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病都被大家稱作「吃出來的病」,高尿酸、痛風也不例外。
大酒大肉后痛風確實很容發作,但痛風不只是「吃出來的病」,有的人即使不吃肉、吃得很清淡,痛風還是會發作。
現在研究認為,痛風的根本問題是高尿酸血癥,如果能把血尿酸長期控制在低水平,痛風能少發作甚至不再發作。而高尿酸的發生與飲食、遺傳因素、性別等多個因素有關。
遺傳因素、性別等無法改變,而飲食、生活方式是可以改變的,所以痛風治療應該系統:在忌口等生活方式改變的基礎上,再服用降尿酸藥物。
下面,健康頭條(微信號:baojiandafiu)就從飲食和藥物入手,講講如何減少痛風發作。
痛風要忌口,但忌口不等于吃得像和尚,肉還是可以吃的。
豬牛羊雞鴨等肉類都可以吃,不過得注意量,推薦每天肉類的攝入量不超過 150 g;同時,盡量選擇雞鴨魚等白肉、注意少油。而像動物內臟、魚籽、小蝦、濃肉湯則要避免。
如果尿酸水平不達標或痛風常發作,則可以再把肉量減一點,或者在醫生的指導下調整藥物,或更加注意體型控制。
大多蔬菜嘌呤含量低,對尿酸水平、痛風的影響小。
至于大家所擔心的蘆筍、豆芽、花菜、豆類等中等嘌呤蔬菜,以往觀點認為應該少吃。但近來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富含嘌呤的蔬菜并不增加血尿酸水平及痛風發生率,甚至還能促進尿酸排泄。
同時蔬菜中的膳食纖維,對有肥胖問題的痛風病友也是十分有利的,能增加飽腹感,控制食物的總攝入量。
建議痛風病友,每天蔬菜的攝入量在 300~500 g。而像菠菜這類富含草酸的蔬菜,食用前焯水減少草酸還是必要的。
水果對身體的好大家都知道,可以適量多吃,但是要注意控制總的糖攝入量。
因為果糖在體內會使嘌呤合成加速,同時有研究發現高果糖還可能影響尿酸排泄,最終會導致尿酸升高。
一般建議,痛風病友每天吃 200~350 g 新鮮水果。對于痛風病友,多選擇低糖水果當然更好。
體內約 2/3 的尿酸都經腎臟,隨尿液排出。如果能多排尿,自然能排出更多的尿酸,幫助痛風控制。
如果沒有心臟、腎臟問題,痛風病友每天的飲水量應在 2L 以上。白開水、蘇打水、淡茶水都是不錯的選擇。
治療痛風的藥物包括止痛藥(秋水仙堿、非甾體類消炎藥、糖皮質激素)和降尿酸藥(別嘌醇、非布司他、苯溴馬隆)。
痛風發作時,止痛藥能有效控制炎癥、止痛、縮短痛風發作的時間。痛風緩解期,通過降尿酸藥物將血尿酸控制在目標水平,能減少痛風再發作甚至不再發作、溶解部分痛風石。
止痛藥和降尿酸藥,只要規范用藥、注意復查,其帶來的好處通常是遠大于可能的副作用的。
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