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荷葉是一種充滿神秘美感的植物,當雨水滴落在山荷葉花上,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樣,瞬間山荷葉花就會變成透明狀態,宛如冰雕藝術品,晶瑩剔透,美輪美奐!
山荷花又被稱為水晶花,它碰到水就會變得非常透明。這是因為水分侵入花瓣細胞間隙,導致光線折射率改變,從而呈現晶瑩剔透的效果(干燥后恢復白色)。透明的花瓣脈絡清晰可見,仿佛植物的“骨骼”,因此又得名“Skeleton Flower”(骨架花)。
它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山荷葉的根狀莖粗壯,橫走,多須根,具節,節處有1碗狀小凹。莖單一,生2葉,稀3葉。葉片寬大如傘,表面有深裂,葉脈清晰。葉柄粗壯,葉片橫向長圓形至腎狀圓形,呈2半裂,每半裂具淺裂,邊緣具明顯粗疏鋸齒,具掌狀脈,被柔毛。
花序頂生,具總梗,聚傘花序或傘形狀花序,總梗無毛或疏被柔毛。花3數,輻射對稱,具花梗;萼片6,2輪排列;花瓣6,2輪。花朵小巧(直徑約2-3厘米),通常為白色,簇生在莖頂,與荷葉的清新風格相似。花后會結出藍黑色或深紅色的漿果,與綠葉形成鮮明對比,增添觀賞性。
它的枝干很矮,但是卻有著很大的葉子。山荷葉的葉片大而圓,形似荷葉,葉柄和荷花一樣,都是盾狀著生于葉片的背面靠近中央的位置。其葉片油光發亮,鮮翠欲滴,就好像盛滿水的綠碗一般,因此又有“江邊一碗水”“一把傘”的俗名。完全張開的葉子,可以托起一大株花朵。花期一般在春末,盛開時花朵的大小卻和葉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花期通常在春末夏初(5-7月),雨后花瓣透明效果最明顯。
山荷葉多生長在海拔1880-3700米的落葉闊葉林或針葉林下、竹叢或灌叢下。它們喜歡陰濕、耐寒的環境,常生長在陰面山坡樹林下或水溝旁,土壤為疏松、紅棕色的腐殖土。
山荷葉屬植物間斷分布于東亞和北美東部。在中國,南方山荷葉(Diphylleia sinensis)主要分布于湖北、陜西、甘肅、云南、四川等地。
野生山荷葉分布于東亞(日本、中國東北)及北美東部陰濕的森林中,喜歡涼爽、濕潤、富含腐殖質的山地環境。因其對生長環境要求較高,人工栽培較少,更顯珍貴。只要分布在日本北海道的森林、中國長白山地區,或部分植物園的蔭生植物區。
山荷葉的根莖和須根可供藥用。其根莖能消熱、涼血、活血、止痛以及有瀉下作用。
種植山荷葉時,需選擇合適的土壤和環境,并注意遮蔭、保濕和施肥,以確保其健康生長。
山荷葉的花語代表著親情、默默隱藏的意思,也可以代表純凈。白色花瓣象征純潔,而透明轉化則被賦予“隱藏的脆弱”或“逆境中展現真我”的寓意。
一朵山荷葉的美,往往藏在細微的變化之中。遇水變透明的特性,使山荷葉在雨天呈現出一種朦朧夢幻的美感,美到讓人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