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林翼去世得早,沒等到攻下南京,沒能像曾、左、李三人那樣在以后建立更大的功業(yè),因此在后人的記述中淡化了。
可他與曾國藩的至誠合作,在關鍵時期發(fā)揮的關鍵作用,至少曾國藩是感佩和記得的。
話說,曾國藩和胡林翼是湖南老鄉(xiāng),都是翰林出身,并曾一起在京為官。可年輕時的他倆互相瞧不上,互相不尿,關系極為疏遠,基本沒有交集。
直到四十六七歲,兩人重逢,才精誠合作,聯(lián)手干出大事,建立了至誠的友誼。
說說曾、胡的關系發(fā)展史,是件挺有意思的事。
年輕時的曾、胡,為何互相瞧不上,尿不到一壺里呢?
首先是出身差距太大。
胡林翼老爸是高官。據(jù)說,皇帝倚重的名臣陶澍到他家拜訪時,胡林翼只有八歲。可陶澍一見到他,便認定他是未來之大才,哭著喊著要把閨女嫁給他。后來,胡林翼便成了兩江總督陶澍的女婿。
在岳父的有意栽培下,胡林翼年少時就住在兩江總督府里,見識多,交游廣。他曾在一封信里寫道:“林翼幼年即見外省督撫……”。啥意思?我幼年的時候就開始見外省的那些總督、省長們……
這真不是吹牛。比如眾所周知的名臣林則徐,就是胡林翼推薦給陶澍,然后得到重用的。
那時的曾國藩在干啥?估計正因考秀才落榜,郁悶哀傷呢。
后來,比胡林翼大一歲的曾國藩,比胡林翼晚兩年考中進士,成了翰林院的同事。
見面估計肯定是常見的,但兩人的工作和生活軌跡完全搭不上。
估計也互相不想搭。
曾國藩立志以“圣人”的標準要求自己。他大概會覺得胡林翼也就是個靠老爸和老丈人的照顧,才混上來的官宦子弟,根本瞧不上他,不想去沾他。
胡林翼當然更沒必要去搭理你什么曾國藩,不就是個靠死讀書混個官做的土老冒嗎?
第二點,就是兩人性格差異太大。
胡林翼出身高官之家,又是大官的女婿,少年得志,前呼后擁,不知有多少人想巴結他,在南京時是秦淮河上花船里的常客。
有個著名的段子,說兩江總督陶澍胸懷大,對女婿胡林翼的放浪行為不但不制止,還挺縱容,說:“我這女婿將來是要為國操勞,為國分憂的,現(xiàn)在不趁年輕時玩一玩,將來想玩也沒時間了。”
胡林翼進了北京翰林院后,他的業(yè)余生活場景,就由秦淮河畔變成了八大胡同。
而曾國藩呢,一生謹慎樸素。他在京當官的時候,一方面是因為窮,更重要的可能是因為性格,他最多也就是跟考進京的老鄉(xiāng)、或談得來的同學,搞AA制下個館子吃個飯。無他。
那時的曾國藩和胡林翼,性格也生活軌跡完全不在一條道上。
人生,總是難以預測。
胡林翼的父親去世后,他回湖南老家守父喪三年。
其后,他的岳父、兩江總督陶澍也去世。
人生的兩大靠山,一下子全沒了。
守父喪滿三年后,胡林翼又受到一樁考場案的牽連,竟不被啟用。
搞笑的是,當年堂堂的胡大公子、胡大女婿,后來竟不得捐出了一大筆錢,在貴州弄了個知府做,去了貴州。
而這時的曾國藩正官場得意,所謂“十年九升”,十年里提拔了九次,官至侍郎,就是副部級嘍。
事實上,自胡林翼回湖南老家守父喪出京后,兩人在近20年里就再也沒有見過面。這時的兩人依然也互不搭桿兒,互不關心,估計連對方的消息也懶得打聽。
年少不曾是同道,相知已是中年人。
1858年,二人在武漢重逢。
這時的胡林翼46歲,已是完全不同的胡林翼。
這時的曾國藩47歲,已是完全不同的曾國藩。
話說,胡林翼在失去兩大靠山,感到人生多艱,不得不拿出一大筆錢到貴州當知府后,才開始了真正自己的人生,開始了人生的歷練。
如果說,此前的胡林翼靠得是祖蔭,此后的胡林翼靠的基本就是自己的努力和才干了。
再見曾國藩時,46歲的胡林翼,是湖北巡撫,完全不是以前的胡大公子。
再見胡林翼時,47歲的曾國藩,是湘軍創(chuàng)始人,也已完全不是以前那個安穩(wěn)的京官。
如果說,以前的曾國藩是做官,這時的他是在做事。
在某種情況下,這完全是兩碼事兒。
做官的時候,曾國藩靠的是謹慎和圓滑,或者叫一點小智慧吧。可這個時候,情況完全不同了。
相比于以后那個牛得沒邊的曾國藩,這時的他,就如他的祖師爺孔夫子一樣,
幾成喪家之犬。
什么情況呢?跟八旗和綠營不同,湘軍約等于體制外的,沒錢沒糧啊。為了籌到錢糧,曾國藩不得不說狠話,辦狠事兒,不斷彈劾同僚。
那時的他,已基本把湖南、江西、湖北的同僚都得罪光了,到處被排擠,到處被人挖坑兒。
他自己又不是地方官,沒自己的地盤,在率領湘軍屢敗屢戰(zhàn)的同時,卻連個吃飯的地方都沒有,在別人的地盤上討飯吃。
這不就是喪家之犬嘛。
1858年夏,猶如喪家之犬的曾國藩在路過武昌時,再見胡林翼,在胡林翼的巡撫署中住了8天,徹夜長談。
在見證了滄海桑田,歷經了20年磨礪后,原本完全不搭的兩個人,終于走在了同一個頻道上。
1858年在武漢再次見到胡林翼,是曾國藩的重大轉折;也是胡林翼由一個普通大吏,成為中興名臣的根本原因。
從小就榮華富貴,見過大風大浪的胡林翼,自此認定了曾國藩。
除了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全力幫助曾國藩外,從小就被人巴結的胡林翼,這時放下身段,以湖北巡撫的身份,到處求爺爺告奶奶,為曾國藩在更大范圍內爭取支持。
胡林翼去世后,曾國藩悲慟欲絕,寫道:“天下寧復有斯人者哉?”
天下還會有這樣的好兄弟嗎?
上面說的是,出身高官之家、身為兩江總督女婿的胡林翼,與出身農家、立志以“圣人”標準要求自己的湖南老鄉(xiāng)曾國藩互相不搭。雖然兩人在翰林院里做過同事,卻在四十六七歲前基本沒有交集。
二人出身差異太大,性格差異太大。
但,胡林翼與同樣出身農家、連進士都考不上的湖南老鄉(xiāng)左宗棠卻特別投緣。
自比“今亮”,“目無余子”的左宗棠,與胡林翼對上脾氣了。
兩人都是慷慨豪邁之士,與嚴謹節(jié)制的曾國藩大不同。
這說明在兩人的關系中,出身固然重要,性情相投可能更重要。
左宗棠能乘勢而起,一是由于他確實具備超越群倫的才能,二是由于胡林翼的極力幫扶。
出于對左宗棠的極度欣賞,胡林翼利用自己的身份和人脈,不斷地向不同的人推薦左宗棠,終于使左宗棠有了發(fā)揮才能的舞臺。
左宗棠后來進曾國藩幕府,也是胡林翼推薦的。
胡林翼和左宗棠,這倆情投意合的豪邁人杰,有機會見面,則把酒言歡,談戰(zhàn)略,談兵法,談經濟,談未來……
也談風月。
風月這事兒,胡林翼和曾國藩絕對不會談。
左宗棠和曾國藩也絕對不會談。
但胡林翼和左宗棠能談,且談得來。
李鴻章作為曾國藩的弟子,算是胡林翼的晚輩。
而胡林翼去世早,李、胡二人,交集不多。
但在李鴻章人生的關鍵時刻,胡林翼還是對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力。
話說,李鴻章終身以曾國藩為師,尊重曾國藩。但他也是有性格的,并不是事事順著曾國藩。
當曾國藩因李元度兵敗,想彈劾李元度,讓李鴻章擬稿的時候,師生間的沖突發(fā)生了。
李鴻章和李元度是哥們兒。李鴻章認為李元度文人習氣重,不是將才,曾國藩將李元度委以守土重任,首先錯在曾國藩;而李元度剛一兵敗,曾國藩就要嚴厲糾責,失了統(tǒng)帥和上級的大度……為此,李鴻章堅決不寫彈劾稿,并領著一幫人去找曾國藩講理。
最終,李鴻章憤而離營。
這么一折騰,曾國藩似乎更喜歡李鴻章了。他三番五次派人去找李鴻章回來。
但有脾氣的李鴻章,就是不回來。
八九個月后,是在胡林翼的勸說下,李鴻章才又回到了曾國藩身邊。
所以說在李鴻章人生的關鍵時刻,胡林翼發(fā)揮了影響力。
最后說個從十年砍柴那里看來的段子:
胡林翼和周壽昌是湖南善化同鄉(xiāng),屬于“一起同過窗,一起嫖過娼”的交情。
但某天晚上二人在京同去某場所,碰到“坊卒”巡查,就是類似現(xiàn)在負責城區(qū)街坊治安的巡查嘍。
周壽昌不顧胡林翼,憑自己機靈,跑到廚房里換上廚子的衣服混過去跑了,而胡林翼和其他顧客一起被帶到“司坊”盤問。
上面那場所,就是著名的八大胡同吧。
清代可以開妓院,老百姓可以進去,官員不行,一旦被抓住,多半會撤掉職務和官籍。
所以胡林翼死死咬住自己是老百姓,不吐真名,扛了過去,但受盡了侮辱。
胡林翼被放出來后當即和周壽昌斷交,認為他不顧朋友,太不仗義了。為此他還有了地域歧視,后來領軍與太平軍作戰(zhàn),不愿意招善化籍的兵。他們倆的共同的老鄉(xiāng)和朋友曾國藩居中調解,也沒作用。
格局宏大的胡林翼,看來小心臟那也是真的受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