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西安市大兆鄉有一個巨大的土堆,自古以來看著就像一個小土山。村里的人都知道這個小土山的存在,他們知道它下面肯定是有歷史的某個重要人物的面墓穴,但是不清楚到底是誰的。
根據村中的老人說,這座墓穴多年被多次偷盜,最嚴重的一次是發生在2004年的,那個時候的盜墓賊竟然猖狂到用炸藥或者是大型機械來開鑿古墓。深夜的時候,還為防止村民報警,盜墓賊用槍在村里巡視,還剪斷了村里的電話線,這些行為是真的太大膽了。
墓穴失竊后,陜西省考古小組立即趕往現場,對墓穴進行仔細的勘察,結果得知墓葬的規模非常的宏偉,按照唐朝墓葬的制度來說,龐留村墓穴應該是唐朝皇室的規格,所以墓主肯定不是一般人。
為了更好地保護古墓中的文物,在龐留村大墓多處坍塌四年后,陜西省考古隊決定快速進行搶救性發掘工作。經過發掘和勘察,得知這個巨大的墓穴長18.5米,寬2.45米,里面一共有7個洞穴。
考古隊從發掘之初就覺得這座墓穴很不一樣,只是在之前國家發掘的唐朝墓穴中,沒有哪座墓穴是7孔的,甚至唐高宗和武則天的兒子章懷太子墓都僅有5孔,所以考古隊認定墓主肯定是帝后級別的人物。
由于該墓曾多次被盜,特別是2004年的那次盜掘,造成該墓被破壞的非常嚴重,除了珍貴的壁畫和其他隨葬品被盜之外,僅留下少數的木俑、陶器,后來經過公安機關的努力,成功追回一具石棺。
這具石棺造型非常的簡單,沒有什么特別的裝飾,但是全部都是由漢白玉雕刻而成的,造型是仿照著唐代宮廷造成的,有5個棺頂、10個廊柱和6個底座。
專家的研究結果是,這是在所有唐朝出土的石棺中,最大而且是最重的一座彩繪棺材,甚至在唐玄宗兄長李憲的墓中,都沒有發現了比這座棺材更大的石棺。
根據測量,這個石棺重27噸,可以說是國家已知的最重的國寶文物。那個大墓的主人究竟是誰呢?根據《全唐文》和《資治通鑒》等史料記載,唐代皇帝的陵墓均在關中,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唐十八陵”,而在龐留村一帶會有唐墓,確實是并未發現有這一記載。
由于墓葬里出土的文物很少,墓志銘也不知道在哪里去了,因此考古學家就很難確定墓主身份。就在考古學挖掘即將結束的時候,一個在現場的老農民發現了考古隊,還對考古隊說他知道這個大墓的主人是誰。
老人將他們到一個荒涼的地方,考古隊看到了一塊保存的非常完好的墓碑,上面寫的是,這個墓碑是一個柳姓宮女的,她生前是武惠妃的貼身侍女,跟武惠妃生活了很久,死后被安葬在武惠妃陵墓旁邊。
于是之后調查確認,墓主就是唐玄宗的皇后武惠妃。
從那以后,考古隊在發掘墓葬里的泥沙時,發現了一些漢白玉碎片,上面還看到了“辭訣”、“貞順”的字樣,與《全唐文》中的“貞順皇后哀冊文”內容相符。
考古人員根據出土的悼念碑、侍女的墓碑等文物,認定這個墓主為唐玄宗生前喜愛的武惠妃。雖然稱她為“妃”,但是實際上早就享受到了皇后的待遇。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