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 命 的 味 道
鮮花的味道是芬芳,野草的味道是清香,家的味道是飄散在空氣中的炊煙。味道就這樣與我們相伴,每一樣有生命或者沒有生命的物體都有它特別的味道。
曾經以為吃的東西無論酸甜苦辣才有自己的獨特味道,往往都把味道用于飲食,或者嗅覺能感受到的東西稱作味道。其實不然,每個人也有自己獨特的味道,這樣的味道也是體味發膚,更多的卻是生命的特質、修養,骨子里折射出的文化、待人接物、工作態度等等。
一個人在一個環境生活久了,有了屬于自己的味道,床鋪上、書桌邊、小屋子里的各個角落都彌漫著一種特別的味道,這樣的味道讓自己熟悉,讓自己喜愛,有安全感,一旦離開這樣的味道,寢食難安,若有所失,悶悶不樂。一個朋友說出差去了,必須帶上自己的枕頭圍巾之類的,讓自己靠著這些有著自己味道的東西才能踏實的慢慢睡著而進入夢鄉。
動物世界里的動物寶貝也是憑著特殊的味道找到自己的媽媽,媽媽也是憑著味道去尋覓自己的孩子。記得小時候奶奶的鋪蓋是用生姜水煮了再洗,頭發用皂角洗,所以她的屋子,身體,頭發便有一種淡淡的幽香,她已經離開了十多年,可是屬于她的那種味道讓我怎么也忘不了,當聞見生姜的味道后,我便深深的呼吸后舉目四望,仿佛奶奶就在我的身邊不遠地方。奶奶做的菜也有她特殊的味道,魚香茄子、蘿卜圓子、宮保雞丁、豆腐乳、豆瓣醬、麻婆豆腐等等。每當聞到這么一些菜便情不自禁的想起奶奶,因為屬于她的味道已經深入骨髓。那是一種表面的味道。還有一種精神的味道,她常說:“吃虧是福,吃得虧打得堆。要以柔克剛,要以退為進。不要惹事,不要怕事。凡事要看三方四陣,看動靜,看別人的話怎么來的,與人交流的時候,聽話要聽音,讓別人先說,不要搶話,不要打斷人家的話,用心的聽,一定冷靜。”她還說:“因果是有報應的,不要做事太絕,不能說話太絕,要留有余地,‘做事留根線,日后好相見’。”
潛移默化的受奶奶的教誨和影響,一路走來,我真的不太想去計較太多得失,不想去計較是非恩怨,不想去刻意得到什么,只是盡力地做好自己喜歡的事,盡量不負我身邊幫助我,對我好的人。有時候免不了吃虧,免不了委屈,免不了被人誤會,于是我選擇了沉默,雖然很生氣,很不滿,可是我卻想起奶奶的話,盡量克制自己,盡量讓生活云淡風輕,盡量將一切交給時間。這樣一來,我真的很幸福,很快樂,很無憂,天大的事我都會不急不躁,我知道只要鎮靜,辦法總比困難多。她還告訴我,不必錦上添花,但一定要雪中送炭,不要小看任何人,皇帝死了也要借鋤頭,山不轉水轉,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自己沒有比別人好的任何資本。我想也許這又是另外一種奶奶的味道吧,那便是生命的味道。這樣的味道很平淡,沒有幽香,可是卻很久遠,讓我終生受用。
有的人性格好強、追求虛榮、尖酸刻薄、喜怒無常、機關算盡、表面光鮮、自以為是、浮光掠影、附庸風雅,其實什么也不是,這也是他自己的味道,這樣的味道不會人人愛之,這樣的味道不會久久遠遠。男人和女人的味道也不一樣,男人那么粗獷豪邁,那么不拘一格,那么大大咧咧,喝酒、喝茶、抽煙,海闊天空聊人生、聊股市、聊世事、聊女人。女人呢,情深款款,落落大方,當男人趨之若鶩時,女人也只是回眸一笑,當男人冷靜地面對生活時,女人卻已經一往情深而難以自拔。就這樣為情而苦,而累,而迷茫的飛蛾撲火一般燃燒自己,這也是女人的另外一種味道。
慢慢的品嘗各種食物的味道,淡淡的思索世間萬物的味道,于是乎我們便在味道里徜徉,歸納,總結,頓悟。所有的這一切應該歸結于生命的味道,這樣的味道便成了我們的閱歷、經歷,我們無怨無悔,我們不屈不撓,我們淡然處之,寵辱不驚,依然把酒言歡喜洋洋者矣!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