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河流域、尼羅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黃河流域,是世界四大文明發源地,分別在約公元前6000年、公元前5500年,公元前3000年以及公元前2000年發展出了兩河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和中國文明。
而這四大文明所對應的四大古國分別為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以及中國。
在這四大文明中,唯一將秩序維持到近代的只有中國文明,而這也是命運多舛、百折不回的中華民族得以從偉大先祖中汲取戰勝所有困難的信心的原因所在。
而另外三個文明的中斷,無不與世界歷史上有名的“文明屠夫”——雅利安人有著莫大的關系。
因為古雅利安人及其衍生出來的分支陸續消滅了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的關系,三個文明也隨之中斷,而中國文明之所以能夠得以延續,是因為當時的中國成功抵制了雅利安人的侵襲。
可以說,在商朝之際來到中國大陸、企圖從中謀取政權與利益的雅利安人,是直接被送進了殉葬坑。
不斷擴張的古雅利安人
作為高加索腳下的游牧民族,古雅利安人一直依靠在俄羅斯南部草原狩獵為生。長期的狩獵生活,使雅利安人的血液中更加流淌著侵略性。
大約公元前三千多年,地球因為進入小冰河時期而出現了全球氣溫下降的現象。處在高緯度、高海拔的地區更是進入了極度的嚴寒。生活在高原上的雅利安人,也立刻感覺到高海拔地區的生存變得艱難了起來。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不得不離開原本賴以生存的高原,向氣候更加溫暖的南面地區遷徙。而這個時候,他們的侵略性占據了上風,使他們選擇了以侵入其他民族的方式來奪得生存的空間與資源。
雅利安人從東歐離開的時候,分成了向東和向西共兩支隊伍。而正是這兩支隊伍分別使三個文明古國陷入了覆滅的危機。
三個文明古國的覆滅
在古巴比倫、古埃及和古印度這三個文明古國中,古印度最早迎來了雅利安人。
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向東的一支騎兵入侵了印度。他們從印度次大陸西北方向進入,對印度的土著居民發起了進攻之勢。而印度境內呈現一盤散沙的國家,并沒有很好地組織起來以反抗雅利安人的入侵。
因此,沒用多久時間,白皮膚的雅利安人就戰勝了當地棕黑色皮膚的印度人,奪得了印度次大陸的統治權。此后,雅利安人開始在印度次大陸以統治者自居。
因為印度土著人數眾多,文化又很先進的緣故,雅利安人并不能實現對印度土著的滅絕、趕走或者同化,所以他們不得不與印度土著開始了在印度次大陸的一同生活。
而這樣的和平共處和互通婚姻長達數個世紀之后,就造成了文化融合的必然結果。而這也造成了具有雅利安人特色的“吠陀文明”逐漸取代印度文明的局面的出現。
但為了確保雅利安人本身的執政權和保持各種工作都有一定的人數,雅利安人開始以皮膚作為劃分的依據,創立了種姓制度這一社會制度。這也為后來創造印度文明的印度土著被劃分為地位低下的人種以及種姓制度被固定、僵化而成為階級森嚴的階序體系埋下了禍根。
而雅利安人,則一直占據了種姓制度中最高的兩個等級,也就是婆羅門和剎帝利種這兩種姓氏。在部分雅利安人向東進入印度次大陸的時候,另一批雅利安人并沒有跟隨他們的腳步,而是朝著相反的方向行進。
根據亞述人的記載,公元前9世紀,雅利安人向西的一支踏上了伊朗高原一帶。
一開始,雅利安人只是在古巴比倫周圍建立了許許多多的小國家,而沒有與古巴比倫人發生正面的沖突。這也使得古巴比倫人沒有及時關注到他們的野心。
在古巴比倫的漠視下,雅利安人建立的大小國家陸續得到了穩定和發展的時間與空間,后來,這些國家形成了統一的波斯帝國,對古巴比倫形成了圍攻之勢。公元前538年,波斯帝國通過戰爭結束了古巴比倫王國的統治。
同樣,古埃及也是被波斯帝國所滅。而這三個文明古國的覆滅,也造成了三個古文明的消散。
入侵商朝
與向西的一支大肆進犯、一舉掃除了古巴比倫和古埃及的統治不同的是,雅利安人向東的一支在實現印度統治又進入中國境內的時候,就遭到了堅決抵制。
雅利安人之所以不能夠如消滅其他三個文明古國一樣消滅中國,主要有三個原因。第一個是中國有得天獨厚的地形優勢,第二個是中國境內有同樣彪悍的游牧民族,第三個是商朝具備了強悍的軍事實力。
雅利安人進入中國境內的時候,中國正處在商朝時期。由于都城定居在河南這一塊,而具備了北方有寒冷的蒙古高原,西北方向有喜馬拉雅山脈、昆侖山脈以及戈壁、荒漠,南面和東面有大海等天然屏障的優勢。這使得雅利安人的入侵本身就受到了極大的阻礙。
在這些天然屏障的阻擋下,雅利安人向西的一支想要從印度境地進入中國,最好的方式是從北面發起進攻。這就使得他們會直面我國境內同樣作風彪悍的游牧民族。
后者因為是當地土著的緣故,本身就更加適應當地的環境,熟悉當地的地形和適合的作戰方式,所以雅利安人在對上我國游牧民族的時候,并不具備優勢。
除此之外,中原地區已經形成比較成熟文明,在農業、商業和軍事上均獲得一定發展的商王朝,也不是容易戰勝的對手。更不用說,當時所處的時期正是商朝最繁盛的武丁時期。
中原地區因為常年以戰養戰的緣故,本身就具備了過硬的軍事實力。再加上更傾向于以智慧取勝的作風,更是能夠對雅利安人造成更勝的反擊之勢。雅利安人面對中原更有紀律更有組織性的軍隊,并不具備戰勝的可能。
再加上武丁時期,王朝中興,國力鼎盛。在這樣的基礎上,國內對于兵馬糧草等軍需的準備都是十分充足的。這加上當時商朝還有一位英勇善戰的女將軍婦好,可以說是具備了抵制外敵的絕對力量。
婦好是我國有歷史記錄的最早的女政治家和軍事家,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有據可查的女英雄。她生活在公元前13世紀后半葉武丁重整商王朝時期,是商王武丁60多位妻子中的一位。
具備高超武藝和軍事指揮才能的她,曾多次受命征戰沙場,為商王朝拓展疆土立下了汗馬功勞,同時,她還經常受命主持祭天、祭先祖、祭神泉等各類祭典,還擔任占卜之官。
這些在后來婦好墓出土的器物和大量甲骨卜辭中都能得到證實。
除此之外,后世的考古學家還在婦好墓中的殉葬坑,發現了殉葬戰俘中還有白人的骸骨。根據年代和骸骨特征的推算,雅利安人入侵中國境內的時候,在中原地區迎擊雅利安人的將領,正是婦好。
同時,婦好墓中甲骨文中刻錄“婦好率軍西出,斬白首兩萬余”,也印證了此事。
的
雅利安人因為本身的侵略性,而在自身生存受到威脅之際,開始了向外的遷徙和侵略。三大文明古國正是在這種背景下,被陸續消滅。
而中國因為具備地形優勢及強勁的軍事實力等一系列原因,成功抗擊了這支入侵的隊伍,在將雅利安人送進殉葬坑的同時,也實現了文化的繼續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