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布革三峽風景區,是魯布革水電站的蓄水庫,原是黃泥河的一段兇險的河道,雄鷹都不敢誤飛峽內。修筑水電站,高峽出平湖。在峽湖中泛舟漫游如入仙境。景區由雄獅峽、滴靈峽、雙象峽等組成,峽湖兩岸群山,有的壁立千仞,有的危巖聳立,有的絕壁臨水而立,一串串鐘乳石倒垂于水面,奇形怪狀,有的似巨型葫蘆,有的像一串串葡萄。
羅平多依河位于羅平縣城東南40公里,經十萬大山峰叢至多依寨子進入景區。景區從多依寨至"雞嗚三省"的三江口,全長12公里的河床上有近40個瀑布,兩岸古木修竹,色彩豐富,層次清晰。河水常年晶瑩剔透,蔚藍無邊。尤其是沿河兩岸盤根錯節的干年古樹,仿佛就是一座龐大的自然根雕藝術展覽館。河道蜿蜒曲折,布依村寨沿河而布,吊腳樓隱現樹叢竹林之間,一派十足的熱帶風光畫面。一水合三江、清江一邊淌、渾水一邊流的奇觀異景就在此顯現。
廣南縣境內的壩美風景區,因其具有獨特的喀斯特地形地貌、溶洞、河流及村落,酷似晉代文學家陶淵明所描述的桃花源,故而被稱為“最后的世外桃源”。如今走進壩美村,就走進了一片山清水秀的世界:地里是綠油油的水稻,無論是壩美河兩岸的植被,還是壯族村民房前屋后的桃李果樹,以及圍繞村落分布的山上,到處都充滿了綠意。 廣南縣壩美村近年來成了旅游者們的到文山必去的一個景點。進村子要經過一個巨大的溶洞水道。
牡露村距廣南縣歷史名城蓮城20公里,距世外桃源壩美景區60公里,距“天下第一奇村”峰巖洞15公里,為純壯族集聚村落,始建于唐朝末年。2014年列入文山州傳統村落保護名錄,是一個宜居宜業宜游的傳統壯族村寨。牡露村依山傍水而居,先祖自唐朝就在這里開山建村,是古代中原地區貴州、師宗、羅平、廣南等通往交趾即越南的古道,自古就有交趾古道之說,是壯族婭歪文化的發源地,是壯族尋根問祖的地方。
勐景來位于西雙版納州勐海縣境內,中緬邊境地區,處昆洛公路距打洛口岸5公里,與緬甸撣邦第四特區的首府、著名的旅游城市--小勐拉遙相輝映。清澈的打洛江從寨子西側流過,形成天然的國境線,江的對岸就是緬甸,因而有"中緬第一寨"之稱。勐景來是一個典型的傣族傳統村寨,毗鄰緬甸,與緬甸撣族邊民來往頻繁,互相通婚,形成了罕見的傣撣混居現象。千年菩提樹佇立;村寨古樸典雅,傣家人們熱情好客,寨里114戶傣家原味生活,依然保留著傳統的居住形式和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