葉,決明子,重瓣紅玫瑰,杜仲雄花,葛根,蕎麥,玫瑰茄,甘草等12種中藥成分按照1:1的比例,一起做一杯烏麥葛根茶,每天一杯,肝臟健康,人長壽!
方解:枸杞性味甘平,可以起到養肝固精的作用。據藥理研究發現,枸杞可以促進肝細胞的新生,幫助改善肝功能。此外,其含有的甜茶堿可以避免過多的脂肪在肝部堆積,有效的防止脂肪肝。
玫瑰茄,有益于調節和平衡血脂,具有清熱解暑、利尿降壓、養顏消斑、解毒、解酒等功效,還有活血補血、養顏美容的功能,是一個很好的天然保健藥物。
酒精對肝臟有直接的損傷作用,尤其是有肝病的病人禁止飲酒,切不可掉以輕心。酒精能抑止細胞所合成的糖蛋白和白蛋白的分泌排出,在肝細胞嚴重損傷、肝臟自身也已出現纖維硬化時,會加劇病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