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部分 馬木魯克
第29章 從奴隸到蘇丹(1250-1339)
第一節
馬木魯克(Mamluk,也常譯作馬穆魯克、馬木留克),就是奴隸的意思。馬木魯克王朝也稱奴隸王朝,是埃及敘利亞穆斯林一個重要的王朝,大約存在267年,直到1517年,被奧斯曼土耳其所滅。
馬木魯克主要是以突厥奴隸為主,也有高加索人和蒙古人,甚至還有少數希臘奴隸。
馬木魯克王朝的蘇丹大多采取奪權方式,少數子承父業的也很少能超過三代,所以平均每個蘇丹的在位時間不超過六年。本節的主人拜伯爾斯在位17年,算是最長的了,同時他也是奴隸王朝最著名的蘇丹,真正的奠基人。
上節所提到的舍哲爾.杜爾可以算做馬木魯克王朝的開創者,首位蘇丹是她的丈夫,被她殺死(上節附錄5中的艾拜克,也叫艾伊貝克,也是突厥奴隸)。本節中的古突茲是第三位蘇丹。
拜巴爾斯(Baibars,拜伯爾斯,拜伯爾一世),突厥人,因為一只眼睛有毛病,曾被多次低價轉賣。最后成了阿尤布王朝薩拉丁侄孫薩利赫蘇丹手中眾多奴隸中的一個。由于作戰勇敢,以及擅長使用鋼弩,得到蘇丹信任,獲得了自由,任禁衛軍隊長,并皈依了伊斯蘭教。
馬木魯克王朝初期,拜巴爾斯做為蘇丹的大將,擊敗了不可一世的蒙古大軍,著名的蒙古大將軍怯的不花戰死(1260年在拿撒勒附近)。立下汗馬功勞的拜巴爾斯想讓蘇丹將阿勒頗賞賜給他做封地,但蘇丹沒有答應,在一次狩獵時,拜巴爾斯把蘇丹古突茲的頭砍了。成為第四位蘇丹。
由于拜巴爾斯成功抵御了蒙古人,以及他對科技和建筑的扶持,拜巴爾斯成為穆斯林心目中的偉大人物,在伊斯蘭正史中,他的名氣可與哈倫.賴世德相比,野史中甚至超越了薩拉丁。他的墓位于大馬士革他所創建的扎希里耶圖書館。
拜巴爾斯重修了穆斯林圣地圣殿山上的巖石圓頂清真寺和阿克薩清真寺,對猶太人和基督徒都實行了歧視政策,即使是阿拉伯人也淪為二等人。
這是書中所提到的拜巴爾斯的標志,一只潛行的黑豹。
拜巴爾斯不斷攻取十字軍的據點,尤其是十字軍的新都阿克,抵抗也最頑強。拜巴爾斯對攻陷的十字軍城市多采取屠殺,且手段殘忍。
書中說到,1266年6月1日,拜巴爾斯做了一件幼稚的事,他把準備毒殺他人的馬奶酒自己喝了,不過也有說他因傷病而死。
拜巴爾斯死后,后繼的奴隸蘇丹繼續進攻十字軍,1291年5月18日,十字軍最后的據點也是耶路撒冷國的國都,阿克(Acre,也稱阿卡)被攻陷,大部分守軍被屠殺,幸存者變賣為奴。阿克的陷落,標志了十字軍徹底的失敗。在隨后的十年左右,巴勒斯坦地區的十字軍被馬木魯克徹底清除。1095-1291年成為十字軍東征的年代始末。
此后的耶路撒冷也常處于半荒蕪狀態,不像城市,更像一個村莊,蒙古騎兵還時不時來劫掠一下。
“耶路撒冷國王”的稱號與“塞浦路斯國王”(居伊從理查手中買下的)合二為一,成為一個虛的國號,由于繼承原因,號稱“耶路撒冷國王”的有很多,直到今天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