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陽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之一,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又稱“登高節”。還有重九節、茱萸、菊花節等說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與推行敬老活動。自古以來就有很多文人墨客留下了關于重陽節的詩詞。以下是一些著名的重陽節詩詞: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龍山飲》李白
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
醉看風落帽,舞愛月留人。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岑參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九日藍田崔氏莊》杜甫
老去悲秋強自寬,興來今日盡君歡。
羞將短發還吹帽,笑倩旁人為正冠。
藍水遠從千澗落,玉山高并兩峰寒。
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
《九月十日即事》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九日齊山登高》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臺,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過故人莊》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李清照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采桑子·重陽》毛澤東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這些詩詞或表達了對親人朋友的思念之情,或描寫了重陽節的美好景象,或抒發了人生易老、珍惜時光的感慨,都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和藝術感染力。
#妙筆生花創作挑戰#?#“九九重陽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