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是直腸末端黏膜,肛管皮膚下痔靜脈叢屈曲和擴張而形成的柔軟靜脈團。是發生在肛門內外的常見病、多發病,任何年齡均可發病,以20~40歲多見,大多數病人隨年齡增長而加重,有關痔的發病機制目前尚無定論,多數學者認為是“血管性肛管墊”,是正常解剖的一部分,只有合并出血、肛脫垂、疼痛等癥狀時,才能稱為病。
1、痔瘺:冬花,嚼爛敷1-2次即愈。(集驗方)
2,用注射器抽取5毫升香油,注射到肛門里,一般兩次就見效。
3、芒硝、蒲公英各60,蛇床子30,白礬20,花椒10(克),每日一劑,煎水洗肛門三次,3-5天治愈。
4、2片土霉素研成面,與適量香油攪勻,每天往痔瘡部位抹2次,一般患者5—7天就好。
5、痔瘺:稻田蚱蜢,去翅,炒干研末,凡士林調敷患處,5-6次治愈。
6、地榆,煎水,熏洗即愈。(驗方秘方偏方大全)
7、烏龜頭焙干研末香油調勻, 患處洗凈涂搽, 連用1周, 即可痊愈.
8、無花果七個,加兩碗水煮開后留一碗喝下,一碗坐熏三次愈。
9、皮硝,火紙放罐內燒熏較痛,一次可去病根(驗方秘方偏方大全)
10、田螺去蓋放入冰片*1錢,5分鐘用田螺水涂肛門日2次,7天痊愈,
11、金霉素眼藥膏涂在患處,每日兩次,連用一周即可治愈。
12、豬苦膽一個,一小塊白礬放瓦上焙干壓成粉抹患處,幾次見效。
13、鮮勒筧菜頭二兩,糯米酒半斤,醋二兩。用瓦煲煎服。每天服一次,連服三日可痊愈。
14、臭梧桐葉,煎湯洗數次即愈。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