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說:“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
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跟什么樣的朋友交往,就會有什么樣的命運。
錯誤的人,相互耗盡;正確的人,彼此滋養。
往后余生,靠近那些滋養你的人,才會擁有更美好的未來。1.和優秀的人同行,養識
古語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環境對人的影響是悄無聲息且深遠的。
當你與杰出之人為伍,周圍充滿進取的氣息。
不知不覺,你會審視自己,追求更高標準,不斷成長。
久而久之,你的知識和認知將會螺旋式上升,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曾國藩選擇朋友時,都是那些有進取心、積極向上的人。
他常常告誡親友,交友應遠離那些無所作為、懶散消極的人。
當曾國藩的弟弟曾要去衡陽讀書時,他強烈反對。
因為那里的人大多沒有進取心,無法激發他學習的動力。
曾國藩擔心弟弟會受到這些人的影響,時間長了也養成懶惰的習慣。
因此,他極力推薦弟弟去長沙完成學業。在李續賓、羅澤南等良師益友的幫助下,他的兩個弟弟最終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曾國藩說:“擇友為人生第一要務。”與優秀的人為伍,是富養學識、實現自我成長的最佳途徑。日積月累,你將擁有開闊的視野和廣闊的格局,為未來的發展積聚力量。
2.和舒服的人深交,養心
莊子講:“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和舒服的人在一起,能夠在無言之間感受歡愉與溫暖。
輕握友誼,淺嘗喜悅,言談投機,心境開闊,即使靜默時也能盡情放松。
未來的日子里,與舒服的人深交,是一個人最佳的養心。
有這么一對年邁的夫妻。
雖然他們對烹飪毫無經驗,卻過著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五十多年了。
記著前去采訪時,妻子面對鏡頭,微笑地說道:
我們家里有個廚房,但我們倆都不擅長烹飪,要么食物太冷,要么太生,沒人想吃。
既然我們都不會煮飯,我們就選擇每天外出就餐,然而每一頓飯都充滿了歡聲笑語。
丈夫從未因為娶了個女人而責怪妻子不會做飯,廚房冷清,沒有煙火氣。
妻子也從不覺得不會烹飪,就失去了作為妻子的身份,也不會強求丈夫為她下廚。
與舒服的人深交,如飲一杯上乘的茶,滋養身心,回味無窮。沒有抱怨和指責,沒有煩惱和困擾等不良情緒,人如何不精神煥發、身心健康呢?
無論歲月流轉,依舊感到親切與喜愛,相處時始終自在舒適。
3.和樂觀的人相處,養氣
俗話說:和勤奮的人在一起,你不會懶惰。和積極的人在一起,你不會消沉。樂觀的人總是以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沒有怨言,沒有頹喪,沒有消極情緒。
與他們相處,即使是在陰天,心中也充滿了陽光。
他們的言談總是恰到好處,令你相信“峰回路轉”的希望。
即使在低谷,他們的熱情和信念也能感染你,讓你以積極的態度面對一切,笑著對待每一天。
史鐵生,中國偉大的作家,年輕時因雙腿殘疾,只能坐在輪椅上度日。
起初的歲月,他十分抑郁、痛苦,對未來充滿困惑和迷茫。
直到某一天,他的朋友柳青對他說:“你為何不動筆寫些東西呢?我相信你有寫作能力的。”
在柳青的鼓勵下,史鐵生嘗試動筆,記錄下自己對生命的思考。
隨后,他的小說陸續問世,其中《我與地壇》更是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
在柳青正能量的感染下,史鐵生向世人宣告:“帶著微笑,去唱響生活的歌謠。”
樂觀的人,如同黑暗中的一束光,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他們的豁達開朗,平復了你內心的不安,讓你更加自在舒坦。
他們的積極向上,滋養你的心靈,幫你踏上更精彩的舞臺。
與樂觀的人相處,就像是播種美好,讓自信和快樂留在心田。
4.和善良的人往來,養福
孟子說:“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善良,悄然無聲,卻閃耀光芒;默默無聞,卻溫暖心靈。
善良之人,點燃心靈的仁愛,拓展眼睛的視野,滋養胸懷的慈悲。
與他們交往,心中種下福報的種子,驚喜與好運將如期臨至。
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有一位善良仁厚的大夫孟禮。
府中有一名門客名叫馮源,他長相丑陋,性格孤僻怪異,其他人都避之唯恐不及。
唯獨孟禮每次遇到他,都非常尊敬禮貌,關心問候,即使馮源不怎么回應,孟禮也從未表現出絲毫不悅。
當其他人對馮源議論紛紛時,孟禮總是勸誡眾人說:“他的天性如此,并沒有惡意。”
后來,孟禮遭人誣告,被罷官返鄉,其他門客紛紛離去,只有馮源一直陪伴左右,保護著他。
《管子》中講:“善人者,人亦善之。”善良的人,為人忠厚,品德卓越,最值得信賴和依靠。
與善良的人相處,即便是素不相識的一句贊美,一個善意的念頭,
也能讓你原本酸楚的生活變得甜美,讓你的人生充滿溫暖和希望。▽
曾國藩曾說:“一生成敗,皆關乎朋友之賢否,不可不慎也。”人生中會遇到許多人,但并不是每個人都值得你交往。
選擇朋友,就是選擇你的未來。
余生,與優秀的人同行,與舒服的人深交,與樂觀的人相處,與善良的人來往。
靠近那些滋養你的人,這才是最佳的交友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