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固表通竅湯
【來源】鄧鐵濤,《鄧鐵濤臨床經驗輯要》
【組成】五爪龍30克,木賊12克,菊花10克,玄參、白芍各15克,白蒺藜12克,桔梗10克,甘草6克,辛夷花10克,太子參15克,大棗4枚。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3次。
【療效】屢用效佳。
5、抗敏護衛湯
【來源】張夢儂,《臨證會要》
【組成】生黃芪、炙黃芪各12克,黨參、北遼參、龍牡粉各15克,當歸、白芍、焦白術、炙甘草、茯苓、熟附片各10克,桂枝5克,生姜3片,大棗5枚。
【用法】藥用開水浸泡10分鐘,小火熬2小時,日1劑,日服3次。可連服5~10劑。
【療效】臨床屢用,均獲佳效。一般服3劑,最多10劑即獲痊愈。
6、溫陽止鼽湯
【來源】申斌,《中國中醫秘方大全》
【組成】桂枝、白芍、防風各6克,黃芪10克,炙甘草、蟬衣各3克,藿香、烏梅、訶子肉、茜草、徐長卿、干地龍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加減】氣虛明顯加黨參、百合各10克;陽虛明顯蓽撥、仙茅各10克,細辛2克。
【療效】治療39例,結果顯效(服藥14天,諸癥消失,1年內無復發)3例,有效(服藥14天,主要癥狀消失或減輕,1年內仍復發)28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為79.50%。
7、辛蒲湯
【來源】谷志平,《中國中醫秘方大全》
【組成】生黃芪20克,白術、防風、當歸、辛夷花、五味子、石菖蒲各10克,白芍15克,細辛3克,蟬蛻、甘草各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加減】惡風怕冷、自汗,重用黃芪至30克;頭痛,加白芷10克;黃膿涕,加黃芩10克,敗醬草20克。
【療效】治療34例,臨床治愈(癥狀消失,鼻黏膜恢復正常)26例;好轉(癥狀好轉、鼻黏膜略蒼白)7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