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發,是屬于戰士和勇敢者的詞語,是一個有魅力與感召力的詞語。
出發,是征程的起點,把建功立業的渴望,把不泯的追求付諸腳步。
出發,向著前方既定的目標,向著前方的堡壘,向著前方的阻礙進擊。
一條小路曲曲彎彎細又長,一直通往迷霧的遠方,我要沿著這條細長的小路,跟著我的愛人上戰場。——這是出發。
再見吧,媽媽!別難過,莫悲傷,祝福我們一路平安吧!——這是出發。
人們說你就要離開村莊,我們將懷念你的微笑。——這是出發。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是出發。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這是出發。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這是出發。
水總是依著山——那水何時出發?
云總是托著月——那月可還出發?
蝶總是戀著花——那蝶怎么出發?
鵲總是棲著枝——那鵲怎能出發?
出發,陰柔信從陽剛,依戀服膺信念,勇敢置換膽怯,猶豫換位果決。
出發,理性割舍纏綿,低沉讓位高昂,偉岸戰勝渺小,堅強取代懦弱。
出發,激越中蘊涵著風骨,睥睨里奔涌著雄渾。
年輕的時候,就向往“出發”。
一聽出發,青春著色,燦若朝霞,精神抖擻,意氣揚揚。
一聽出發,身輕如燕,不翼而飛,聯翩浮想,寄意無限。
驀然回首,歲月滄桑,撿拾殘夢,物是人非。
所幸青山還在,不渝初衷。
一把年紀的時候,追懷的思緒撲閃在明日黃花的出發里,零零落落。
一把年紀的時候,艷羨的心像延伸在青春年華的出發里,蒼蒼茫茫。
“事來而心始現,事去而心隨空。”紅塵之人,實難為之。
一息尚存,仍拼出發。
這精靈,多喜借著夜色而來,天明后,和太陽打個照面而返。
太陽出來后,一個盯著晨光中草尖上一滴露珠發呆的農人,要么是懼怕農活的懶惰,要么是繁重的農活還沒有泯滅他心底的詩情。
河是地表上最豐腴的水肌。河流從不吝嗇自己的財富,在夏天的時候,她總會把自己的水分托舉到空中一部分,待夜幕徐徐拉開時,她再讓天空做好人,以溫柔的水汽的形式滋潤在綠葉上,水汽順著綠葉的脈絡慢慢匯聚成晶瑩的一滴水,那就是露珠了。
露珠,宛若一名仙子,落到了凡間,美麗的眼睛忽閃忽閃地惹人愛憐;也像是背著水草的鄉下女孩兒,濕漉漉的劉海,雙眸單純得如一面湖,藏滿了天真。
俗事繁重,鄉間草葉上的每一滴露珠都是一面球形的鏡子,是專門用來逗你開心,讓你心情愉悅的。
你想呀,一個人得有多大的憂慮,讓他能遇見了露珠還心事重重?一個人內心要有多矜持,讓他看見了露珠還板著臉不綻放笑容?
心情甩了個尾巴,最終,還是指向了陽光的方向,多虧了那滴露呀!
故鄉的奶奶喜歡說的一句話和“露珠”有關。她說,夜涼時,不用人看瓜,有露珠幫著照看,一切的蟊賊呀,都怕露珠。“露”是敗露的“露”呀,賊人若是偷了瓜,勢必要倉皇而逃,匆忙的腳步勢必要蹚落莊稼上的露珠,莊稼失去了露珠,顏色更深一些,我們循著這樣的痕跡,自然找到賊人的家門。
這是奶奶關乎露珠的信任,也是對于露珠的感恩。田園里沒有監督員,露珠成了維護公正的義工。
露珠來自清新的空氣,那些濕潤的水汽來自四面八方,它們的母體是河,河流太愛鄉村了,露珠是河流寫給鄉村的信。信的內容是什么,恐怕只有靜默的鄉村自己知道。不!還有那些奔向鄉村并流連于此的旅人,鄉村的風從旅人的鼻翼掠過,這樣的風里有著關乎露珠的全部秘密。
一
時間迎面而來,無聲無息。它和你擦身而過,不容你嘆息,你希望抓住的現在就已成了過去。你縱有銅墻鐵壁,縱有千軍萬馬,縱有比珠穆朗瑪峰更高的堤壩,縱有比太平洋更浩渺的闊海深淵,都不可能阻擋它一步,更不可能使它在空中延緩半步。
轉瞬之間,你正在經歷的現實就變成了歷史,變成了時間留在世界上的腳印。
二
正在進行的時間,也就是不斷地和我們擦肩而過的時間,似乎是最珍貴的,也是最有魅力的。它可以使夢想變成現實,也可以使現實變成夢想。
在我的周圍,我每時每刻都聽見時間有條不紊的腳步聲。從正在修建的道路和橋梁上,從正在一層層升高的樓房里,從馬路上少男少女活潑的身影中,從街心花園正在打太極拳的老人微笑的表情里,甚至從路邊花草在陽光下舒展的枝葉間,我目睹著時間正在實施它改變世界的計劃。
嬰兒的啼哭,孩童的歡笑,情侶的擁吻,中年人鬢邊的白發,老年人額頭的皺紋,都是時間的旋律。幼芽的萌發,花蕾的綻放,落葉的飄動;早晨爛漫的云霞,黃昏迷人的夕照,都是時間的呼吸。
珍惜時間,就是愛生活,愛生命,愛人。
三
在迎接新年到來的時候,我遙想著未來。
最神奇、最不可捉摸的,應該是未來的時間。沒有人能確切地描繪它的形態,但可以感覺它步步緊逼的態勢。也許,只有未來的時間是可以被設計,可以被規劃的。因為,我們可以對時間即將賜予的機會做一點準備,也就是對未來的生活做一點準備,準備對付可能來臨的考驗,準備迎接可能遭遇的挑戰,準備為新的旅程鋪路、搭橋、點燈……
我想對未來的時間說:你來吧,我們等著!
四
我感覺到時間如風,吹來春天的氣息。風聲呼呼,是慶賀,是催促,是提醒。
時間在流逝,世界也在隨之前進。我們每一個人,都在時間中前行。人類永遠不可能長生不老,因為時間不會停留。但是我想,生命是可以延長的,只要我們不荒廢從我們身邊經過的每一年,每一月,每一天,每一分……
定格你的歡樂,定格你的苦悶,定格你的怒吼,定格你的哀婉……定格是一種直露,定格是一種壯美。定格是橫空出世,定格是刻骨銘心。定格是人生原野上的一座山巒,定格是生命旅途中的一塊碑石。人生有了定格才有了回味,生命有了定格心靈才有震撼。
可能你喜歡行走,一座又一座城市往往會成為你記憶深處一幅幅鮮明的影像,也許你會認為,這城市就是你人生中的定格。盡管它干松爽利,呈現著井然的宏麗,但它并非我所說的定格。
或許你行走向往的只是城市之外的山山水水,于是你會認為,這山水就是你生命中的定格。盡管它潮濕滋潤,讓神往一瞬間就恢復彈性,但這種休閑的游覽觀光過程中的山水,也并非真正意義上的定格。
真正的定格是一種開拓性的活動,她是以你之手對你之創造性的行為按下你之生命的攝像機的快門。
具有思考性探索性的閱讀當是一種人生歲月的定格。
或晨曦下,或暮靄中;或于江畔的柳下,或于湖邊的亭間。一帙華卷在握,一盞香茗于側。那“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人間仙境,那“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豁達壯觀,英雄豪邁,便隨著氤氳繚繞的香氣,定格在無盡的煙波浩渺之中。
讀書是在你迷惘時,給你指點方向的指南針式的定格;讀書是在你困惑時,給你光明的燈塔式的定格;讀書是在你孤獨時,給你教益給你溫暖的良師益友式的定格……
著書立說更是人生年華的一種定格。
于院落中的一隅,安放一張寫字臺。在沉郁蔥蘢的香樟樹的掩映之下,每一步青磚都會踩疼一個故事,每一片樹葉皆會染綠一段文字。或許,你的故事與文字如你曾看過的胭脂井,似你所走過的石頭墻。在一段時日過后,那清澈的井水中已再不辨脂粉的嫣紅;那石頭墻根下展露出的只是一截不太長的枯萎陸離的苔蘚,而那浪濤拍打的動靜早已平息……但這些已經足夠了,因為對你一些有關人生的思索,對你一段回環百結的心路歷程,在你筆下已曾得到過停駐。
“彩筆十年留翰墨,銀河一夜臥闌干”是一種定格,“讀書讀到山月出,聽松聽罷天落星”是一種定格,那么“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行邁靡靡,中心搖搖”也是一種定格——讀萬卷書當然還得行萬里路,原來這樣的定格與你之各種定格實是一脈相承。
沒有了那沖刷著流光、嘩啦啦從一條刀劈斧鑿般開出的山溪中滌蕩而過的流水,卻在緘默地醞釀著從未融化過冰雪之雪山的山頭,諦聽若即若離地飄零出的幾個音符的古樂中,等待著那雨雪之魂魄的云兒的升起……不錯,這便是一種“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的美麗意境的定格。
定格是一種生命的憧憬,定格是一種人生的追求。為了人生存在定格,你才會去做一個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的行者。你之人生才不會是浮光掠影,你之生命才不會是薄薄淺淺的雨過地皮濕……
定格需要努力,它當然不乏是一種機緣。一個人和某種定格之間強烈的默契抑或驚心動魄的反差,往往可以映襯與刻畫出生命中的某種潛質。沒有這樣的機緣,這種潛質也許很難成為一種坐標式的定格。
人生是從一種定格穿行到另一種定格,當你走過一個定格又一個定格之后,你會驀然發現,不是我們穿越了定格,而是定格穿過了我們的生命。
有了一幀幀定格的年華,我們的人生便有了豐厚的內涵,我們的生命便有了一種亙久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