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趣味科學網站5月23日報道】題:外恒星系大不相同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擁有多個行星的外恒星系似乎普遍存在于我們的銀河系中,但其中大部分與我們的太陽系大不相同。
美國航天局“開普勒”太空望遠鏡在頭4個月的探測中發現了1235顆行星。其中的408顆位于多行星恒星系中,這表明我們太陽系中多顆行星圍繞一顆恒星軌道運行的結構并不特殊。
但也許特殊的是我們太陽系行星的方向。研究者們說,其中一些大大傾斜于太陽系的平面,而“開普勒”望遠鏡觀測到的大多數行星幾乎像桌面一樣平。
“開普勒”望遠鏡通過尋找恒星亮度中出現的細微但說明問題的傾斜找到了這些遙遠的行星。當從地球的角度看,一顆行星飛過——或從前面越過——恒星時就會出現這種傾斜。到目前為止發現的1235顆行星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證實,但研究者們預計至少80%是存在的。
“開普勒”望遠鏡發現的行星中有近三分之一屬于多行星恒星系,這令研究者們感到驚訝。
在我們的太陽系中,一些行星軌道傾斜達到7度,這意味著外星天文學家無法探測到全部8顆行星。研究者們說,尤其是探測不到水星和金星。
他們說,“開普勒”望遠鏡觀測到的行星系的軌道傾斜度小于1度。
研究者們說,這些多行星恒星系如此之平是因為它們缺少木星那樣的大行星,它的重力可以打亂行星系,造成周圍行星的軌道傾斜。
在擁有1顆以上行星的恒星系中,天文學家們能夠利用一種叫作“凌星時間變化”的技術。他們可以測量出由于行星間重力作用產生的從一個軌道到另一個軌道成功轉變的時間。這種效果的規模取決于行星的質量。
隨著“開普勒”望遠鏡繼續收集數據,它可以探測到軌道更廣泛的行星,包括一些位于其他恒星宜居區域中的行星。研究者們說,“凌星時間變化”可能會在確定首個宜居區域中的巖石行星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