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整個6月,國內最大的新聞就是刷屏全網的海南自貿港:6月8號,國家發改委正式宣布,中國要在2025年之前,完成海南自貿港的整體建設,全島封關,執行零關稅。央視《新聞聯播》關注海南近期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提及海南離島旅客免稅購物額度從每年每人3萬元提高至10萬元,離島免稅商品品種由38種增至45種,并取消單件商品8000元免稅限額規定。此外,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日前發布通知,明確自2020年1月1日起至2024年12月31日,對注冊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并實質性運營的鼓勵類產業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令人興奮的是,時隔20幾天,海南再次傳來重磅消息。7月1日,海南離島免稅新政正式實施,每人免稅額度高達10萬元,高出香港整整20倍!海口免稅區內,當天人氣爆棚,尤其蘋果手機最受歡迎,畢竟最高能減2000多元,堪稱白菜價。因為太過火爆,現場一度臨時改為,每人限購一部....
據人民網報道,7月1日,記者在海口市日月廣場免稅店看到,工作人員已經連夜將洋酒,紅酒、手機、平板電腦、茶葉、燕窩、蜂蜜等新增免稅品正式上架。在現場的電子免稅區內,依舊是人潮涌動,手機區的銷售顯得尤為火爆,“剛開店二十分鐘,就賣出了一臺手機,而且很多顧客前來咨詢。”店內銷售員告訴記者。記者看到,僅開店40分鐘,店內已經售出三臺手機。“不同版本不同型號,它們的免稅價格都是不同的,像這款蘋果11pro,免稅后的價格大約能少2000多元。”“像這款華為手機,免稅后的價格也能優惠300元左右。”在手機銷售區,銷售員張愷陽忙著回答顧客的問題。記者發現,雖然店內還擺放了電動剃須刀、頭部按摩儀、美容儀、電動牙刷等電子產品,游客們還是對手機、耳機等產品更感興趣。手機之所以受到消費者歡迎,關鍵還在其價格實在“優惠”。根據媒體現場探訪,除了頂配的蘋果手機iPhone 11 Pro Max 512GB版本可以節省2489元外,其它iPhone手機的優惠力度也不小。iPhone 11 Pro Max 256GB版本在海南的免稅售價為8625元,同款手機在蘋果官網的售價是10899元,而該款手機的港行售價約為9845元。也就是說,這款手機在海南的免稅價格比香港港版售價還低1200元。沒錯,一個堪比香港的“零關稅”購物天堂正在升起,海南的二次開放,已經到來!
一,自貿港封關運作。大家現在去海南和去國內其他城市一樣,但以后再去就要辦入關手續了,因為海南建設成自貿港后實行封關運作。為啥這么做?因為外國商品進入中國是要交稅的,但海南成為自貿港后就不需要了,這些貨可以自由進出海南,從海南進入中國內陸時,才收關稅。零關稅、自由貿易,那海南可不就和香港一樣,躋身購物天堂行列。二、10萬免稅額度。其實香港能成為國際購物中心,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那邊的“零關稅”政策,手機、化妝品啥的比大陸便宜不少,大家趨之若鶩。但香港的免稅政策有個坑,你去購物每次只有5000的零關稅額度,超了就得補稅。而且去香港買奶粉、尿不濕啥的也限制你的數量。很多北方人對此非常不爽,大老遠殺過來,掃貨都掃不痛快......但在海南,這些疑慮統統打消!海南免稅新政規定,7月1日起,直接實行每人10萬額度零關稅,具體包括手機、平板電腦、化妝品、手表、兒童奶粉、玩具等45種商品。
除手機、化妝品、酒類外,全部不限購讓你掃個夠,奶粉限量?不存在的。
不得不說,這手筆真的太瘋狂了,10萬額度,相當于以前去香港折騰20次買的貨,去海南一次搞定,格局上就徹底碾壓香港。
更別說一家人飛過去旅游,隨便給親戚朋友帶點啥都賺回機票了,這么大的好事,中國人能放過?從這點上看,5—10年后,海南在購物層面必將比肩香港,甚至可能是全亞洲最大、最開放的購物中心。而且海南和香港比,旅游資源天生強大,購物天堂配上熱帶風情,旅游業也將蓬勃發展,兩者之間是個良性循環。當然,如果只是個購物天堂,那就太小看國家建設海南自貿港的野心了。它代表的,不止是下一個香港、新加坡,更是全球動蕩格局中一個更開放、更包容的偉大中國!要解讀海南自貿港的劃時代意義,就得先理清三個概念:保稅區、自貿區、自貿港的區別。先看保稅區,中國目前有100多個保稅區,干啥用?外國商品入關前不是要交稅嘛,但貨存在船上既不方便又不安全,就放在保稅區,海關代為保管,不收關稅。但這些貨也不一定就進入中國,只是暫時存放,后期要發往國內再把稅補上,相當于存貨的倉庫,只囤不生產。自貿區補上了生產的功能,在這里中國提供土地,外資可以投資建廠生產商品,類似于以貿易自由化、便利化為目的的多功能經濟特區。中國目前有18個自貿區,包括上海、廣東、天津、福建等地,2019年上半年,僅其中12個自貿區就吸引外商投資近700億元,占全國比重達14%左右。自貿港更厲害,它比自貿區更寬松、更開放,雇工、投資、出入境、商品貿易全方位的那種開放,其中最成功的例子就是香港騰飛和新加坡的黃金時代。香港除了以購物中心出名,還是世界級的金融中心、中外投資中轉站。海南的未來肯定不是靠金融,而是低稅率環境下的國際創業港,就是一個集生產制造、貿易為一體的全球貿易中心。單是前5條就足夠重磅,個稅最高15%,企業所得稅15%,進口原材料和設備幾乎免稅,這不就是吸引全世界人才和企業到海南投資辦廠嗎。所以未來幾年國內外公司一定會開啟一波海南注冊大潮,自家這么便利的營商環境,還去啥開曼群島注冊.....那海南如何避免淪為只注冊不運營的空殼呢,優惠政策11條也給了解決辦法:對原產于海南或含進口料件加工增值超過30%的貨物進入內陸免征進口關稅。這是海南未來崛起的關鍵,原材料、設備給你免稅,加工增加值超30%(技術含量更高)的貨賣到內陸還不收你稅。中國給出如此大的優惠力度,試問那些想橫掃中國市場的外資,你不去海南投資建廠還能去哪?總體來看,海南自貿港在定位、格局上完全碾壓香港,它將吸引全球更多的人才和企業遷入,締造新一輪開放繁榮。同時,海南自貿港還有兩層帶動作用。一是給其他17個自貿區打個樣,海南搞成功了,他們也會跟上,把中國世界工廠的優勢發揮到了淋漓盡致。二是擴大中國在南海的影響力,進而打造一個以海南為中心,輻射整個東南亞的泛亞經濟圈。每一條都注定,海南自貿港的未來絕不是一個購物中心那么簡單!很明顯,國家是下定決心要在海南大刀闊斧搞開放,一切邪風皆扼殺在搖籃。在全球動蕩、美國逆全球化背景下,這種大膽的開放與進取,顯得尤為可貴。財政部關稅司表示,我國自2011年4月開始試行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以來,總體運行情況良好,促進了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帶動了海南旅游消費及相關產業發展。據海關統計,截至2019年底,累計購物1631萬人次,免稅銷售額538億元。此次政策調整力度大,將大幅改善消費者購物體驗,釋放政策紅利,提升群眾獲得感,促進海南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建設,增強各界對海南自貿港建設的信心。離島免稅政策是對乘飛機、火車、輪船離島(不包括離境)旅客實行限值、限量、限品種免進口稅購物,減免稅種為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和消費稅。所謂“離島旅客”,是指年滿16周歲,已購買離島機票、火車票、船票,并持有效身份證件(國內旅客持居民身份證、港澳臺旅客持旅行證件、國外旅客持護照),離開海南本島但不離境的國內外旅客,包括海南省居民。離島旅客在離島免稅店內,或經批準的網上銷售窗口購買免稅商品。免稅店根據旅客離島時間運送貨物,旅客憑購物憑證在機場、火車站、港口碼頭指定區域提貨,并一次性隨身攜帶離島。目前具有實施離島免稅政策資格并實行特許經營的免稅商店共4家,包括海口美蘭機場免稅店、海口日月廣場免稅店、瓊海博鰲免稅店、三亞海棠灣免稅店。也可以通過批準的網上銷售窗口下單購買。公告也指出,具有免稅品經銷資格的主體,可按規定參與免稅經營。財政部關稅司表示,具有免稅品經銷資格的經營主體均可平等參與海南離島免稅經營,鼓勵適度競爭。包括手表、香水、化妝品、眼鏡、服裝服飾、箱包、糖果、玩具、餐具及廚房用品、嬰幼兒配方奶粉、咖啡、茶制品、保健品、家用醫療器械、平板電腦、穿戴設備等電子消費產品、手機、電子游戲機、酒類等。三類商品購買有單次購買數量限制:化妝品、手機、酒類商品。具體而言,化妝品每人每次限購30件,手機每人每次限購4件,酒類(啤酒、紅酒、清酒、洋酒及發酵飲料)合計不超過1500毫升。旅客購物后乘飛機、火車、輪船離島記為1次免稅購物。憶往昔,自誕生之日起,這個中國最大的經濟特區便始終在夢想與現實、期待和失望的焦灼中蹣跚前行。從“洋浦風波”到“樓市泡沫”,從“工業主導”到“旅游制勝”,從“自貿區”到“自貿港”……為了追逐夢想,擺脫貧困,發展致富,也為了服務于國家發展大計,海南已經悄然度過了32年的光景。不可否認的是,今天的海南已經變得更加繁榮和國際化,并以更加嶄新成熟的姿態,屹立在世界的東方。而今,面對新的形勢新的環境,海南又將站在新一輪改革開放的前沿。大如海南與國家,小至我們每個人,始終都未曾停下前進的腳步。第一,深化改革開放,探索新時期的新路徑,要當好新時期改革開放的尖兵,履行探路開路的責任,并為全面推開樹立榜樣、提供經驗;第二,探索通過發展特色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新模式,依托海南現有的旅游業、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進一步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同時,推動經濟的高質量發展;第三,探索將經濟跨越發展和生態保護提升有機結合、相互支撐的新模式,力求在保護好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加快經濟發展,進而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做出表率;第四,探索更高層次、更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充分利用國內國外兩種資源和兩個市場,加強合作與聯動等。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