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片廣告
成都7號線誕生之初,有好事者根據線路圓圓的形狀,提議把7號線更名為“0號線”。
不知為何,遭到了很多人反對。
于是有人根據7號線沿路站點的名稱,找到了7號線之所以為7號線的科學證據。
線路上“一二三四五六八九”都有了,唯獨缺少七,所以7號線只能叫7號線。
作為西南首條環線地鐵,7號線正式登場的第一天,就讓成都人目瞪狗呆。
2017年12月6日,那些原本以為7號線開通能讓自己多睡十分鐘的打工人,發現自己在火車南站陷入了人海。
“從安檢開始排隊,進來發現地鐵也要排隊,從桐梓林上車已經非常困難了,南站還能鼓搗擠上來幾十個。”
堵在站內的人們一個個舉高手機,卻只能拍到幾乎紋絲不動的隊伍和無數攢動的人頭。
(2017年12月6日早高峰的火車南站)
據說,當天早上8:00-9:00,僅僅1小時,7號線就向火車南站運送了近1.7萬人,而在此之前,火車南站每日進站客流量平均下來才1.8萬人次。
也是從這一刻起,火車南站正式取代天府廣場站,成為成都最擠的地鐵站。
有人擠上了,但鞋子掉了??
有人瑟瑟發抖地站在門邊
尷尬地夾緊屁股等待關門??
更多人根本上不了車
只能被望不到頭的人流推著往前走??
成都地鐵對7號線的能量顯然有點措手不及,第二天就緊急發布了“避擠指南”,倡議乘客盡量避開8:25-8:45這個超高峰時段在火車南站換乘,但現實是——deadline不等人。
沒辦法,只能對列車組織方式進行調整。
成都地鐵為此開行了“大站空車”,即在客流較小的車站不停站,直接運行至大客流車站,甚至新增了一條串聯火車南站和天府五街的G90路公交線路,僅工作日上下班高峰期開放。
但火車南站還是擠得狂拽炫酷,誰也不服。
帶火了火車南站以后,火車北站也在7號線開通后明顯加快了節奏。
住在火車北站附近的打工人,也在第一天就見識了7號線的威力。
“換乘的時候,大家都在小跑,我感受到這座生活了20多年的城市活起來了,節奏變快了,懵了一秒后趕緊加入其中。”
據成都地鐵數據,7號線史上客流量最高的一天發生在2020年9月30日,達108.48萬人次。
平常工作日,7號線客流已經隱隱有趕超2號線的趨勢。
比如今年國慶復工首日,7號線客運量已經超過2號線,僅次于1號線。
今年五一,成都地鐵發生了三起地鐵門被擠碎的事件,其中一起就發生在地鐵7號線北站西二路站(誰說城北不繁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