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渙(688年—742年),字季淩 (一作季凌 ,一作季陵 ),祖籍并州晉陽(今山西太原)。唐朝詩人。
王之渙幼年聰穎,弱冠能文。慷慨有大略,倜儻有異才。以門蔭入仕,授衡水主簿,在任上娶衡水縣令李滌第三女為妻。后受人誣謗,拂衣去官。天寶元年(742年),補文安縣尉,清白處世,理政公平。卒于文安任上,時年五十五歲。歸葬洛陽縣北邙山祖墳。
王之渙精于文章,善于寫詩,多被引為歌詞。尤善五言詩,以描寫邊塞風光為勝,代表作有《登鸛雀樓》《涼州詞二首》等。

涼州詞二首·其一
【唐代】 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登鸛雀樓
【唐代】 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涼州詞二首
【唐代】 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單于北望拂云堆,殺馬登壇祭幾回。
漢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親歸去來。
送別
【唐代】 王之渙
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
近來攀折苦,應為別離多。
宴詞
【唐代】 王之渙
長堤春水綠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聽聲聲催去棹,桃溪淺處不勝舟。

九日送別
【唐代】 王之渙
薊庭蕭瑟故人稀,何處登高且送歸。
今日暫同芳菊酒,明朝應作斷蓬飛。
橫吹曲辭·出塞
【唐代】 王之渙
黃砂直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光不度玉門關。
涼州詞
【唐代】 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單于北望拂云堆,殺馬登壇祭幾回。
漢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親歸去來。
涼州詞二首 其二
【唐代】 王之渙
單于北望拂云堆,殺馬登壇祭幾回。漢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親歸去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