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教學軟件對非英語教師的支持——以tell me more kids教學軟件為例
一、Tell me more kids教學軟件及其主要特點
該軟件由世界頂尖的多媒體語言課件編輯與培訓公司Auralog開發,擁有語音識別技術,將枯燥的語言學習變成集生活化、情趣化、多元化相結合的方式,在24個主場景,52個與生活相關話題,150多個卡通影片和卡拉OK,1000多個游戲和活動下快樂學習英語。充分利用多媒體語音識別技術,視、聽、說一體化,全面培養英語的聽、說、讀、寫綜合應用能力。
軟件根據學生認知能力發展的階段性,圍繞家庭、城市和世界展開,分“初級”、“中級”、“高級”三個階段。
Tell me more kids教學軟件以促進學生的英語口語學習為切入點,旨在提高學生的英語素養和大膽、自信等綜合素質。概括來說,該軟件強調以下五個方面的特點:
(1) “非英語教師”擔當兒童英語學習的組織者和促進者;
(3)提供信息技術支持下的有意義的、界面友好的語言學習資源;
(4)通過改革對英語學習成績的評估培養兒童積極的學習態度和學習動機。
二、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及其在Tell me more kids學習軟件中的應用
(一)多媒體技術在兒童英語學習中的優勢及應用
多媒體技術是現代信息技術的主體技術之一。由于多媒體具有集成性、情境性、真實性、交互性和動態非線性的信息組織方式,在兒童英語學習中,多媒體除了能提供語言信息外,還能提供大量的非語言信息,如圖畫、實物、音樂、聲音等等,以及一些輔助語言信息,如動作、姿勢、面部表情和聲調等等,其在兒童英語學習中具有諸多優勢,如多媒體應用于兒童英語學習可以為兒童創造一個多通道和交互性強的學習環境;有助于激發兒童的學習興趣和內在動機;將改變兒童在學習中相對被動的地位、使其成為學習的主人。兒童在多媒體條件下在語音、語義、單詞、句子再認和學習興趣提高等方面有顯著效果:多媒體條件下的學習對促進兒童英語語音的發展具有獨特的優勢;多媒體技術為英語學習創設的豐富語境為兒童語義的學習提供了最充分的條件;多媒體技術支持下的英語學習可以極大地調動兒童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減少他們的困難感受與畏懼,使兒童比較輕松愉快地進行英語學習,發展起對英語的積極態度等等。多媒體技術在兒童英語學習中的優勢不僅為用Tell me more kids教學軟件中教學資源設計、有效的學習活動設計和學習環境創設等提供了極大的可行性,而且使“非英語教師”參與教學、承擔教學任務成為可能。
(二)現代信息技術對“非英語教師”參與教學的有效支持
現代信息技術引入課堂,使人們對教師的角色和作用有了新的認識。信息技術在拓展課堂空間,為教師創設適宜教學環境的同時,使教師的課堂角色、職業以及教學方式等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更為重要的是,多媒體技術不僅可以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語言輸入,而且多媒體支持下的英語學習轉變了傳統課堂中教師的角色,老師由過去的語言素材提供者轉變為語言學習的促進者和激勵者。多媒體應用于兒童英語學習的巨大優勢可以減少對英語專業教師的直接依賴,也能夠切實有效地解決我國小學英語師資匱乏的問題。因此,Tell me more kids教學軟件支持“非英語教師”參與英語教學過程,在充分研究分析“非英語教師”這一特殊教師群體特點和所需支持條件的基礎上,軟件揚長避短,對其角色進行恰當定位。“非英語教師”不需要扮演傳統英語教學中的語言示范角色,他們在軟件中的任務不是“教”兒童學英語,而是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通過設計一些支架式的學習任務和活動,促進和幫助學生進行主動和有意義的學習,以及針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給予及時的指導、反饋和評價等等。因此,“非英語教師”扮演了兒童英語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支持者和激勵者的角色,是兒童英語學習的伙伴。現代信息技術支持“非英語教師”,幫助他們成為兒童英語學習的促進者,重點不在提高他們的英語水平,而在于如何幫助他們轉變傳統的教師角色,更新教學觀念;通過多媒體技術的支持,為他們研發課堂教學支持資源、創設適宜的教學環境;通過技術支持下基于網絡的共同體創建,為“非英語教師”提供持續的交流和互動以及開展技術支持下的教師培訓等。
三、現代信息技術支持“非英語教師”進行教學的有效策略
現代信息技術具有引發和支持教育變革的重要功能,為“非英語教師”進行軟件提供了極大的可能和有效的資源,是幫助他們成為兒童英語學習促進者的有效資源和技術支持。現代信息技術支持“非英語教師”的有效策略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一)發揮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優勢,轉變“非英語教師”的角色
技術具有擬人和擬物的作用,它可以是教師,可以成為我們的學員、助手或伙伴,也可以為我們提供學習的情境、資料和各種工具。因此,信息技術與英語課程整合體現出多方面的優勢,如信息技術提供的文字、圖像、動畫、錄像、聲音等多種媒體的有機結合,不僅增強了英語學習的生動性和趣味性,而且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大量標準的語言模仿對象———有意義的語言模仿范例,使課堂教學資源具有豐富性和動態性,使師生關系更加平等和多元。信息技術支持下“有意義語言模仿范例”的提供,把“非英語教師”置于學生英語學習促進者和幫助者的地位,徹底轉變了“非英語教師”的角色。在Tell me more kids課堂中,學生不是向“非英語教師”學英語,而是向計算機學習英語。在這些“有意義語言模仿范例”面前,教師和兒童共同學習,成為平等的英語學習者,同時,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轉變了師生的角色,大大改變了傳統英語課堂中師生的互動關系,給學生更多的“自主空間”。由于學生獲得了更多模仿英語、說英語和用英語的機會,從而成為課堂學習的真正主體。因此,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不僅彌補了“非英語教師”的專業不足,降低了對“非英語教師”語言方面的要求,使他們可以更好地扮演課堂教學促進者和組織者的角色,而且,有效變革了傳統課堂英語教學模式,形成“非英語教師”和學生一起學英語的課堂生態,促進了“非英語教師”課堂教學角色的轉換。
(二)將技術作為支持知識建構的工具,為“非英語教師”提供多媒體教學支持資源
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知識建構的工具,不僅可以幫助學習者形成結構化的多媒體知識庫。更為重要的是,由于多媒體技術的直接支持,教學信息不僅僅依賴于“在場”的師生互動進行傳播,豐富的教學信息儲存在可移動的電子媒介(VCD或DVD)中,使得隨時為“非英語教師”提供多媒體教學支持資源成為現實。因此,軟件在充分考慮“非英語教師”特點的基礎上,結合對兒童語言學習多方面影響因素的研究,通過多種有效策略為“非英語教師”提供適合他們特點的多媒體教學支持資源。相關策略主要包括:
(1)根據兒童的第二語言發展水平和特點,為其確定恰當的語言輸入水平或難度;
(2)通過對加強目標信息呈現的突顯性、保證足夠的重復率以及第二語言和母語呈現的先后順序等相關策略的深入研究,為兒童設計語言輸入的有效呈現方式;
(3)根據我們和他人已有關于兒童在多媒體條件下語音、語義、單詞和句子學習規律和特點的研究,遵循“培養兒童興趣、面向兒童生活、促進兒童參與、讓兒童學有成就”等原則,為不同年級的兒童設計適宜的學習內容;
(4)設計有效的課堂學習環節和步驟,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在兒童語言學習中的優勢,為學生設計促進兒童視聽多通道學習、動靜結合的有效課堂學習環節和步驟,并在英語語速、字幕呈現以及學習支持等多個不同的層面進行反復的研究,對不同年級學生的學習環節和學習步驟進行精細設計,使其更加適合兒童的學習和“非英語教師”的教學。
(5)為教師提供有效的課堂組織建議和范例。在每一個教學單元的每一項學習內容中,根據軟件設計的理念、學習目標、學習內容以及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特點,為教師提供有效的課堂組織建議和大量、可操作的活動和游戲范例。運用上述有效策略為“非英語教師”設計的多媒體教學支持資源,大大增強了“非英語教師”對英語教學的自信,使其有效承擔起與兒童一起“學英語”的教學任務。
(三)以信息技術為背景,幫助“非英語教師”創設有效的英語教學環境
以信息技術為背景,通過模擬、表征有意義的真實世界情境,運用虛擬現實技術仿真或虛構某些情境,以及運用網絡技術,為兒童創造基于網絡的英語虛擬學習空間等,為“非英語教師”提供適宜、有效的英語教學環境。在有效英語教學環境創設上,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運用多媒體技術模擬、表征有意義的真實世界英語學習情境,有效地增大兒童的英語接觸量與學習資源的可用性,為兒童創造了一個真實、有意義、多通道、豐富的英語學習環境;
(2)運用信息技術中的虛擬現實技術仿真或虛構某些情境,為兒童創建英語學習虛擬實驗室,并充分運用探索法和游戲法等為兒童創設寓教于樂的英語學習環境;
(3)運用網絡技術,為兒童創造基于網絡的英語虛擬學習空間,使兒童的英語學習共同體打破時空的局限,在極其形象(可視)的、三維的、多用戶的虛擬環境中,通過訪問網絡資源,與同等水平的用戶進行交流,促進有意義的英語學習。在具體實施中,會結合不同區域學校的信息技術條件,給不同條件的學校提出教學環境創設的策略和建議,以保證現代信息技術支持下的英語教學環境、功能性物理環境和兒童參與的生成性、應用性環境相得益彰,使學生與英語教學環境之間形成良好的互動,為“非英語教師”的軟件提供有效的支持。
(四)將信息技術作為共同體互動工具,支持“非英語教師”在實踐共同體中發展“非英語教師”的持續發展和提高是關鍵。
相關行動研究的經驗表明,為課堂提供技術支持的一個普遍失誤是沒有為教師提供持續、足夠的培訓與支持。因此,Tell me more kids教學軟件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共同體互動工具的作用,建立基于網絡的“Tell me more kids實踐共同體”,支持“非英語教師”與不同群體之間合作,促進“非英語教師”的持續發展和提高。
1.建立校本“Tell me more kids教師實踐共同體”建立校本“Tell me more kids教師實踐共同體”的主要目的,是讓學校和教師擁有共同的目標,參與共同實踐,讓“非英語教師”有一個可以依靠的,由學校領導、英語教師和學科教師構成的校本團隊,使不同層面的共同體成員支持“非英語教師”的實踐。
2.建構基于網絡的開放式、交互式“Tell me more kids實踐共同體”
建設Tell me more kids網站,為教師開通可以立足軟件、進行對話和交流的網絡社區,教師通過在虛擬環境中的同步和異步交流,不僅可以實現重組、調整自己的教育教學觀念,而且可以與不同地域的實踐共同體成員合作建構對軟件的理解,共享軟件資源,進一步在更大范圍內探究軟件過程中的各種問題,促進基于軟件研究的有意義對話與協商。此外,借助網絡技術,在網上開展對“非英語教師”的多種培訓活動。如,有計劃地引導軟件教師在線觀摩有經驗教師的教學錄像,通過在線分享和研討軟件中的“關鍵事件”,提升非英語教師的綜合素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