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2014年中國城市排名100強之二
24、福州,別稱榕城、閩都,簡稱“榕”,福建省的省會,位于福建東部、閩江下游沿岸,是海峽西岸經濟區文化、政治、科研中心以及現代金融服務業中心,首批14個對外開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全國綜合實力五十強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全國宜居城市,2013年新一線城市,福布斯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百強城市。
12
25、合肥,安徽省省會,古稱“廬州”、“廬陽”,因淝、施二水交匯而得名。中國四大科教城市之一,華東地區特大型城市,長三角西翼中心城市,安徽省政治、經濟、科教、金融、科技、文化、信息和交通中心,也是國家綜合交通和通信樞紐之一。
合肥位于安徽省正中部,長江、淮河之間、巢湖之濱,具有承東啟西、貫通南北的重要區位優勢,是國家級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核心城市、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城市、長江沿岸中心城市經濟協調會會員城市、長江中游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合肥都市圈核心城市。
收起回復
45樓 2014-01-06 15:06
26、佛山,廣東第三大城市。中國古代明清四大聚之一,四大名鎮之一,與廣州地緣相連、歷史相承、文化同源,共同構建成“廣佛都市圈”,是“廣佛同城”、“廣佛肇經濟圈”、“珠三角經濟圈”重要組成部分,在廣東省經濟發展中處于領先地位。
佛山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廣東別具嶺南文化特色的城市,粵劇的發源地。文化底蘊深厚,嶺南氣息濃郁,為嶺南文化、廣府文化的興盛之地,崇文尚武彰顯佛山精神。素有粵劇之鄉、南國陶都、武術之鄉、體育之鄉、品牌之都的美譽。
27、石家莊,簡稱"石",是沿海強省、京畿之地河北省省會,新中國開國第一城,河北第一大城市,中國華北地區第三大城市,京津冀第三極城市,冀中南中心城市,距首都最近的省會,是首都的南大門,中國北方重要物流中心,國家重要交通樞紐,被譽為火車拉來的城市。
石家莊市是河北省政治、經濟、科技、金融、文化、醫療、交通和信息中心,是國務院批準實行沿海開放政策、甲級開放和金融對外開放的城市。石家莊交通極其便利,是中國特大鐵路樞紐之一,京廣、石太、石德鐵路,京石、石武、石濟高鐵7條方向的鐵路在石家莊交匯,呈輻射狀通向全國。為交通部和國務院公布的國家公路、鐵路、高鐵、航空的綜合樞紐之一,經濟產業集電子信息、生物制藥、動漫、機械制造、紡織服裝及全省的會展中心。
收起回復
47樓 2014-01-06 15:08
28、南寧,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廣西第一大城市,北部灣經濟區核心城市,是廣西政治、經濟、文化、科教、金融、貿易中心。位于廣西中部偏南,是紅豆的故鄉,也是一座歷史悠久的邊陲古城,具有深厚的文化積淀,古稱邕州。
南寧處于中國華南、西南和東南亞經濟圈的結合部,是環北部灣沿岸重要經濟中心。中國面向東盟國家的區域性國際城市。南寧是一個以壯族為主的多民族和睦相處的現代化城市,全市戶籍總人口為786萬,其中市中心區人口為463萬。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令南寧滿城皆綠,四季常青,長久以來南寧形成了“青山環城、碧水繞城、綠樹融城”的城市風格。
29、太原,山西省的省會,簡稱并,中國華北地區最重要、最大的城市之一,中國22個特大城市之一,地處中國東中西三大經濟帶的結合部,在全國對外開放和經濟發展布局中具有承東啟西,連接南北的雙向支撐作用。是一座具有4700多年歷史,2500多年建城歷史的古都,是山西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太原是中國北方著名的軍事,文化重鎮,是世界聞名的晉商都會,也是中國最重要的能源,重工業基地之一。
首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中國特色魅力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雙擁模范城市。太原北接忻州,東連陽泉,西交呂梁,南鄰晉中,位于山西省中北部的晉中盆地,黃河第二大支流汾河自北向南流經全市。是太原經濟圈和中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新材料和先進制造業基地,歷史悠久的文化古都,山西省的政治、文化和金融中心、國際交流中心,中國擁有文化遺產項目數最多的城市之一。
30、烏魯木齊(古準噶爾蒙古語,意為“優美的牧場”)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北部,天山中段北麓、準噶爾盆地南緣,西部和東部與昌吉回族自治州接壤,南部與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相鄰,東南部與吐魯番地區交界。
烏魯木齊是我國五個省區民族自治區域之一——新疆的首府,是全疆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是中國西部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新歐亞大陸橋中國西段的橋頭堡,地處亞洲大陸地理中心,是歐亞大陸中部重要的都市。
31、昆明,云南省省會,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云南省唯一的特大城市和西南地區(僅次于成都、重慶)第三大城市,是云南省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交通中心,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和旅游、商貿城市。
昆明是國家一級口岸城市,滇中城市群的核心圈、亞洲5小時航空圈的中心,中國面向東南亞、南亞開放的門戶樞紐,中國唯一面向東盟的大都市,因年溫差為全國最小,這樣的氣候特征使昆明以“春城”的美名而享譽中外。
32、南昌,簡稱“昌”,又名豫章、洪城、英雄城,江西省省會,全省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交通中心,世界十大動感都會之一,長江中游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核心城市,中國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和現代制造業基地。地處江西中部偏北,贛江、撫河下游,瀕臨我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西南岸。
南昌既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又是革命英雄城市和國際花園城市,具有非常深厚的城市文化底蘊和眾多的歷史古跡,并成功舉辦201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屆城運會。南昌如今正與武漢、長沙、合肥共建長江中游城市群,呼應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打造的國家規劃重點地區和全國核心發展新的增長極。
33、蘭州,甘肅省省會,甘肅省的政治、文化、經濟和科教中心,是中國七大軍區之一的蘭州軍區本部所在地,中國18個鐵路局之一的蘭州鐵路局本部所在地。
蘭州是唯一黃河穿越市區中心而過的省會城市,市區依山傍水,山靜水動,形成了獨特而美麗的城市景觀。2012年,國務院批復設立西北地區第一個國家級新區——蘭州新區,文件中明確提出,要把建設蘭州新區作為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要舉措,并于2020年致力將蘭州發展為西北地區現代化大都市。
34貴陽,位于中國西南云貴高原東部,是貴州省省會和西南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工業基地及商貿旅游服務中心。“貴陽”因位于境內貴山之南而得名,已有400多年歷史。古代貴陽盛產竹子,以制作樂器“筑”而聞名,故簡稱“筑”,也稱“金筑”。貴陽生態環境良好,森林圍城,是中國首個國家森林城市,首個循環經濟試點城市,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城市。
臺中,臺灣五大直轄市之一,位于臺灣中部,北與苗栗縣、新竹縣接壤、南臨彰化縣、南投縣、東隔中央山脈與宜蘭縣、花蓮縣相鄰,西臨臺灣海峽。
2012年,臺中院轄市完成國民生產總值3083.7億元人民幣,位居臺灣各市縣第四位。臺中市轄區原分屬臺灣省轄內之臺中市及臺中縣,于2010年12月25日合并升格為直轄市,成為臺灣中部唯一的直轄市。其為臺灣中部的發展核心,并與與鄰近的彰化縣部分地區構成的臺中彰化都會區。城市格言為「文化?經濟?國際城」。
35、東莞,嶺南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中國近代史的開篇地和中國改革開放的先行地,擁有獨特嶺南文化。
東莞位于珠江口東岸,廣東歷史文化名城,有著1700多年的郡縣史。東莞市是全國五個不設市轄區的地級市之一,直屬廣東省。截至2011年,港澳同胞約100萬人,海外華僑約30萬人,是著名的華僑之鄉。東莞素有龍舟之鄉、中國民間藝術之鄉、舉重之鄉、粵劇之鄉等美譽。
36、紹興,位于浙江省中北部、杭州灣南岸。紹興是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聯合國人居獎城市,也是著名的水鄉、橋鄉、酒鄉、書法之鄉。紹興是一座擁有2500年歷史的文化古城,是“沒有圍墻的博物館”、“名士之鄉”,其橋的數量是威尼斯的5.5倍,平均每1000平方米就有6.3座橋。 “悠悠鑒湖水,濃濃古越情”。
紹興以其歷史悠久、人文景觀豐富、風光秀麗、物產豐富、風土人情、名人輩出誘人而著稱于世,自古素稱“文物之邦、魚米之鄉”。著名的文化古跡有蘭亭、禹陵、魯迅故里、蔡元培故居,周恩來祖居,秋瑾故居,馬寅初故居,王羲之故居,賀知章故居等。
37、常州位居長江之南、太湖之濱,常州是中國江蘇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位于江蘇南部,大運河流經此地。位于江蘇南部,長三角中心地帶、銜太湖,與上海、南京、杭州皆等距相鄰,并與蘇州、無錫構成蘇錫常都市圈。常州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大城市。是一座有著3200多年左右歷史的文化古城。
38、煙臺,亞洲唯一的國際葡萄酒城,聯合國人居獎城市,位于經濟發達的山東省,是中國經濟實力前20強城市,中國新二線城市,中國最安全城市之一,中國十大幸福感城市之一,中國十大最美麗城市之一,中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環渤海經濟圈及東北亞地區的國際性港城、商城、旅游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文明城市,中國最佳休閑城市,被譽為“山海仙市” 。
同時也是中國最具投資潛力和發展活力的新興經濟強市。煙臺經濟發達,經濟實力位居山東省第二位,僅次于青島。“港城“煙臺與韓國和日本隔海相望,韓企眾多,因此也是未來“中日韓自貿區“的熱門試點城市。
39、泉州,被譽為“光明之城”,是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福建省和閩南金三角的經濟、文化中心,經濟總量約占全省四分之一,長期位居福建省和海峽西岸經濟區第一位。200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泉州建立全球第一個“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2013年中日韓文化部長會議把泉州定為中國首個“東亞文化之都”。
泉州是中世紀東方第一大港,第一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閩南文化發祥地,鄭成功的故鄉,臺胞主要祖籍地,近一半臺灣漢族同胞祖籍泉州。2003年泉州被國際公園及康樂設施管理協會授予國際花園城市稱號。
泉州是著名的“民營特區”和“品牌之都”,截至2013年擁有中國馳名商標105枚,境內外上市公司80多家,均居全國地級市第一。在各種版本的富豪榜和慈善榜中,泉籍商人始終占據閩商三分之二的名額,是閩商的中堅力量。2012年泉州成為國家金融改革試驗區,以及福建省民營經濟改革試驗區。
40、溫州,中國浙江省下轄市,浙江第三大城市。浙江三大經濟中心之一,位于中國東南部,甌江下游南岸,是沿海的港口城市。全市陸域面積11786平方公里,海域面積約11000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接近1000萬(2013年)。溫州是中國民營經濟發展的先發地區與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在改革開放初期,“溫州模式”與同時期的“吳川模式”并駕齊驅,在當時以“南有吳川,北有溫州”享譽全國。2012年設立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2013年1月被建設部列為第一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溫州是中國數學家的搖籃、中國南戲的故鄉,溫州人被國人稱之為東方猶太人。
41、唐山,位于河北省東部,唐山是一座濱海現代化大城市,位于北回歸線以北,是一座沿海現代化的城市,位于太平洋西岸,中國東部沿海,河北省經濟中心城市,京津唐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之一,中文別稱鳳凰城。
唐山是河北省域副中心城市之一,中國特大城市之一,中國北方重要經濟中心,中國北方重要的的對外門戶,東北亞重要的航運中心和物流中心、世界級新型工業化基地,同時也是環渤海經濟區的核心城市之一。
42、南通,因漲沙沖積成洲,成陸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簡稱“通”,古稱通州,后周顯德三年(956年)建城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2012年南通市經濟總量位列江蘇省內第四位,GDP達到4558億元。南通是江蘇省地級市之一,位于蘇中,長江三角洲北翼,中國首批對外開放的14個沿海城市之一,與中國經濟最發達的上海及蘇州燈火相邀,被譽為“北上海” 。
南通集“黃金海岸”與“黃金水道”優勢于一身,擁有長江岸線226公里。入選“2012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在中國近代文化科教史上,南通創辦第一所師范學校、第一座民間博物苑、第一所紡織學校、第一所刺繡學校、第一所戲劇學校、第一所中國人辦的盲啞學校和第一所氣象站等“七個第一”,被稱為“中國近代第一城”。
43、臺州(臺,音tāi),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以"海上仙子國"著稱。位于浙江省沿海中部,上海經濟區的南翼,中國黃金海岸線上經濟發達的港口城市。臺州是中國股份合作制經濟的搖籃,中國民營經濟發源地。臺州市全市民營經濟比重占GDP比重97% ,臺州私營經濟又被經濟學界稱為“溫臺模式”。同時還是長三角先進制造業基地和華東能源基地,獲40多項國家級榮譽稱號。
2000年,臺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發展大工業、開發大港口、構筑大交通、建設大城市”的戰略目標,把臺州定位于繁榮、文明、優美的現代化港口大城市。發展目標是:在2020年建成科工貿發達的現代化濱海城市。
44、徐州,華東重要門戶城市,是國務院定位的擁有地方立法權的大型區域中心城市,國家重要交通樞紐城市,國際性新能源基地,有“中國工程機械之都”和“世界硅都”的美譽。歷史上為華夏九州之一,自古便是北國鎖鑰、南國門戶、兵家必爭之地和商賈云集中心。徐州有悠久的歷史,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說。徐州是兩漢文化的發源地、有“彭祖故國、劉邦故里、項羽故都”之稱,因其擁有大量文化遺產、名勝古跡和深厚的歷史底蘊,也被稱作“東方雅典”。
45、淄博,地處中國華北平原東部、山東省中部,是一座獨具特色的組群式城市。為齊文化的發祥地、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全國文明城市,是中國第16個工業經濟過萬億的城市、中國城市GDP40強、全國城市綜合實力50強。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的具有地方立法權及轄縣權的“較大的市”、山東半島經濟開放區城市,也是全國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山東區域中心城市之一。歷史文化源遠流長,曾作為山東地區的政治中心達上千年,有“齊國故都”之稱。
46、呼和浩特,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全區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技和金融中心,全國特大城市、呼包銀經濟帶、呼包鄂榆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地處環渤海經濟圈、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三大戰略交匯處,是聯接黃河經濟帶、亞歐大陸橋、環渤海經濟區域的重要橋梁,是除天津、石家莊外距離首都北京最近的省會城市,是國家向北、向西開放的重要前沿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城、全國雙擁模范城和中國經濟實力百強城市,被譽為“中國乳都”、“京津夏都”。
呼和浩特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光輝燦爛的文化,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是胡服騎射的發祥地,是昭君出塞的目的地,是鮮卑拓跋的龍興地,是旅蒙商家互市之地,是游牧文明和農耕文明交匯、碰撞、融合的前沿。
47、海口,海南省省會,全省政治、經濟、科技、文化中心,交通郵電樞紐,各種文化的交匯處。這里擁有“十佳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全國衛生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市”、“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優秀城市”等美譽,曾榮獲“中國人居環境獎”,2012年入選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名單。
48、嘉興,位于浙江省東北部、長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腹心地帶。市城處于江、海、湖、河交會之位,扼太湖南走廊之咽喉,與上海、杭州、寧波、紹興、蘇州等城市相距均不到百公里,區位優勢明顯。嘉興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之美譽,是中國文明城市、全中國雙擁模范城市、中國綠化模范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和國家園林城市。2011年被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49、揚州,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揚州市地處江蘇省中部,位于長江北岸、江淮平原南端。是南京都市圈緊密圈城市和長三角城市群城市,國家重點工程南水北調東線水源地。向南接納蘇南、上海等地區經濟輻射,向北作為開發蘇北的前沿陣地和傳導區域,有著“蘇北門戶”之稱,且素有“淮左名都,竹西佳處”之稱。揚州被譽為“揚一益二”有“月亮城”的美譽
揚州的建城史可至公元前486年,歷史悠久,文化璀璨,商業昌盛,人杰地靈。揚州環境宜人,景色秀麗,是聯合國人居獎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獎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中國和諧管理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森林城市、中國溫泉名城揚州近年來經濟發展迅速,迄今已有82個500強企業落戶揚州,在第一財經公布的新版中國400城市分級名單中成為新二線城市。
d客戶端
50、金華,位于浙江省中部,為浙江省轄地級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金華已連續三屆被評為 “中國十佳宜居城市”,并獲得了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全國衛生城市、中國十佳宜游城市、中國最安全城市之一、全國雙擁模范城、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城市、十佳和諧城市、中國十佳宜居城市等稱號。聯合國人居署又給市區康居工程建設頒發了“HBA·中國范例貢獻優秀獎”和“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2013年1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住建部列金華市為第一批智慧城市試點。
51、包頭,內蒙古最大城市,呼包銀經濟帶、呼包鄂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地處環渤海經濟圈和沿黃經濟帶的腹地。該市位于蒙古高原的南端,華北地區北部,內蒙古中部,南瀕黃河,陰山山脈橫貫該市中部,形成北部高原、中部山地、南部平原三個地形區域。居住著蒙古族、漢族、回族、滿族、達斡爾、鄂倫春等31個民族。曾經是游牧民族與農耕民族交往的前沿,旅蒙晉商互市之地。以其超前城市規劃而著名,也因包鋼和盛產稀土有草原鋼城、稀土之都的美譽。是國務院首批確定的十三個較大城市之一,中國大陸交通樞紐城市,是中國華北地區重要的工業城市和內蒙古自治區的工業中心,是中國重要的基礎工業基地和全球輕稀土產業的中心。
52、洛陽,位于河南省西部,聯合國命名的世界文化名城,是世界“四大圣城(耶路撒冷、麥加、洛陽、雅典)”之一,絲綢之路東方起點之一。洛陽城位于洛水之北,水之北乃謂“陽”,故名洛陽,又稱洛邑、雒陽、神都。境內山川縱橫,西靠秦嶺,東臨嵩岳,北依王屋山——太行山,又據黃河之險,南望伏牛山,自古便有“八關都邑,八面環山,五水繞洛城”的說法,因此得“河山拱戴,形勝甲于天下”之名,"天下之中、十省通衢”之稱。
洛陽是中國的特大城市之一,國務院首批享有地方立法權的13個較大的市之一,中國著名旅游目的地和文化圣地。國內生產總值位居中部城市第五,非省會第一。
53、珠海,珠江口西岸的核心城市,經濟特區,珠江三角洲南端的一個重要城市,位于廣東省珠江口的西南部,區位優越,東與香港隔海相望,南與澳門相連,西鄰新會、臺山市,北與中山市接壤。設有拱北、九洲、珠海港、萬山、橫琴、斗門、灣仔、珠澳跨境工業區等8個國家一類口岸,是珠三角中海洋面積最大、島嶼最多、海岸線最長的城市,素有“百島之市”之稱。[1]珠海生態環境優美,山水相間,陸島相望,氣候宜人,是全國唯一以整體城市景觀入選“全國旅游勝地四十佳”的城市。人居環境一流。
珠海是中國的六個經濟特區之一,陸地面積有1701平方千米,戶籍人口106.01萬(2011年末),是廣東省人口規模最小的地級市。珠海為中國新興城市50強, 新型花園城市;珠海屬國家新頒布的“幸福之城” ,有“浪漫之城” 的稱號。
54、中山,古稱香山。珠江三角洲中部偏南的西、北江下游出海處,北接廣州市番禺區和佛山市順德區,西鄰江門市區、新會區和珠海市斗門區,東南連珠海市,東隔珠江口伶仃洋與深圳市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相望。
中山市是著名的僑鄉,有旅居世界五大洲87個國家和地區的海外僑胞、港澳臺同胞80多萬人。素有華僑之鄉、廣東省曲藝之鄉(粵劇)的美譽。1866年11月12日,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誕生在南朗鎮翠亨村。榮獲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人民滿意城市,中國和諧之城,中國大陸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全國文明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暢通工程模范城市,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全國品牌經濟城市,全國質量興市先進市,全國全民健身樣板城市,中國和諧之城,教育強市,國家園林城市,聯合國人居獎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市,國家衛生城市。
55、鎮江,古時稱“潤州”,位于中國東部沿海、江蘇南部、長江三角洲北翼中心,是南京都市圈核心層城市和國家級蘇南現代化建設示范區重要組成部分,長江和京杭大運河在此匯就中國“江河立交橋”坐標,素有“天下第一江山”之美譽。
鎮江是全國聞名的江南漁米之鄉和商埠重鎮;市內有金山寺、西津渡等眾多名勝古跡,也有江蘇大學、江蘇科技大學這樣的高等學府;鎮江擁有長三角最優越的區位條件,是華東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境內京滬鐵路、京滬高鐵、滬寧高鐵、滬蓉高速公路、揚溧高速公路、312國道、104國道等通達全國各主要城市,長江流域第三大航運中心——鎮江港通江達海。鎮江擁有3500多年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是全國重要的科技創新型城市、山水花園城市和旅游觀光目的地。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中國一線二線三線城市名單
中國房價最便宜的八個省會城市,房價你能接受嗎?
2016年中國經濟總量二十強城市排行榜(圖)
人民最想安家的中國10個最美城市!
中國十大民生發展百強省會城市排名
浙江除省會外唯一一個“較大的市”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腾冲县| 平罗县| 庆云县| 阳春市| 上高县| 武义县| 津南区| 湘乡市| 昔阳县| 大新县| 鄂托克前旗| 吴江市| 呈贡县| 铁岭市| 新兴县| 北辰区| 阿城市| 九龙县| 永和县| 鄄城县| 铜川市| 七台河市| 湄潭县| 五峰| 辽宁省| 靖远县| 温州市| 弋阳县| 章丘市| 铅山县| 湖州市| 鄂托克前旗| 昆山市| 巴彦淖尔市| 台安县| 繁昌县| 辽宁省| 南投市| 金平| 福海县| 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