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一線城市指的是在全國政治、經濟等社會活動中處于重要地位并具有主導作用和輻射帶動能力的大都市。
就目前而言,一線城市指的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新一線城市是由《第一財經周刊》自行制定和評選,此數據公信度不大。
政治和經濟活動起主導和輻射作用,政治作用是由國家所賦予的,而經濟則就是屬于硬性指標,也是一個可衡量的指標。
2017年上海GDP30133億(人口2418萬)、北京GDP為28000億(2171萬)、深圳GDP22286億元(1090萬)、廣州GDP21500億元(1404萬)。
2017年重慶GDP19500.27億(人口3048萬)、武漢GDP13400億(人口1077萬)、鄭州GDP9003億(人口1001萬)、西安7206億(人口945萬)。
如果在不考慮人口的前提下,重慶市的GDP最接近于一線城市廣州,但是重慶3000萬人口基數不容忽視,所以這個問題需要更近一步考量。
既然人口必須考量,那么我們需要考慮的一個問題那就是人均GDP。
2017年上海人均GDP124619.5元、北京人均GDP128972.8元、深圳人均GDP204458.7元、廣州人均GDP153133.9元。
2017年重慶人均GDP64074.8元、武漢人均GDP124419.6元、鄭州人均GDP89940.0元、西安人均GDP76253.9元。
在考慮人口的前提下,武漢市的人均GDP接近于一線城市上海和北京。
以上分析只是參考了一個經濟體量,但是并不是說一定就哪座城市能晉升一線城市的行列,一線城市的發展政策傾向性并不是一般城市所能替代的。
先說說武漢,武漢的人均GDP趨近于上海和北京,但是武漢的實際發展,距離北京和上海還有一大截的距離,我相信武漢人最能體會到這一點。
再說說新一線城市排行榜第一的成都,2017年GDP13889.39億元,人口1614.8萬人,人均GDP86013.0元,距離一線城市人均GDP差距還非常大。
最后我們說說重慶,2017年重慶人均GDP64074.8元,中國人均GDP54000元,重慶的發展水平僅僅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但重慶依然在保持著以每年10%的增長速度在發展。
重慶不需要一個所謂的稱號,重慶的發展距離一線城市距離還很遠,重慶一直在帶領著3000萬人口全面、穩定發展。
重慶、武漢、西安、鄭州(當然還有天津、杭州、蘇州、成都、長沙、南京、濟南、無錫、南通、青島等地)分別代表和引領著著西南、長江中下游、西北、中原等區域的經濟發展,并逐步形成了各自的區域城市群,在區域化經濟發展的帶動下,各地的經濟規模快速發展,逐步形成了僅次于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城市群的區域經濟體,正逐步打造成為國家中心城市,發展潛力巨大。
2017年一線城市周邊城市GDP數據分部情況:1.上海30133億元。周邊,蘇州17000億元、杭州12556億元、南京11715億元、無錫10511億元、寧波9850億元、南通7750億元。2.北京28000億元。周邊,天津18595億元。3.深圳22286億元、廣州21500億元。周邊,佛山9500億元、東莞758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