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數:2358字,閱讀時間:約7分鐘
西漢時期的知名君王有很多,開國的劉邦從一個村野匹夫一變成為開國帝王,能力出眾;而之后的文帝、景帝也很是宅心仁厚,沿用黃老學生,使得百姓得以休養生息。而等到漢武帝繼位之后,他所承繼的便是一個有幾十年積淀的王朝,這為他遠征匈奴的事業奠定了即為良好的基礎。
漢武帝文治武功,他的一生頗為值得說道,他改革內政,加強統治,同時將儒家思想確立為主流思想,利用其大一統的理念,穩固統治,對外他遠征匈奴,使得匈奴遠遁,漠南再不見匈奴的王庭,他所建立的不世功業實在值得稱道。
同時他的感情生活也很是為人所關注,'金屋藏嬌'是漢武帝給他妻子的一個美麗謊言,只是他為爭取權力而做出的承諾。但他是否對阿嬌全無感情,這一點也委實值得商榷,畢竟兩人青梅竹馬,擁有極好的感情基礎。那么在他得到權柄之后,為何卻沒有徹底實現自己的諾言,反而將對方關入冷宮呢?
金屋藏嬌的承諾
當時漢武帝的母親在后宮中的地位并不算十分穩固,漢景帝最為寵幸的夫人當屬栗姬,而且當時對方還為漢景帝誕下了長子--劉榮,古時有立嫡立長的傳統,但是因為漢景帝沒有嫡子,于是便將劉榮立為太子。館陶公主想將自己的女兒許配給劉榮,加固榮寵,但是被栗姬斷然拒絕,館陶懷恨在心。
當時王夫人也立志分得帝王的一份寵愛,但她深知自己不如年輕貌美的女子,于是便想尋求助力,館陶公主無疑是絕佳的人選,雙方各有需求,于是一拍即合。一次館陶見到四歲的劉徹,便指著宮人詢問,你是否愿意迎娶其中的一位,劉徹搖頭拒絕,于是館陶便指到了自己的女兒---阿嬌,劉徹回到:'若得阿嬌為妻,必以金屋貯之。'館陶很是開心,于是懇求漢景帝同意了二人的婚事。
承諾背棄的原因
漢武帝初登帝位的時候,太皇太后獨掌朝綱,漢武帝郁郁不得志,阿嬌陪在左右,兩人感情正濃,但是漢武帝是決計不愿意這樣碌碌無為,度過一生的,于是他暗中謀劃,最終將權力收為己有,他和阿嬌的感情也逐漸走向崩裂。后來他確立了自己說一無二的君王尊嚴,但是為何和阿嬌卻沒有回到從前的恩愛呢?
首先,當時阿嬌失寵的導火索便是她結婚數年卻沒有子嗣,這使得漢武帝十分憂心。當時淮南王入朝。
田蚡前去迎接,對淮南王道:
'方今上無太子,大王親高皇帝孫,行仁義,天下莫不聞。即宮車一日晏駕,非大王當誰立者!'(司馬遷《史記 淮南衡山列傳》)
上句話的意思是'如今天子沒有子嗣,大王乃是高祖親孫,行事十分仁義,天下不曾有人不知曉此事,如果今上發生意外,除您之外,天下又有誰堪為帝王。')從這句話足以見得無子對劉徹的影響之大。
但是阿嬌十分嬌蠻,無子的同時還不允劉徹迎娶新人,當時漢武帝將衛子夫帶回宮中,阿嬌
'聞衛子夫大幸,恚,幾死者數矣。上愈怒。'(司馬遷《史記 外戚世家》)
上句話的意思為:阿嬌聽聞衛子夫受到寵幸,很是憤怒不滿,險些氣個半死,劉徹十分不滿她的這種態度,很是生氣。
但是劉徹此時仍然仰仗館陶,于是只得對阿嬌一再忍讓,衛子夫進宮一年有余,竟然不曾再次得到寵愛。阿嬌無子,卻不準許劉徹寵幸別的女子,是她失寵的導火索。
其次便是館陶母女讓劉徹的大男子主義受挫,確實劉徹能夠上位,和館陶長公主有著莫大的關系,劉徹也很是敬重自己的這位姑母,對她的女兒也是多有忍讓。但是館陶母女卻不懂得見好就收的道理,當時劉徹繼位之后,館陶結黨營私,在朝中勢力極大,堪稱攪動朝政風云,而且她還將助劉徹上位的事情時時掛在嘴邊,讓劉徹十分難堪。
更重要的是館陶不能極好認清時勢,當劉徹開始收攏權力的時候,她仍在一邊指手畫腳,這讓劉徹更為不爽。同時阿嬌因為自幼便受盡寵愛,形成了天真的性格。當年幼的劉徹已經看人臉色行事的時候,阿嬌卻仿佛是在蜜罐中長大的。她不能理解劉徹的抱負,而且她所追求的便是劉徹給予她的一心一意的寵愛,但這恰恰是對方無法給予的,每到這個時候,阿嬌便會不滿,便會抱怨,這讓劉徹很是疲憊。所以他在見到溫婉動人,楚楚可憐的衛子夫的時候,才會深感心動。
再者兩人回不到從前,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便是漢武帝的抱負需要一個實現者,那就是衛青。漢武帝對不斷騷擾北方邊境的匈奴十分痛恨,他立志要實現打擊匈奴的宏愿,這時候一個精明能干的將領就顯得尤為重要了,衛青堪稱是最佳人選,但是他的家族觀念很是濃厚。漢武帝如果想要重用他,便必須寵幸衛子夫,兩者的關系相互依存。因此劉徹如果想要恢復對陳阿嬌的寵愛,也是比較困難的。
最后一點原因便是陳阿嬌犯了劉徹的大忌,那便是妄行巫蠱之事。元光五年,劉徹命人徹查此事,前后牽連被殺的人數達到三百余人,同時劉徹下詔,表示
'皇后失序,惑于巫祝,不可以承天命。其上璽綬,罷退居長門宮。'(班固《漢書 外戚傳上》)
上句話的意思是皇后不守禮法,被巫蠱蠱惑,不可承繼天命,理應將皇后的璽綬上繳,罷黜后位,退居長門。'
漢武帝之所以不愿在獲權之后,恢復和阿嬌的關系,主要便是阿嬌的性格因為從小的嬌生慣養,實在太過任性,她無法理解漢武帝的抱負,對于他對無子的擔憂,阿嬌也沒有深刻的認識,而且她對自己的定位總是高于漢武帝,她始終保持了漢武帝小時候唯唯諾諾的印象,這使得武帝的男性尊嚴受到極大打擊,而且在失寵之后,她還妄圖通過巫蠱之事來重新獲得寵愛,便更是讓漢武帝無法忍受了。當然她注定失寵的另一個重要原因便是衛子夫有個出色的弟弟,能夠遠征匈奴,獲得了漢武帝的極大寵信。
如果說漢武帝心中沒有阿嬌,那是絕不可能的,兩人青梅竹馬,一同長大,自然感情深厚,而且當時劉徹剛剛登基的時候,由太皇太后掌權,日子過得很是艱難,阿嬌陪伴在左右,陪他度過了那艱難的日子,阿嬌也十分享受這種來自丈夫的依賴。但是漢武帝的抱負注定他無法將自己的一生局限在男女的情愛之中。當他已經開始去追尋他的至高統治,而阿嬌還停留在原地,回味二人的甜蜜生活,便注定兩人的感情無法長久。
康震老師精選古詩詞
所選都是漢字世界動人的語言。
30位傳奇詩人的青春史,濃縮600年家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