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孤獨就像天空中漂浮的城市,仿佛是一個秘密,卻無從述說。 ——宮崎駿《天空之城》
距離凱恩斯120公里的熱帶雨林里,藏著一座年久失修的西班牙古堡。這個被稱為“天空之城”的帕羅尼拉公園(Paronella Park)據說是宮崎駿同名電影的靈感來源,因而倍受華人游客的追捧,也是澳洲三大知名的婚禮場地之一。
在歐洲的中世紀歷史里,城堡多為貴族領主所有,既是防御工具,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然而對于歷史短暫的澳洲新大陸而言,帕羅尼拉城堡承載的卻是一個移民家庭的夢想和對故鄉的思念。
1913年,時年26歲的窮小子何塞·帕羅尼拉(José Paronella)告別了西班牙北部的故鄉,加泰羅尼亞,搭乘海船前往澳洲新大陸。雖難舍故土,卻躊躇滿志,期待著為自己和留在西班牙的未婚妻,瑪蒂爾達(Matilda),籌劃一個更好的未來。
然而,新大陸的生活并不似想象中那般容易。剛開始時,沒有任何背景的帕羅尼拉只能像其他移民一樣,頂著嚴酷的烈日,在甘蔗地里揮汗如雨。凱恩斯因臨近赤道而氣候炎熱,工作環境惡劣,彼時,勞工們的平均壽命只有四十多歲。
幾年后,終于存下一筆積蓄的帕羅尼拉考慮再三,將原本打算用于回鄉探親結婚的存款作為本金,開始了倒賣甘蔗地的生意。等他終于累積起足夠的資本,自覺能夠給家人帶來衣食無憂的生活時,距離初抵澳洲已經過去了十一年。
1924年,帕羅尼拉衣錦還鄉,西班牙的家人們喜極而泣,眾人一度以為他境況不佳,就連當初的未婚妻也早已嫁作他人婦。物是人非,帕羅尼拉轉而向瑪蒂爾達的小妹妹,瑪格麗特求婚,并在一年后帶著新娘回到了澳洲,繼續新大陸的生活。
在各個甘蔗地之間輾轉工作的早年間,帕羅尼拉曾途經一方尚未被開發的處女地,那是藏在熱帶雨林里的一處瀑布和溪流。他想起年幼時祖母在床畔講述的睡前故事,以及被自己拋在腦后的童年夢想。眼前的無主之地風景如畫,帕羅尼拉的心不可遏制地激烈跳動起來——他決定買下這片土地,重拾童年夢想,修建起一座屬于自己的城堡,像所有童話故事的結局一般,與家人一同快樂地生活,happily ever after。
1929年,帕羅尼拉以120英鎊的價格買下了這塊土地,首先修建起一座花園和接待中心,隨后是用石頭搭建的自家居所,以及,一座西班牙風格的城堡。
歷時5年,整個公園終于修建完畢并向公眾開放。大廳在每周六晚放映電影,其他的時候則用于舉辦舞會和派對。晴朗的日子里,人們喜歡在花園喝茶,游泳池和網球場也出乎意料地受到歡迎。
帕羅尼拉在這片夢想家園里先后種下了七千多棵樹,修建起一條由貝殼杉組成的林蔭道。穿過重重樹蔭,途經古樸的石筑露臺,道路盡頭處是他看到第一眼便被深深吸引、而今以女兒的名字來命名的特里莎瀑布(teresa falls)。
然而,生活并不是童話,總有無法預期的災難和不幸。1946年,即公園建成的第十一個年頭,雨季的第一場暴雨降臨,河道里堆積的木頭和砂石導致水位上升,洪水不僅沖垮了幾百米外的鐵路橋,更以摧拉枯朽之勢毀掉了公園低處的花園、網球場、電影放映室和休息區。
就在公園終于被修復并重新開放之后的第二年,帕羅尼拉因癌癥去世,留下無依無靠的妻子瑪格麗特、女兒特里莎,和幼子喬伊(Joe)。瑪格麗特一邊撫養子女,一邊堅守帕羅尼拉的夢想,繼續經營著公園,直至災難再度降臨。
特里莎成年后嫁去布里斯班,喬伊則留守公園,并在婚后生下兩個可愛的孩子。1967年及之后的幾年里,洪水反復肆虐,喬伊奮力搶修卻抵不過大自然的殘暴和時間的不斷侵蝕。最終,1979年的一場大火成為壓垮帕羅尼拉家族的最后一根稻草,喬伊不得不將公園徹底關閉,一家人搬離這片傷心之地。之后的幾場龍卷風災更是帶來毀滅性的影響,無人維護的公園逐漸被森林吞噬,城堡的墻壁上爬滿青苔,灌木叢生,引來蝙蝠和蟲蛇棲居。曾經的夢想家園變成熱帶雨林深處的一抹幽魂。
2017年12月,當我飛越半個地球抵達凱恩斯時,帕羅尼拉的重建工程仍在繼續。年久失修的西班牙城堡已與熱帶雨林融為一體,殘留的建筑雕飾和房間布置依稀可見當初主人所寄予的對故鄉的思念、以及對新大陸美好生活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