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大都愛好交友和游玩,離別之際少不了要寫首詩抒發離愁別緒或送上祝愿,因此送別詩就成了詩中很常見的題材。
自古至今產生的送別詩數不勝數,佳作眾多,那其中水平最高的“壓卷之作”是哪一首?我認為共有7首詩可以并稱為“送別詩的壓卷之作”,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這些好詩,本文中的詩排名不分先后。

第1首 唐朝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這首詩知名度很高,是李白七絕代表作之一,當得起送別詩“壓卷之作”的美稱。
此詩用語自然,以景代情,毫無離別時的離愁別緒,反而滿是灑脫和祝愿,李白和孟浩然的真摯友誼自然彌漫在字里行間。
此詩中“煙花三月下揚州”一句最精彩,被稱為“千古麗句”,寫透揚州美景同時暗含對好友未來前程似錦的祝愿。

第2首 唐朝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這首詩又名《渭城曲》,也是一首很經典的送別詩,被某些詩評家評為“送別詩的壓卷之作”。
此詩是王維送好朋友去西北邊疆時所寫,含離別后“天各一方,山高水長”之意。
全詩用語自然,語調清麗,情景交融,韻味深遠,滿是朋友之間的真摯情感。當時即被樂人譜成曲子而廣為流傳。

第3首 唐朝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前兩首都是七絕,而這首是五律。此詩語言清新,一掃送別詩中的悲苦之情,滿是友情、祝福和祝愿。尤其“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更是成為流傳千古的佳句,此詩也完全當得起“送別詩壓卷之作”的稱號。

第4首 唐朝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又是一首精彩的送別詩,堪稱送別詩千古絕唱,也無愧于“送別詩壓卷之作”的美稱。
此詩既是送別好友,又是自明心志之作,“一片冰心在玉壺”寓意作者真心不改,滿是真性情,深深地體現出王昌齡孤介傲岸、冰清玉潔的個性。
此詩情景交融,意境渾然天成,含蓄蘊藉,余韻無窮,朋友之間的友情自然彌漫在字里行間。

第5首 唐朝許渾的《謝亭送別》
勞歌一曲解行舟,
紅葉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遠,
滿天風雨下西樓。
這是我非常欣賞的一首送別詩,以景代情、情景交融,友情畢現,也稱得上是“送別詩的壓卷之作”。
全詩寫得含蓄委婉,“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以景代情,情自然融在景中。作者雖然沒有明寫離別之際他是如何不舍、離別之后如何思念等,但這一切都暗含在景中,我們完全能夠感受的到。

第6首 唐朝鄭谷《淮上與友人別》
揚子江頭楊柳春,
楊花愁殺渡江人。
數聲風笛離亭晚,
君向瀟湘我向秦。
這是一首很清新的送別詩,情景交融,通過江頭春色、楊柳飄揚、離亭風笛、 船各一方等一系列典型事物景象,渲染離愁別緒,抒發不舍之情,深見友誼。
全詩語言優美,抑揚頓挫,朗朗上口,尾句“數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頗具意境,讀來令人回味無窮。此詩也當得起“送別詩壓卷之作”的稱號。

第7首 唐朝高適的《別董大》
千里黃云白日曛,
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這首詩在送別詩中具有很高的地位,也當得起“送別詩壓卷之作”的稱號。
此詩前抑后揚,構思精巧。前兩句通過低沉、陰暗的筆調,渲染離別氣氛。后兩句突然情緒高揚,“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滿含樂觀精神,離愁別緒頓時消失殆盡,詩句間彌漫著對好友的祝愿,對未來的憧憬和希望。如此抑揚交錯,詩的意境自然而來!

最精彩的7首送別詩分享完了,全是佳作,全都當得起“送別詩壓卷之作”的稱號,恐怕再也找不到比這7首詩更優秀的離別詩了。
朋友們,你心目中的“送別詩壓卷之作”是哪一首?歡迎分享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