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國寶文物】中國十大傳世名畫


以下十大中國傳世名畫,其中有兩幅半,在臺北。剩余在大陸。這七副半中有五副是不允許出國展出的頂級國寶。允許出國的兩副半,其中半幅是剩山圖,另兩副主要是因為摹本不是原作。

一、唐-韓滉《五牛圖》

此畫為少數幾件唐代傳世紙絹畫作品真跡之一,也是現存最古的紙本中國畫,堪稱“鎮國之寶”,現存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五牛圖》麻紙本,縱20.8厘米,橫139.8厘米,無作者款印,有趙構、趙孟頫、孫弘、項元汴、弘歷、金農等十四家題記。畫中五頭不同形態的牛,韓滉以淳樸的畫風和精湛的藝術技巧,表現了唐代畫牛所達到的最高水平。1900年,八國聯軍洗劫紫禁城,《五牛圖》被劫出國外,從此杳無音訊。上個世紀50年代,它被一位寓居香港的愛國人士發現。不允許出國。

1950年初,周恩來總理收到這位愛國人士的來信,信中說,唐代韓滉的《五牛圖》近日在香港露面,畫的主人要價10萬港幣,自己無力購買,希望中央政府出資盡快收回國寶。周總理立即給文化部下達指示,鑒定真偽,不惜一切代價購回,并指示派可靠人員專門護送,確保文物安全。文化部接到指示后,立即組織專家赴港,鑒定《五牛圖》確系真跡,經過多次交涉,最終以6萬港元成交。《五牛圖》回到故宮時,畫面洞孔累累,殘破不堪。故官博物院組織專家,用了幾年時間,才將它修復完好。

二、五代-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

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珍品。絹本縱27.9cm 橫69cm。《韓熙載夜宴圖》是五代大畫家顧閎中所作,以連環長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韓熙載家開宴行樂的場景。用筆細潤圓勁,設色濃麗,人物形象清俊、娟秀,栩栩如生而名聞中外。是今存五代時期人物畫中最杰出的代表作。不允許出國。

三、宋摹本--《洛神賦圖》

《洛神賦圖》,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珍品。絹本,設色,縱27.1cm,橫572.8cm。原《洛神賦圖》卷,為東晉著名畫家顧愷之繪制,現存于故宮的畫卷是宋代摹本,這幅畫根據曹植著名的《洛神賦》而作。

四、唐-閻立本《步輦圖》

《步輦圖》,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珍品。絹本,設色,縱38.5厘米,橫129.6厘米,傳為唐代著名畫家閻立本所繪,線條流利純熟,富有表現力,由于此圖經歷千余年的傳承,如今所能見到的閻立本作品,尚無一幀能毫無爭議地確定它為閻立本所做,這幅傳為閻立本所做的《步輦圖》,對它是唐代閻立本所做還是唐代其他畫家的原創摹本,或為宋人版本還有許多爭議,而書畫鑒定界對《步輦圖》的討論,認為《步輦圖》的繪制年代不晚于宋代,定其為宋人摹本。但不管是唐代、唐摹還是宋摹,作品的繪畫水平都是很高的。不允許出國。

《步輦圖》是以貞觀十五年(641年)吐蕃首領松贊干布與文成公主聯姻的歷史事件為題材,描繪唐太宗接見來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臣祿東贊的情景。

五、唐-張萱繪(宋摹本)《虢國夫人游春圖》

現藏遼寧省博物館,宋摹本,原作已失,摹本猶存盛唐風貌。此圖原作曾藏宣和內府,由畫院高手摹裝。在兩宋時為史彌遠、賈似道收藏,后經臺州榷場流入金內府,金章宗完顏璟在卷前隔水題簽,指為宋徽宗趙佶所摹。見《庚子銷夏錄》,《墨緣匯觀》,《石渠寶笈續編》諸書著錄。為流傳有緒的唐宋名跡中稀有瑰寶之一。 雖然是宋徽宗趙佶的摹本,但在不可能見到原作的情況下,它對我們研究張萱的藝術成就,也是一個比較理想的依據。天寶年間是唐王朝由盛轉衰的時期,為“安史之亂”的前幾年,唐玄宗及朝內上下都過著荒淫無度的生活,這幅游春圖描寫的就是虢國夫人和秦國夫人兩姐妹三月三游春的場面,與杜甫的《麗人行》相對應,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楊氏一家勢傾天下的生活。

、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圖》

《千里江山圖》,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珍品。絹本,設色,縱51.5厘米,橫1191.5厘米,為中國北宋青綠山水畫作品。作者王希孟。王希孟18歲為北宋畫院學生,后召入禁中文書庫,曾得到宋徽宗趙佶的親自傳授,半年后即創作了《千里江山圖》。不允許出國。

七、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

是北宋畫家張擇端僅見的存世精品,屬國寶級文物,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清明上河圖寬25.2厘米,長525厘米,絹本設色。作品以長卷形式,采用散點透視構圖法,生動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當時漢族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描繪當時清明時節的繁榮景象,是汴京當年繁榮的見證,也是北宋城市經濟情況的寫照。

這在中國乃至世界繪畫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在五米多長的畫卷里,共繪了814個各色人物,牛、騾、驢等牲畜73匹,車、轎二十多輛,大小船只二十九艘。房屋、橋梁、城樓等各有特色,體現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不允許出國。


八、元-黃公望《富春山居圖》

《富春山居圖》,縱33厘米,橫636.9厘米,紙本,水墨。始畫于至正七年(1347),于至正十年完成。該畫于清代順治年間曾遭火焚,斷為兩段,前半卷被另行裝裱,重新定名為《剩山圖》,現藏浙江省博物館。被譽為浙江博物館“鎮館之寶”。另一大半為《無用師卷》現藏在臺北故宮博物院。

元至正七年(公元1348年),黃公望開始創作這卷山水畫名作,歷時多年方始告竣。它以長卷的形式,描繪了富春江兩岸初秋的秀麗景色,峰巒疊翠,松石挺秀,云山煙樹,沙汀村舍,布局疏密有致,變幻無窮,以清潤的筆墨、簡遠的意境,把浩渺連綿的江南山水表現得淋漓盡致,達到了“山川渾厚,草木華滋”的境界。是中國古代水墨山水畫的巔峰之筆,在中國傳統山水畫中所取得的藝術成就,可謂空前絕后,歷代莫及。

九、明-仇英《漢宮春曉圖》

《漢宮春曉圖》,中國重彩仕女第一長卷。絹本重彩,尺幅很大,37.2cm×2038.5cm,裝飾性繪畫巨制。漢宮春曉是中國人物畫的傳統題材,主要描繪宮中繽妃生活。現藏在臺北故宮博物院。

十、清-郎世寧《百駿圖》

《百駿圖》,該稿本為紙質,縱102厘米、橫813厘米。目前保留在臺北故宮博物院。意大利人郎世寧1715年他以傳教士的身份遠涉重洋來到中國,就被重視西洋技藝的康熙皇帝召入宮中,從此開始了長達五十多年的宮廷畫家生涯。在繪畫創作中,郎世寧融中西技法于一體,形成精細逼真的效果,創造出了新的畫風,因而深受康熙、雍正、乾隆器重。《百駿圖》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局部)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賞析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10P)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欣賞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東晉-顧愷之《列女傳》《廬山圖》《斫琴圖》
中國十大名畫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理市| 轮台县| 宁阳县| 三明市| 漠河县| 西青区| 沅陵县| 辽源市| 安陆市| 阿勒泰市| 郓城县| 申扎县| 克什克腾旗| 邵武市| 云阳县| 乾安县| 滨州市| 忻城县| 新晃| 北宁市| 衡阳县| 宜都市| 石柱| 抚松县| 溧阳市| 罗定市| 平南县| 彝良县| 剑河县| 中西区| 安国市| 雅江县| 富平县| 留坝县| 景泰县| 平定县| 澎湖县| 阿瓦提县| 阿克苏市| 张家界市| 明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