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琛
東晉門閥與晚唐五代藩鎮相比,其最顯著的區別在于斗爭有無規則,以及斗爭時暴力程度的輕重,這二者相輔相成,有規則的斗爭,自然暴力程度就輕,反之亦然。不過,即便是東晉門閥政治,也沒能擺脫皇權的籠罩,只是秦制皇權的一種變態而已。
請輸入標題 bcdef
本文歡迎轉載。
晚唐五代專題:
本文限于主題和篇幅,不對東晉門閥政治進行專門研究,僅將其作為參照與中晚唐藩鎮和五代十國時期進行比較。
在中國秦以后歷史的背景下討論某一時期是否具有封建因素以及封建性質的強弱,直接的參考標準應當是皇權以及中央集權的強弱。
皇權和中央集權越強,社會的封建性越弱,反之,社會的封建性質越強。(注:此處的封建不等于封建社會,秦至清中國始終屬于專制主義皇權政體)
中晚唐五代與東晉門閥時代的共同點在于皇權在這兩個階段都無法全面控制社會,在皇權之外存在各種力量能夠主導或者較多地影響某些領域的運行。
如前所述,在中晚唐五代時期,軍人集團、藩鎮軍頭一度取代皇權主導了地方軍政的實際運作。在東晉門閥政治時期,王庾桓謝等世家大族交替執政,一度主導了地方主官的選任權。
但以多個標準比較而言,東晉門閥政治的封建性和制度運作的健康程度遠高于中晚唐時代。
其一,東晉多數時期王室無法排除門閥士族單獨決定除王室繼承之外的國家重要事務,實質上最接近于實現“政由葛氏,祭則寡人”的封建理想。
在王庾桓謝家族輪流執政時期,對于荊州等長江上下游要地刺史的選任,須由執政家族首肯以及平衡各門閥家族利益后方能確定,某一門閥家族試圖打破平衡將遭到其他幾個家族的掣肘。
例如桓溫挾北伐之勢意圖更進一步稱帝時,則遭到謝安等人的抵制,最終桓溫和桓氏家族其他成員亦選擇了讓步和妥協。
桓大司馬掌天下兵權仍篡位失敗
正可見門閥士族的力量
在中晚唐五代時期,門閥士族已經降格為皇權進行官僚統治的工具,只是由于歷史發展的慣性。
這一時期高級官僚集團的主要組成仍然以世家大族出身者為主,但其早已喪失東晉時期士族在政治中的決策地位,業已淪為皇權的附庸。
其二,在政治理論和輿論上,東晉時代的皇權的正當性并非天賦,仍然要受到公共輿論的制約。
《世說新語·尤悔》載:
王導、溫嶠俱見明帝,帝同溫前世所以得天下之由。溫未答,頃,王曰:“溫嶠年少未諳,臣為陛下陳之。”王乃具敘宣王創業之始,誅夷名族,寵樹同己,及文王之末高貴鄉公事。明帝聞之,覆面著床曰:“若如公言,祚安得長!”
王導等人敢當面向晉明帝司馬紹陳述司馬懿起家創業時殺害世家公卿的黑歷史,證明當時輿論仍然認為皇權的行使應當承擔相當程度的義務。
王導敢把皇帝祖宗批得一無是處
說明皇權的神圣性不強
但在中晚唐,這一輿論局面已經根本改變,皇權的神圣性和天然正當性不斷強化。值得特別說明的是,中唐和后代又有區別,以下試舉一例說明。
安史之亂中唐廷收復兩京后,對于如何處理淪陷區變節官員當時引起極大爭議,唐肅宗認為應當以“忠義”為標準,對“貳臣”嚴懲不貸,而宰相李峴認為,“二京全陷,萬乘南巡,各顧其生,衣冠蕩覆”(《舊唐書》卷一一二《李峴傳》),若一概嚴懲涉事官員,實為不妥。
這句話的翻譯一下就是,長安淪陷時,你們父子倆(玄宗和肅宗)都跑了,官員們投降安史政權之舉當然也是出于無奈。可見,此時相當一部分輿論認為官員對皇帝并沒有無條件效忠的義務。
但中唐以后隨著新《春秋學》的興起,“忠”的觀念較前代不但有了強化,而且漸漸演化成一項無限義務,貳臣在宋代以后無論出于何種具體原因,都為輿論所唾棄。(這方面的論述,詳見仇鹿鳴《長安與河北之間:中晚唐的政治與文化》)
其三,東晉門閥政治時期權力更替的過程更加健康。
在東晉時代的大多數時期里,世家大族進行權力交替的過程總體上并未如后世那樣充滿腥風血雨,士族之間在競爭中仍然恪守基本底線。
例如,王導和庾亮、桓氏和謝氏爭權時均并未出現家族火并的零和博弈,只是在維護各自宗族基本利益的基礎上利用政治手段爭奪關鍵官職。
東晉政爭總體上很有節操
但中晚唐五代時期,權力更替的過程比東晉殘酷很多。藩鎮內部,時常以不同勢力火并的形式實現權力轉移,動輒舉家被株,斗爭手段日益底層化、殘酷化。
在官僚體系內部,士族官員之間的斗爭大體上仍有一定底線,但中唐以后隨著皇權的加強,士族的獨立性越來越弱,其斗爭僅僅在于借助皇權爭奪官位,與東晉門閥之間帶有自主性質的權力更替已不可同日而語。
以上,東晉門閥政治時期相比中晚唐五代封建性更強,更加接近封建社會的標準,但田余慶先生在《東晉門閥政治》一書中已經清楚地總結出,門閥政治實質上只是皇權政治在特定時期的一種變態,其并沒有脫離皇權政治的范圍。
各大世家大族并沒有類似于西周分封制和世卿世祿制的制度性權力保障,必須借助皇權授予的官位來維系其家族地位,倘若子孫幾代人無法取得高官,其家族的政治地位就會下降甚至衰落。
因此,當門閥后繼無人或其他家族依附皇權破壞游戲規則的時候,司馬氏皇權隨時能夠迅速復興,淝水之戰后謝安為代表的謝氏家族退場就是最佳例證。
關于東晉皇帝憑什么復興皇權,其細節可閱讀大司馬的文章:
關于想要了解東晉門閥政治的朋友,大司馬特別推薦田余慶先生的名著《東晉門閥政治》,以及閻步克先生的通俗向作品《波峰與波谷》,前者專講東晉門閥政治,后者講述秦漢魏晉南北朝政治演變的脈絡,可以了解門閥政治在政治史中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