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亞馬遜雨林那場為時已久的火災引起了人們的關注,這是許多人第一次關注到南美洲大地上的這一片茂密叢林,以及從中靜靜流淌過的那條河,亞馬遜河。
實際上,亞馬遜河在河流排名當中還是很有名的,并且其“恐怖程度”一直都名列前茅。
那么,如果將亞馬遜河與我國的長江相比,會厲害在哪里呢?為什么有人說它極其可怕,且沒有人敢下河去游泳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神秘的亞馬遜,看看在這條河中到底藏著怎樣的秘密。
亞馬遜河與長江
首先從長度來說,亞馬遜河是世界第二長河,咱們的長江排名第三。
其次從水流量來看,亞馬遜河算得上是碾壓其他河流了,因為它的河流量每秒就能達到21.9萬立方米,就算是將尼羅河、長江等大河的流量加在一起,也差許多。
此前有學者對亞馬遜河與長江水流量進行了對比,發現7條長江的流量可能才比得上一條亞馬遜河。由此可見,雖然長度方面差得不多,但是流量上確實是差距太大了。
此外,從亞馬遜河覆蓋的流域面積來看,也要比長江厲害得多。這家伙有1.5萬條支流,流域面積大約為691.5萬平方公里,這幾乎和澳大利亞的國土面積差不多了。
也正是因為這樣,如果說長江只算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那么亞馬遜河就算得上是絕大部分南美洲人民的母親河了。
從以上這些自然條件的對比來看,亞馬遜河確實更勝一籌。不過這條河真正出名的還不是以上這些,最出名的其實是生物的多樣性。
一些河流往往會根據特殊的水文條件,孕育出一些特有的物種,比如此前在我國被宣告滅絕的長江白鱘。亞馬遜河當中,不僅有著大量的特殊生物,整個生物種群也異常豐富。
正因這樣,亞馬遜河也有生物王國的美稱,據悉在這之中生活著大量的魚類、水棲哺乳動物等等。它們在遠離人打擾的環境當中生活得十分安逸,形成了比較穩定的生態圈。
這樣來看的話,去亞馬遜河旅游觀光應該是一件特別享受的事情才對,為何大家會說其實這里很可怕呢?
亞馬遜河為何如此讓人害怕?
實際上,亞馬遜河最厲害的地方,也就是讓人對其心生畏懼的點,那就是多種多樣的生物。相信許多人都看過巨蟒食人、巨鱷追人等題材的電影,或許在你看來這種電影是沒有原型的,但實際上亞馬遜河與亞馬遜雨林就是真正的原型。
首先來說說讓人想起來就起雞皮疙瘩的“亞馬遜森蚺”,這家伙就棲息在亞馬遜河中,并且棲息的地點常常是在淺水當中。根據目前的研究情況來看,亞馬遜森蚺的長度少說也有5米,身體的直徑更是和成年男子的軀干寬度差不多。
想象一下,當你坐在船上,途徑一片淺水區域。你以為水下只有一些小魚小蝦,可是這時一個大家伙從你眼前游過,它的體型粗如水桶,還有著可以張到180度的嘴。這任誰看到,估計都只想原路返回,再也不想來這里旅游了。
其次是亞馬遜河當中在食物鏈前沿的凱門鱷。前一陣中國揚子鱷吃雪餅的視頻引起了大家的關注,不少人感慨它簡直就是“鱷魚界的恥辱”。而凱門鱷作為中小型鱷魚,雖然體型不大,卻異常的兇猛。
這家伙的捕食策略是藏在水底靜靜地等待,然后突然出現給其他動物致命一擊,當然,鱷魚家族都會的死亡翻滾它也是熟練掌握的。
最后再來說說亞馬遜河當中那些著名的怪魚,第一位就是喜歡打群架的食人魚,這種魚不僅有著尖尖的牙齒,對于血液的氣味也相當敏感。作為典型的肉食性魚類,它們不僅會吃其他的小魚小蝦,連帶著其他誤入河中的生物也不會放過。
此前就經常有食人魚襲擊牛和人類的新聞,其攻擊力還是非常強悍的。更重要的是,別看食人魚的體型不大,但是它們卻十分擅長群起攻之,在這種情況下,被它們襲擊的獵物往往很快就會變成一副“骨架”,捕獵的場面尤為嚇人。
除此之外還有電鰻、寄生鯰等等恐怖的魚類,它們都生活在亞馬遜河當中。
可以看出,有這些家伙存在,下河游泳完全就是在找死。而且因為亞馬遜河當中泥巴的含量很高,所以我們是無法看到水底的,只能看到幾十厘米左右水域的情況。許多可怕的生物,都靜靜地蟄伏在黑暗的深處。
它們的本意是給自己的獵物致命一擊,而如果人類非要插手,那么它們也是會攻擊人類的。再者由于亞馬遜河深處的地貌十分復雜,所以也鮮少有人涉足,久而久之,動物們早就將這里當成了自己的地盤。
這時有人可能會疑惑,為什么人類不朝著亞馬遜河的深處進發呢?要知道,長江雖然各種外部條件都比不上亞馬遜河,但是長江卻用自己的水滋潤了土地,養育了沿岸的無數人口。按理來說,亞馬遜河的這種流量和長度,也是能做到這一點的。
亞馬遜河不適合人類居住
首先從氣候環境上來說,亞馬遜河周邊異常的濕熱,這種情況是人類很難接受的。許多前往亞馬遜雨林探險過的人都表示,當進入其中之后就感覺自己的鼻子都被蒙了一塊潮濕的布,那感覺不亞于待在潮氣滿滿的游泳館當中。
其次是亞馬遜河不講道理的汛期,亞馬遜河流經的平原地區不僅地勢坦蕩,海拔也非常的低。這就意味著當它的汛期到來,沿岸都將會被水淹沒。
如果可以提前轉移倒還好,問題是亞馬遜河全段太長、支流眾多,所以實時監測其實是很困難的,在這種情況下,沿岸的人可能會因為撤離不及時被大水吞噬。
最后就是亞馬遜河當中的部分生物會瘋狂地傳染疾病。根據資料來看,世界四大傳染病這里就坐擁三個,分別是黃熱病、登革熱和瘧疾,這些由蚊蟲傳播的疾病,很容易就會讓居住在這里的人感染,并且這些病對于前來旅行的人威脅也很大。
因此,如果皮膚敏感又討厭蚊蟲的人,還是不要輕易去亞馬遜河流域游玩了,這里的有害蟲類實在是太多了,即使噴灑驅蚊液也沒什么作用。唯一的選擇就是將自己“全副武裝”,讓全身沒有任何部位是暴露出來的,這樣的話可能就能夠避免不少襲擊。
值得一提的是,從生態學家的角度來看,以上這些不利于人類生存的因素,似乎是“造物主”刻意給整個亞馬遜河以及雨林加上的防護網。要知道,目前地球上的無人之地已經非常少了,人類涉足過的地方自然環境往往都會被改變。
對于我們來說,自然是想將這些地方變得更適合自己。但是對于生活在這些生態系統當中的生物來說,它們更需要某些威脅來逼退人類,最好能讓人類感到害怕。如今的亞馬遜河就已經達到這一目的了,它用大量的兇殘生物武裝了自己,告誡人類閑著沒事別來瞎逛。
不過哪怕是這樣,也很難阻止人類開天辟地的決心,對于這條神秘的河流以及這片神秘的雨林,許多人一直都抱著征服之心。尤其是發現其中蘊藏的大量礦石資源后,這片將自己武裝起來的生命王國也早就陷入了危機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