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之間肯定是有矛盾的,但這不是他們不合適,不夠恩愛的原因。具體來說,這個世界上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所謂獨特性,就是我們都有自己的思想、情感、意志、三觀、性格、認知等等。
另外,夫妻之間有共同的利益,所以在生活中的一些瑣事上難免會有矛盾和沖突。
然而,當沖突發生時,我們不能總是想著輸贏,或者總是想著馴服對方,這往往是沖突升級的主要原因。
為什么婚姻會有磨合期和磨合期?
只是因為兩個人是不同的個體,而且年輕的時候很有活力,所以要去掉一半的個性并不容易,即使他們明白了真相。
而且,在磨合的過程中,不是兩個人互相競爭,互相爭斗,從此決定了彼此的家庭地位,分分合合,高低貴賤。最終是為了讓兩個人明白,且能做到去尊重彼此的差異,接納彼此的不同,實現和睦。
至于為什么一定會有矛盾,還有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兩個人的關系太過親密,而我們在和外人相處的時候,可以做到自律和克制。
包括約束自己的行為和約束自己的言語;克制自己的天性和欲望。
因此,兩個人在彼此特別熟悉和了解之后,很容易形成非理性的親密關系,從而導致雙方行為的不合理和放肆。但很矛盾的是,因為彼此對愛情(幸福婚姻)的執念,絕對不允許兩個人之間留有一些安全距離。
錢鐘書先生還在《圍城》中說:
“老實說,不管你跟誰結婚,結婚以后,你總發現你娶的不是原來的人,換了另外一個。”
02
如果夫妻之間發生矛盾是正常的,甚至是作為親密關系的一種表現,那么夫妻的意義何在?夫妻到底是什么?
亦舒說:“還不是因為人生不易,才要找個人同舟共濟!”
有社會學家說:“婚姻就是一份對未來的長遠投資,為了不使自己孤獨終老,從而建立一份深厚的篤定的愛情。”
但是最近,我從一個60多歲的男人那里聽到了不同的意見。因為朋友和老婆吵架,他心情不好,帶我去了一個小飯館,經常去那里喝酒借酒消愁。后來老板好像看透了他的心事,在業余時間聊了幾句。
他說:
“什么才是夫妻?活到60歲以后,我才終于明白一句話,父母是最親的人,但夫妻是最近的人。每個人的婚姻都有一個過程和順序,從相互爭吵,到相互厭棄,再到相互懂得,又到相互憐惜,終到相互陪伴,而夫妻就是陪你走完這一過程的人。”
是的,似乎是真的,所以“生活伴侶”這個詞已經高度概括了一切。
我年輕的時候,兩個性格很強的人總是吵架吵架。當我又累又累的時候,我的新鮮感過去了,我開始有逃避的沖動。在我堅持之后,我的生活逐漸變得平淡,兩個人開始接受我生活中不完整的部分和伴侶的缺點。
中年以后,他們開始互相可憐對方的處境、壓力和困苦,從而抱團取暖,直到最后他們完全綁在一起,沒有一個人可以離開另一個人生活,共命運。
夫妻之所以是彼此最親近的人,其實想想在我們的一生中,夫妻相伴的時間的確是最久的,也是靠得最近的。
玩懂事之后,我們離父母越來越遠。孩子長大了,也會離我們越來越遠。不管他們有什么經歷、情緒、悲傷、困惑和迷茫,他們總是和伴侶聊得最多,他們都和他們一起來。
面對生活,只有夫妻才能相互依偎和扶持相互陪伴,所以他們會說夫妻是彼此最親近的人。
相伴時間最久,了解程度最深,彼此關系最近,忍受委屈最多,這就是夫妻,不管他在爭吵期間說了多少惡毒的話,都會在最困難的時候立刻抱團在一起,因為命運早已將兩人牢牢地捆綁在一起。
03
因此,我在這里想說的是,我們都應該是頭腦清醒的人。當我們能夠好好去愛,不去傷害,努力擺脫一半的個性,有更多的理解、體諒、尊重和感恩。
一輩子,能有一個人,這是多美好、浪漫和幸福的事情,多大的事情都不值得你去破壞。
不要捉弄伴侶,動動你的精明,永遠不要對伴侶說刺耳的話或重話,因為這些都是為貼心呵護種下的一顆雷。
即使我們不是理想的伴侶,我們都用青春去陪伴彼此的歲月。這本身就是一種大恩,值得我們用心去珍惜。話說回來,什么是理想只是我們自己的問題。
我覺得永遠讀懂夫妻之間的恩情比什么都重要。
雖然會有矛盾,沖突,想要逃避,但這些事情不能用那份善良互相抵消。
少談是非,少談是非,因為人生不長,不要等得太晚,只要記得擁抱,說聲謝謝。總之,作為夫妻,在情緒高漲的時候,千萬不要滿身刺戳對方,以正確的態度對待矛盾。
只要人與人之間親近,很多事情都是無法避免的。況且他們還是夫妻,總是吵架,吵鬧,又哭又笑,但這些永遠影響不了夫妻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