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微信群看到一篇《素心做人》文章,寫的真好,很喜歡。一顆紅心可以是素的?怎么不讓人肅然起敬。我們說:素食、素顏、素面等。以上詞是可觀見的物和食的描素。而素心則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一種品質。我想素心也不難理解吧。上網查詞,素:本色,白色,顏色單純,不艷麗。指:本來的,質樸、不加修飾。《辭海》則注明:素心乃心地純樸之意。素和心連用就是樸素、質樸。素心寓意著,心地純潔、心地樸素之意。
做素心素人還有一個重要的現實意義,就是干凈清白的的人,要抱有一個平常心。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工作中。要有一份淡泊心志、寧靜致遠之心境。不卑不亢的人。一生奮斗如果最終能夠掙得個快樂幸福,才是美好生活,有朋友Q的個人簽名為“簡單生活、快樂工作,”也反應一種心境。只有心地善良純靜,才能成為素心之人。讓自己簡單快樂!
對于現實如不存素心將會怎樣?在工作中總有些人干眼色事;說些光面彈簧話;奉上欺下違心辦事;阿諛奉承;更有甚者犧牲自己出賣尊嚴換取個人利益的。表里不一見利忘義的人不少。不公平、公正的事情在你身邊每天上演著。看到這些心里會極其憤怒、不平。那么就會產生煩惱、抱怨、憤怒、失望。焦慮無助伴隨著自己情緒和生活。
生活中僅僅素心做人是不夠的。還要糊涂些,活得糊涂的人容易幸福;活得清醒的人容易煩惱。鄭板橋寫的"難得糊涂”這一傳世的名句成為了多少人的座右名。生活中便煩惱遍地而糊涂是一種智慧。有的人本來幸福著,卻看起來很煩惱;有的人本來該煩惱,卻看起來很幸福,這就是兩種心境異因果。
存有素心的人,方能調整心態,讓自己擁有一分談然寧靜的心,套用最喜歡兩句話:近望窗外花開花落,遠觀天空云卷云舒。清代大儒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記,素心做人才能“心如枯井,波瀾不生,富貴亦不賭,饑寒亦不知,利害亦不計,此為素心者也”。
心靈純潔高貴的人才能不受外影響,靈魂上自然有著超凡脫俗仙骨之氣。古語曰:平心靜心不欺心何等放心!使心用心反害自身啊!素心做人盡管不得大愉悅大仕,卻在為細微的凡事自娛樂得小自在,縈繞于心扉的是一份愉悅恬靜。
素心做人常與清風明月作伴;飲一杯清茶;邀一輪明月;做一個清高的的人。尋得一份自我的寧靜。靜靜地享受屬于自己的那份平凡幸福。今天再讀素心做人,可見古往今來,素心做人被受推崇。在物欲橫流的當今,做一個素心之人,享受真實平凡的幸福,才能有長久美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