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癢,中醫病名。是指婦女外陰瘙癢,甚則癢痛難忍,坐臥不寧,或伴帶下增多等,稱為"陰癢",有稱"陰門瘙癢"、"陰蠚"等。 西醫學"外陰瘙癢癥"、外陰炎、陰道炎、外陰白色病變等出現以陰癢為主證時,亦可參照本病辨證論治。
1、膚輕松軟羔外用,日一次,三次可愈,并不復發。(偏方二百三)
2、生姜120g打碎,艾葉90g加水1500ml煎沸后20分鐘去渣,用蒸氣先熏陰部,在洗15分鐘,每天2次,連洗3天可愈。
3、苦參五錢、川椒一錢、黃柏三錢、蛇床子五錢。
即愈。 4、苦參30克,地膚子、白鮮皮、雙花各20克,黃柏15克,川椒8克,加水3公斤煎30分鐘,去渣,擦洗患處15分鐘,每日1-2次,2--3天治愈。
5、白鮮皮、苦參、蛇床子、花椒、木槿皮、黃柏、白礬散倒入木盆中,加3000ml沸水,趁熱熏蒸,再搽洗患處,熏洗1-3療程,有效率達100%
6、陰癢滴蟲病:蛇床子,苦參各15克,加水煮開,先熏后洗,兩次痊愈. 、
7、蟬衣搗碎,敷在右側蠡溝穴上外固定,一會可愈,晚上貼,早上取下。
8、蛇床子30克,川椒10克,白礬10克,加水適量煎湯,乘熱熏之,溫則洗之,每日一次,連用數次。《石室秘錄》一次止癢,二次即止痛,三次即痊愈,神效之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