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第八批國保--史跡建筑(15)

本篇目錄:

***************************************

651.蘇聯空軍志愿隊烈士墓

1956年                          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

652.三線航天066導彈基地舊址

1970年                                湖北省遠安縣

653.三線火箭炮總裝廠舊址

1970年                              湖北省老河口市

654.辰州教案發生地

1902年                                湖南省沅陵縣

655.湘雅醫院及醫學院早期建筑

1914~1947年                     湖南省長沙市開福區

656.毛澤東水口連隊建黨舊址

1927年                                湖南省炎陵縣

657.湘贛革命根據地舊址

1930~1933年                      湖南省茶陵縣、攸縣

658.紅四軍前委擴大會議舊址

1928年                                湖南省桂東縣

659.瀏陽紅一方面軍活動舊址

1930年                                湖南省瀏陽市

660.中央紅軍長征突破第三道封鎖線指揮部舊址

1934年                                 湖南省宜章縣

******************************************

651.蘇聯空軍志愿隊烈士墓


蘇聯空軍志愿隊烈士墓位于湖北武漢市漢口解放公園內。是抗日戰爭時期為支援中國人民而英勇獻身的蘇聯空軍志愿隊15位國際主義戰士的墳墓。2015年俄國駐華大使館確定了另外14名蘇聯空軍志愿隊的犧牲并安葬于武漢的烈士姓名。于是,蘇聯空軍志愿隊在武漢犧牲并安葬的烈士共有19人。


1956年中山大道陳懷民路萬國公墓遷至這里,左倚朝梅嶺,右靠夕桂山,墓地面積1萬多平方米。墓擴用花崗石砌成,高3米,寬23米,正面嵌15位烈士墓表,左右置記事碑,分別用中文和俄文字鐫刻。墓前廣場有高10米的四方錐形。


紀念碑巍然卓立,碑身正面鐫刻“蘇聯空軍志愿隊烈士墓”。碑前有寬闊的墓道,道兩旁松柏成行,繁花似錦,使陵園景色愈加莊嚴瑰麗。


基于軍事外交的考慮,蘇聯不愿意惹火上身,提前爆發同日本的戰爭。但是又希望積貧積弱的中國能頂住日本的侵略戰爭,因此派飛行員來幫助中國打仗,是以“志愿者”的身份,而不是以“蘇聯紅軍”的身份。當時我們國內報紙、電臺對他們的參戰也沒有進行公開宣傳。大量的人員用的是化名,這些化名今天我們翻譯成漢語一看,都是老鷹、兔子、小鳥。犧牲了兩百多個援華飛行員,但是他們的具體名字我們今天也不能完全弄清楚??梢哉f,他們是中國抗戰中的無名英雄。


蘇聯空軍志愿隊烈士墓早在1956年為省級文保單位,2019年10月晉升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652.三線航天066導彈基地舊址


三線航天066-基地舊址總占地面積13131畝,總建筑面積90.2萬平方米,1980年5月27日,中央第八機械工業部組織驗收并正式投產,至1985年,累計完成基建投資3.7億元。該廠除生產軍用品外,先后開發生產的民用輕型客車系列產品和機電產品等。


三線航天066導彈基地舊址,位于湖北遠安縣,地處鄂西山區東緣,森林覆蓋率高達71.4%,素有“林?!敝Q。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從20世紀六七十年代國家啟動“三線”建設至今,遠安承接了大量的軍工企業,廠房分布在境內大小不同的山坳中。


日前,國務院印發通知,發布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其中066基地舊址(包含機關辦公樓、資料樓、通訊樓、露天電影院、萬山202廠房、紅峰426廠房成功入選系航天系統唯一一家。


萬山202廠房


資料樓


308分廠


通訊樓


紅峰426廠房


2006年,為充分發揮三江航天集團整體調遷后移交的閑置資產,遠安縣在三線航天066導彈基地舊址上興建了軍事博覽園,整個園區面積約10000多平方米,分為室內展區、室外展區及游樂區。軍事博覽園擁有大量導彈、飛機、坦克、艦艇的實物、模型和圖片,集航天科技、軍事文化、科技演示等為一體為宜昌市國防教育基地。


自1994年開始,三江集團部分企業陸續外遷至孝感市。至此,形成總部在武漢市,主體集中在孝感市,后方基地在遠安縣的格局。依托原先生產戰術導彈的技術,這里研發出了可以像導彈一樣靈活發射的固體運載火箭,投入到最新的商業航天發射中。



2019年10月7日,三線航天066-基地舊址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653.三線火箭炮總裝廠舊址


江山重工集團是三線建設時期國務院為戰備需要在鄂西北地區興建的大型火箭炮總裝廠,也是我軍列裝火箭炮武器的重要供應商。公司五十年的發展歷史是新中國成立后火箭炮武器裝備的發展歷史,火箭炮研發技術水平代表了國家在火箭炮武器領域的科研水平,保存了火箭炮發展歷史的完整樣本,極好地展現了火箭炮在各個階段的發展狀況,對研究現代炮兵戰役戰術發展變化具有極高的價值。

三線火箭炮總裝廠舊址作為生產組裝新中國第一門107火箭炮武器的建筑,見證了我國火箭炮武器裝備的誕生和發展,承載了兵工人“把一切獻給黨”的人民兵工精神和強軍報國的夢想。


總裝廠舊址建筑和早期的發展歷程具有典型的三線建設的歷史特征,充分展現了“靠山、隱蔽、分散”的布局特點。建筑依山而建,紅機磚清水磚墻,木質桁架,建筑整體格局、主要功能空間保留完整,周邊基本保持著建廠初期的歷史特征。

2019年10月7日,三線火箭炮總裝廠舊址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654.辰州教案發生地


辰州教案發生地位于湖南省懷化市沅陵縣沅陵鎮荷花池居委會,分布在沅陵縣城馬路巷街區,為中西結合的近現代建筑。總占地面積7763平方米,總建筑面積4981平方米,由永生堂、為善最樂樓、海牧師樓、韋小姐樓、希來德牧師樓、天主堂、寶翰臣牧師樓、傅華梅牧師樓等8棟近現代歐式建筑組成,磚木結構,建筑體量較大。其中永生堂、天主堂坐西朝東,其他均建筑坐北朝南,歐式建筑特色明顯。


清光緒二十八年七月十二日(1902年8月15日),在沅陵縣發生了震驚中外的“辰州教案”(沅陵縣舊稱“辰州”),2名英國傳教士被激起民憤的本地居民毆斃,教堂被搗毀。在西方列強的強迫下,腐敗無能的清王朝查辦地方官員,抓捕300多人,極刑處死6名民眾,賠款8萬兩白銀。而后西方列強利用賠款于1904年至1937年期間陸續修建了永生堂、天主教堂和諸多牧師樓,在建筑內開展傳教等文化入侵活動。1938年11月至1939年5月,國民革命政府湖南省會由長沙臨時遷至沅陵,該組建筑被臨時作為政府機關、各社會團體等辦公場所使用。


辰州教案發生地之永生堂側立面照,上圖正立面。




永生堂內


辰州教案發生地之海牧師樓舊址正立面。


辰州教案發生地之天主堂


2019年10月7日,辰州教案發生地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655.湘雅醫院及醫學院早期建筑


1914年7月,湖南育群學會代表湖南省政府與雅禮協會簽訂中美合作創辦醫學教育的契約。雅禮醫院更名為“湘雅醫院”,湖南為湘,雅禮為雅,故名湘雅。同年,中美合作的湘雅醫學專門學校開辦,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家中美合辦的現代高等醫學教育機構。首任校長是中國第一位耶魯醫學博士顏福慶,胡美則任教務長兼湘雅醫院院長。也是在那一年,建設新校區的計劃開始啟動。為此,雅禮協會聘請了美國建筑師亨利·墨菲為新的醫院與大學進行規劃和設計。


墨菲致力于將中國豐富的建筑傳統與西方先進建筑理論和技術相結合,他在中國留下了一批“中國古典復興式”風格的建筑,而湘雅醫院病棟樓和外籍教師樓是墨菲在中國的首批建筑作品,為他后來設計燕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等大批“中西合璧”建筑奠定了基礎。經過三年的設計與建設,1917年底,湘雅醫院病棟樓等建筑在長沙城北的上麻園嶺竣工,時任湖南督軍兼省長的譚延闿親筆題寫了“湘雅醫院”院名。


湘雅醫院病棟樓采用“三段五部式”立面設計,既彰顯建筑的莊重與沉穩,又體現簡潔的設計原則。建筑為磚木結構,突破我國傳統建筑的設計模式,將西方建筑設計理念與中國傳統建筑樣式充分融合,兼顧建筑物作為醫療機構使用的功能需求。外觀為典型中式風格,歇山式屋頂,上覆金色琉璃瓦,紅磚外墻,遠觀建筑整體呈現古樸的暗紅色,因此被人們稱為“湘雅紅樓”。



1922年,美國教育考察團來華系統考察,確認湘雅與北京協和醫學院是中國最好的醫學校。從此,“南湘雅,北協和”譽滿天下。當時,湘雅醫學院制定了兩年預科和五年本科的七年學制,采取全英文授課,入學后,學生淘汰率高達70%。在這樣的嚴苛要求下,一批一流醫學專家從這里涌現,在中國醫學史上燦若繁星。


1938年,在院長張孝騫的帶領下,湘雅師生離開紅樓西遷。八年的流亡途中,湘雅堅持教學育人。在此期間,先后培養了六年制本科生174名。同時,湘雅幫助貴州、重慶籌備建立了多個西醫院校和縣市衛生院。


1942年,日軍從長沙退敗,出城前縱火燒毀了湘雅。紅樓所有木質構件化為灰燼,但防火墻體屹立不倒,建筑主體未受到損壞。1946年,抗戰勝利后僅一年,湘雅人就修復了紅樓并在原有基礎上加蓋一層,在西面又加建一棟四層病室與原病棟樓相連,使紅樓擴大規模再度投入到救死扶傷的事業中。


2019年10月,湘雅醫院及醫學院早期建筑被列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656.毛澤東水口連隊建黨舊址


1965年5月24日,毛澤東重上井岡山時對身邊的陪同人員回憶到:“支部建在連上和發展新黨員都是水口的事情。水口是個好地方,我們在那里發展了秋收起義的第一批黨員。”時至今日,水口連隊建黨已經過去90年了,重溫這段歷史,探尋軍隊黨的建設的歷史淵源,對黨忠誠,聽黨指揮,對于加強基層黨的建設具有重要的指導與借鑒意義。


1927年9月,毛澤東領導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在湘贛邊界發動秋收起義。由于敵我力量懸殊,攻打長沙的計劃受挫,毛澤東果斷放棄長沙,率部隊從瀏陽的文家市向羅霄山脈中段退卻,29日隊伍到達江西省永新縣三灣村。當時部隊內部很亂,作戰失利,加上連續行軍非常艱苦,一些意志不堅定的人開始動搖了。秋收起義的部隊有一個團原來是收編的軍閥武裝,結果這個團的長官一叛變,就把全團人都給拉走了。至于剩下的人中,開小差、掉隊的也很多。走到三灣時,隊伍只剩下不到1000人了。過去在舊軍隊里,如果遇到這種困境肯定早就散伙兒了。羅榮桓回憶當時的情景曾感慨地說:“那時候,部隊即使不潰散,也可能淪為流寇?!睘榱私鉀Q面臨的問題,紅軍部隊在做好思想工作的基礎上,采取自愿原則:愿意繼續參加革命的就留下來,想走的則給開具證明、發給路費,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少消極悲觀、逃避斗爭的人都離開了部隊。這些都讓毛澤東更加深思,革命處于低谷或挫折時總會有人動搖,也使他認識到了黨組織在部隊基層掌握士兵的重要性。經過反復思考后,他認為:要想使軍隊拖不垮,只能靠政治建軍,要求在士兵中發展黨員,把戰斗在一線的優秀士兵吸收到黨內,增強黨在基層的凝聚力。


毛澤東水口連隊建黨舊址原為省級文保單位,2019年晉升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657.湘贛革命根據地舊址


湘贛革命根據地舊址包含茶陵縣蘇維埃政府舊址、茶陵列寧學校舊址、攸縣南岸列寧室、攸縣東沖兵工廠,是1930年至1933年湘贛革命根據地時期遺留的重要革命舊址。1929年1月,紅五軍在井岡山包圍戰中失利,為保存革命力量被迫突圍,重返湘贛邊界。至年底,與地方革命武裝一起恢復和重建了寧岡、蓮花、永新、遂川、泰和等縣的革命政權。1930年1月,中共贛西特委成立,江西紅軍改編為紅六軍,湘東、贛西根據地逐步連成一片。為教育革命戰士,成立了茶陵縣列寧高級小學校;為建立地方武裝擴大蘇區,10月建立了攸縣蘇維埃東沖兵工廠。1931年紅軍獨立1師攻陷炎陵縣,在江家試館設立師部,繼續堅持斗爭。湘贛省黨的第一次代表大會和第一次蘇維埃代表大會召開,標志著湘贛革命根據地正式形成。湘贛革命根據地舊址是湘贛革命根據地存在和發展的見證,是“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實證,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舊址位于茶陵縣城東南20公里的嚴塘灣里村,是青磚木料結構.該屋系1926年當地地主陳恢先、陳建漢兩兄弟合資營建,坐東朝西,建筑面積604平方米,硬山頂,封火墻,穿斗結構,現存房間22間。


攸縣南岸列寧室舊址于1930年由當地富戶陳壽康所建,座東北朝西南,總建筑面積為214.74平方米。1932年6月,為粉碎國民黨軍隊對攸縣蘇區和湘贛根據地西翼的"圍剿",中國工農紅軍湘贛獨立一師三團團部奉命來攸縣鸞山南岸。舊址為1932年6月-1934年工農紅軍湘贛獨立一師三團團部指揮駐地。


為組織干部戰士學習馬列主義,向群眾宣傳革命道理,特將指揮所駐地左邊一長屋辟為"列寧室"。在室內墻壁上書寫了《國際歌》、《少年先鋒隊隊歌》和大量的革命宣傳標語。


據說墻大部分標語為肖克將軍所書。紅軍撤離后屋主三子陳保元(土改時為地主)刻意保留,不準洗刷。土改時,"列寧室"分給了貧農賀石生。


1930年6月,茶陵縣委在小田寨下坪召開了茶陵縣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成立了茶陵縣蘇維埃政府,并作出了創辦茶陵縣列寧高級小學的決議,制訂了校規校訓和校歌,決定對區、鄉政府保送來的工農子弟免費入學。該校為革命培養了大批人材,解放后擴大為初級中學,1958年辟為紀念地,后復名為列寧學校?,F列為省文物保護單位。


攸縣蘇維埃東沖兵工廠舊址(以下簡稱“東沖兵工廠舊址”),坐落于鸞山鎮(原漕泊鄉)新漕社區東沖村,原為二十世紀漕泊新聯程氏家族所建祠堂。1930年秋,攸縣蘇維埃政府領導蘇區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在東沖程家祠創辦兵工廠,廠內有鐵、木、銀匠20余名,1張工作臺,7座鍛造爐,主要生產造制梭鏢、大刀、小把(匕首)、來復槍、松樹炮,及修理槍械。1932年冬,遷至江西省蓮花縣九隴廟,改名為湘贛省軍械廠。


八角樓毛澤東舊居原建筑為一祠堂,為舊寧岡縣茅坪謝氏慎公祠。井岡山斗爭時期,毛澤東經常在茅坪八角樓居住和辦公,領導湘贛邊界工農武裝割據的偉大斗爭。因為樓房里有一個八角形的天窗,所以當地群眾都習慣把這棟房子叫做八角樓。


2019年10月,湘贛革命根據地舊址被列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658.紅四軍前委擴大會議舊址


紅四軍前委擴大會議舊址位于桂東境內,主體包括唐家大屋和城隍廟兩部分。唐家大屋始建于清朝末年,城隍廟始建于明正德年間。1928年8月,紅軍從井岡山分兵進軍湘南,遭遇失敗。


在革命遭受嚴重挫折的關鍵時刻,毛澤東率部來桂東迎還紅軍大隊。8月23日,兩支部隊會合后,在唐家大屋召開了前委擴大會議,總結了“八月失敗”的經驗教訓,決議重返井岡山,從而挽救了紅軍主力,使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得到恢復和鞏固。期間,毛澤東曾在此城隍廟戲臺上發表了重要演說,宣傳革命真理。


紅四軍前委擴大會議舊址——唐家大屋位于湖南省郴州市桂東縣城關鎮。1928年7月,紅四軍主力第二十八、第二十九團進軍湘南受挫。8月初朱德、陳毅率紅四軍主力退至桂東沙田一帶。毛澤東親自率領紅四軍第三十一團第三營來桂東迎還紅軍大隊,于8月19日到達桂東縣城。毛澤東住唐家大屋右廂房,朱德從沙田趕來與毛澤東會合,住唐家大屋左廂房。8月23日,毛澤東在此主持召開紅四軍前委擴大會議。中途因遭敵人圍攻。




2019年10月7日,紅四軍前委擴大會議舊址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659.瀏陽紅一方面軍活動舊址


紅一方面軍成立舊址李家大屋,位于瀏陽市永和鎮石江村大屋組。創建于清嘉慶年間,歷經四載(1803—1806)而落成,建筑坐東朝西,磚木結構,封火墻,硬山頂,小青瓦,主體建筑面闊五間,進深四間,兩側輔設廂房,內置天井10余處,有大小房屋百余間,主體建筑西側50米處設槽門,四周筑三合土圍墻。原占地面積萬余平方米,現僅存主體建筑中棟部分。


李家大屋墻面上原書有“打倒帝國主義’、“土地革命、活捉何鍵’、“打進長沙’等眾多的紅軍標語,現已由文物部門揭取保存。解放后,李家大屋改作永和鎮石江糧食倉庫,于上個世紀70年代拆除了中后棟大部分建筑。


1930年8月23日,毛澤東、朱德率紅一軍團與彭德懷、滕代遠率領的紅三軍團在此會師,根據中央指示精神,兩軍整編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簡稱紅一方面軍),共四萬余人。毛澤東任前委書記兼總政委、中國工農革命委員會主席,朱德任總司令,彭德懷任副總司令,滕代遠任副政委,朱云卿任參謀長,楊岳彬任政治部主任。湘東特委書記張啟龍和瀏陽縣委、縣蘇維埃政府領導人及當地群眾數千人出席了成立大會。


簡稱紅一方面軍,曾稱“中央紅軍”。1930年8月由紅軍第1、3軍團組成。寧都起義部隊改編為紅軍第5軍團(轄第13、第14、第15軍),季振同任總指揮,蕭勁光任政治委員,亦劃歸中央紅軍建制。1932年底至1933年初,紅一方面軍為了精簡機關,充實連隊,對所屬部隊進行整編。整編后,紅1軍團轄第7、第9、第10、第11師;紅3軍團轄第1、第2、第3師和第7軍(轄4個團);紅5軍團轄第38、第39師和第15軍(轄4個團)。


2011年1月24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瀏陽紅一方面軍活動舊址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9年10月7日,瀏陽紅一方面軍活動舊址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660.中央紅軍長征突破第三道封鎖線指揮部舊址


中央紅軍長征突破第三道封鎖線指揮部舊址位于宜章縣境內,是1934年11月長征初期中央紅軍突破國民黨第三道--線時的指揮和活動中心,包括指揮部舊址(鄺氏宗祠清白堂、元公祠),毛澤東居住舊址(文昌閣),周恩來、劉伯承居住舊址,紅軍銀行兌換所舊址,白沙河渡口戰斗遺址,紅軍傷員養傷舊址,紅軍擴紅遺址(粵漢鐵路遺址—宜章白石渡段)等八處文物遺址。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中革軍委開始率領中央紅軍從江西省瑞金等地出發,實行戰略轉移。11月10日,毛澤東、周恩來、劉伯承等率部進駐宜章,指揮奪取了國民黨粵漢鐵路防線重鎮白石渡,并在白石渡廣泛開展建黨建政和擴紅工作,執行黨的工商政策。


宜章縣城和白石渡的奪取,是中央紅軍成功突破國民黨軍第三道封鎖線的重要標志。11月7日至18日,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共8.6萬余人歷時12天,順利通過宜章繼續西進,邁開了萬里長征第一步,樹立了紅軍繼續前進的強有力的信心。


中央紅軍長征突破第三道封鎖線指揮部舊址列為省級文保單位,2019年晉升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我的更多文章: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古田云展覽】古田會議——黨和軍隊建設史上的里程碑(一)
雍城文苑 || 天高云淡:井岡山紀行【連載三】
井岡山茅坪革命遺址觀光記
遵義會議,長征途中生死攸關的會議
【旅游足跡】江西之旅--井岡山茅坪八角樓
湖湘文化:湖南紅色旅游之魂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浪卡子县| 龙里县| 鹤岗市| 晋江市| 旺苍县| 内江市| 焉耆| 北宁市| 丘北县| 泗洪县| 民乐县| 高淳县| 全州县| 西盟| 龙川县| 治多县| 鹤岗市| 云梦县| 梁河县| 成安县| 双鸭山市| 新田县| 西吉县| 巴马| 交口县| 长岭县| 无为县| 陈巴尔虎旗| 青铜峡市| 龙里县| 洛隆县| 尼玛县| 方城县| 临沭县| 宁化县| 石台县| 常州市| 新闻| 玛多县| 八宿县| 舞钢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