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花葉清秀,花香四溢,自古就受到人們的喜愛,花色有白、粉、深紅、淡紫或間色變化,素有“花中君子”之稱,有品格高尚、純凈美好等寓意。荷花又名蓮花、水芙蓉等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尚品格為世人所喜愛。中國人喜歡荷花,似乎達到了情有獨鐘的地步。做為繪畫的主題,荷花一直受到我國歷代畫家的青睞,成為獨特的藝術意象與精神寄托。以濃墨重彩描繪荷花挺拔秀麗的芳姿、清逸超群的美德。或者用大寫意的手法展現盛夏之荷的磅礴與婷美。荷花本身就有一種磅礴的氣勢,盛夏期間荷花以她生命旺期的姿態,碩大的荷葉,嬌俏柔美的荷花花朵展現給世人,既有“接天蓮葉無窮碧”的宏闊與渾然,又有“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美感和飄逸。自古至今,畫荷名家層出不窮。于非闇的《墨荷圖》,王雪濤的《荷石圖》,齊白石的《秋荷》,張大千的《五色荷花》,鄭乃珖的《香遠益清》,田世光的《工筆荷花》等名人名作,從不同的角度描繪荷花的品格和融入荷文化的自我精神意識。賞讀名家精品,接下來讓我們一起鑒賞一下近現代大師關于荷花的畫作。讓我們在了解各種流派、各種風格的荷花作品之時,體會畫家在傳承與變革中的不斷探索和進取。
于非闇(1889年3月22日—1959年7月3日)中國畫家。原籍山東蓬萊,出生于北京,自幼得書畫家傳。原名于魁照,后改名于照,字仰樞,別署非闇,又號閑人、聞人、老非。在于非闇的繪畫作品中,宋人高古的氣韻,精到的筆法與色彩的艷麗并不像沖突,不會因“艷”而顯出“俗”,這正是他的高明之處。所以艷美之色與高古之意,整體的貫穿在于非闇的作品之中。
張大千(1899~1983年),原名正權,后改名爰(yuán),字季爰,號大千,別號大千居士、下里巴人,齋名大風堂。四川內江人,祖籍廣東省番禺。張大千的荷花清麗雅逸,登峰造極,令人神往。他早年畫荷以明代畫家徐渭畫法為多中年畫荷,半工半寫者多晚年畫荷擅用沒骨、寫意或潑墨潑彩。他畫過朱荷、粉荷、墨荷、晴荷、雨荷、金壁荷,還有沒骨荷、工筆荷、寫意荷,等等,總之,他筆下的荷花別具韻味,形式多樣,絲毫不會讓人覺得無聊。張大千 《五色荷花圖》
張大千先生的這幅《五色荷花圖》兼工帶寫,葉莖當屬胎息于青藤、八大、石濤的寫意之筆,荷花則精雕細琢而成,風裳翠蓋,墨葉紛披,紅、白、綠、粉、藍五色并開,繽紛絢爛,高華富麗。
齊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原名純芝,字渭青,號蘭亭,后改名璜,字瀕生,號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餓叟、借山吟館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祖籍安徽宿州碭山,生于湖南長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近現代中國繪畫大師。齊白石筆下的荷花大多擁有固有的樂觀健朗的神氣,無論是秋荷、殘荷、還是綴以蟲鳥的荷趣圖,荷花的形象皆挺拔而厚重,蒼勁而清健。白石老人生性樂觀,他的畫也與生俱來帶著一種喜悅的神情。白石老人作畫筆墨尚簡,大象希形,無多余贅筆,在寥寥勾勒中傳達出許多余緒。他畫的荷花造型洗練,分披的荷葉,欹斜的荷桿,嫣紅的荷瓣,飽滿的蓮房,構圖充滿張力,完全體現了他本人的精神狀態。
王雪濤(1903-1982),字遲園河北成安人。1954年任北京中國畫會常務理事,被聘為中央美術學院民族美術研究所研究員,1956年參加北京中國畫院籌備工作,次年任中國畫院畫師、院務委員會委員。后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北京分會副主席,北京畫院院長。出版有《王雪濤畫集》、《王雪濤畫輯》、《王雪濤畫譜》、《王雪濤的花鳥畫》等。王雪濤畫荷,構思精巧,形似神俏,清新秀麗,富有筆墨情趣。王雪濤畫荷,是畫荷塘中花鳥魚蟲的清幽情趣,是一首花鳥魚蟲生活在清新荷塘的和諧生命樂曲。他贊美的是自然、生命的美麗,提醒我們生活中被忽略的生活“真趣”。
江寒汀(1903—1963)擅長花鳥畫尤以描繪各類禽鳥著稱于世與唐云、張大壯、陸抑非并稱“海上四大花旦”江寒汀對雙鉤填彩、沒骨寫生,均所擅長。特別是他筆下的墨骨荷花,構圖變化多端、出人意料,與鳥蟲相配使畫面更加生動有趣。江寒汀畫荷以淡墨寫出荷枝,葉以濃墨潑開,疏密相間,富有變化,或伴以翠鳥、蜻蜓等,與荷花情狀相映成趣。荷花多作紅白色,花開爛漫,含有較多水分,再以茂密的枝葉相襯,顯得生氣蓬勃。
謝稚柳(1910-1997),原名稚,字稚柳,后以字行,晚號壯暮生,齋名魚飲溪堂、杜齋、煙江樓、苦篁齋。江蘇常州人。現代著名書畫家、書畫鑒賞家。謝稚柳的重要著作有:《水墨畫》、《朱耷》、《魚飲詩稿》、《甲丁詩詞》、《鑒余雜稿》、《敦煌石室論》、《敦煌藝術敘錄》、《唐五代宋元名跡》等。謝稚柳先生的花鳥,早年多工筆細寫,晚年喜用落墨法,縱筆放浪,墨彩交融,呈現濃郁浪漫的詩境。謝稚柳鐘情荷花,其獨出手眼的畫法溫婉可親,鋪陳奇麗,在水墨交融之中描繪出一片霧合煙圍的江南荷塘。
鄭乃珖(1911—2005)號璧壽翁,福州人;能工擅寫,工寫并用;在意境、取材、構圖、用線、敷彩、題款諸方面均突破前人藩籬,作出開拓性貢獻;少時清貧艱辛,鄭乃珖尚未成年,祖、父便相繼病逝。鄭乃珖的畫用色善于對比,因而他的工筆花鳥畫作給人的印象是十分鮮明,艷麗雅逸,清新悅目。荷花《香遠益清》,描繪著二朵白色荷花襯映著一朵藍紫色的荷花,背景皴染著一片濃淡相間的墨荷葉,那氣氛似乎是一種淡淡的朝霧輕輕襲來,在朦朧中,綻開的荷花更具超脫凡塵的神秘感,賞之似能聞到沁腑的馨香。
田世光(1916-1999),號公煒,工筆花鳥大師,解放前在北平國立藝專任教,曾任中央美院教授。田世光的祖居在北京的六郎莊,又名柳浪莊。這里稻畦千頃,荷塘棋布,風景怡人。這美麗的田園風光與淳樸的民風給了田世光以潛移默化的影響,陶冶了他的性情,在他從藝以后,這些帶有泥土清香的應時景物,就經常出現在他的筆下。八位畫家筆下的荷花都有恬靜溫雅之美、高潔君子之風。荷花的淡雅、脫俗讓人仿佛置身于夏日荷塘中,悠然自得。欣賞畫面,讓人不得不嘆服他們巧妙的構圖和視角,仿佛在炎炎夏日里感受到了專屬于荷塘的那股清涼的芬芳,無比的愜意!三遠堂藝術工作室
教育 | 培訓 | 手作 | 繢集 | 出版 ↑
三遠堂藝術工作室 | 在這里您可以:
開啟藝術之旅-零基礎國畫,書法,油畫、藝術DIY等豐富您的業余生活。
關于藝術學習,歡迎大家一起交流和溝通!
開啟童稚心靈 挖掘藝術潛能
培養創造能力 提高技藝水平
▲開啟藝術 三遠堂藝術工作室歡迎您
主編?張越
課程咨詢請聯系13311906762
微信號: sanyuantang8
郵箱:oother@126.com
/抖音/頭條/西瓜視頻/小紅書:
三遠堂藝術工作室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