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鴻圖被雍正腰斬后,竟還能用鮮血寫下七個“慘”字?
在清朝雍正年間,有一個叫做俞鴻圖的人,雖然他個人的名聲不大,但他死得卻是那么樣的轟轟烈烈。
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正是俞鴻圖的慘死,以及他死前用自己鮮血在地上寫下的那七個字,促使雍正皇帝下定決心廢除“腰斬”這一殘酷的刑罰。
俞鴻圖是康熙五十一年的進士,在雍正十年,俞鴻圖被欽點為翰林院庶吉士,并出任河南學政一職。“學政”一職主要負責管理一省的文化教育和科舉,主持院試,督察河南省各地學官等,一般要由翰林院或進士出身的官員擔任。由于科舉是古代國家選拔人才的唯一通道,就如同現在的高考一樣,所以歷代皇帝對科舉都是非常的重視。對于兢兢業業的雍正皇帝來說,更是如此,所以雍正皇帝一直以來對于如何挑選各省學政的人選都是慎之又慎。俞鴻圖之所以會任命為河南省學政,正是因為雍正皇帝看中他為人謹慎,穩重。但是令人沒有想到的是,俞鴻圖在擔任河南學政一職僅一年就了一件“科舉舞弊”案。當時這件案子影響非常大,將整個河南省鬧得是滿城風雨。另外,俞鴻圖這個人平常遇事特別謹慎,生怕出現半點過失,而且每到下班回家,俞鴻圖就會下令緊鎖試院的大門,并安排內外兩班人馬巡查,就是要杜絕考生們作弊。但是令俞鴻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其小妾林氏是個非常貪錢的女人,為了得到舉子們的巨額賄賂,與底下的仆人相互勾結,背著俞鴻圖幫助舉子們作弊。為了不被俞鴻圖所發現,他們居然想出一個非常巧妙的辦法,那就是將與考試相關的資料貼在俞鴻圖平日所穿的官服里面。當俞鴻圖進入考場脫下官服后,仆人們就會將貼在官服上作弊資料撕下來傳給前來考試的考生。通過這個辦法俞鴻圖的小妾林氏和仆人們收取了舉子們上萬兩的賄賂,然而這一切俞鴻圖卻被蒙在鼓里。后來,河南巡撫的王士俊得知此事,便上奏彈劾劾俞鴻圖,告他納賄營私。之后,雍正皇帝派戶部侍郎陳樹萱前往河南會同山西、河南的河東總督共同審理俞鴻圖案。剛開始俞鴻圖堅決否認自己有接受賄賂行為,但由于其小妾林氏和仆人已經承認了作弊、接受賄賂的事實,所以到最后俞鴻圖也只好面對現實,承認這些莫須有的罪名。在此案審理結束后,俞鴻圖被判處腰斬,這是古代一種非常殘酷的刑罰。另外,當時劊子手處死犯人時,存在向犯人討要“好處費”的行規,如果犯人給的話,劊子手行刑時就會利落些,讓犯人快點死去,可以少受一些痛苦。否則,就會成心作弄犯人,讓犯人受盡折磨后,才死去。然而,正是因為俞鴻圖沒有給劊子手們好處費,所以等到行刑的那一天,劊子手故意讓俞鴻圖受盡折磨,最后才死去。當時俞鴻圖的身體被砍成了兩截,上半身在在地上打滾,痛苦萬分,但由于神智還清醒,所以他用手蘸著身上的血在地上連寫了七個“慘”字,最后才死去。當時負責行刑的主官見此慘況,便向雍正皇帝報告,雍正皇帝見此刑罰如此殘酷,于是便將腰斬這項酷刑給廢除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