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古時候的俗語也算是傳統的文化之一。俗語雖然沒有名人名言那么高端,但是俗語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名人名言也許能指導我們的人生,但是卻很少能夠給予我們微小的經驗。這些不起眼的事情,或許就會成為成功的關鍵點。
所以多了解一些古時候的俗語,對我們來說一定是沒有壞處的。畢竟古時候的俗語能夠流傳到現在,證明這些俗語里還是包含著一些智慧的,否則又怎么會流傳了上千年還沒有消亡呢?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一句俗語是:好人不長壽,壞人活千年。
相信大家都聽過這句俗語,不論是在影視劇當中,還是在長輩的口中,這句俗語都經常出現。從字面上的意思來看,一般人生活當中的好人壽命都不會很長,但是生活當中的壞人,總是能夠長壽。那么古人總結的這句俗語有沒有道理呢?人的壽命是不是真的有這樣的規律?
其實每個人的壽命是根據身體狀況來決定的,和人的好壞并沒有太大的關系。那么為什么古人會總結出來這句俗語呢?其實是因為好人和壞人的性格不同。好人在生活中總是會站在別人的立場和角度上考慮問題,有時候經常會忽視自己的利益和得失。
這樣的性格很容易忽視自己,而且這樣的性格也很容易樹敵,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開闊的心胸。反觀壞人就不一樣了,壞人都會見風使舵,懂得自保。做人也沒有那么多的原則,他們唯一的原則就是不損害自己的利益,不威脅自己的性命。所以壞人總是能夠擺脫危險。
因為他們在面對危險的時候,總會出賣其他人,以此來保全自己。歷史上這樣的實情發生過很多,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奸臣殘害忠臣,被迫害而死的忠臣,在歷史上也有很多。奸臣雖然會背負罵名,但是最后的結局一般都不會太差,所以古時候的人們才總結出了這句俗語。
同時這句俗語也是教會我們,在生活中不要太過正直,雖然正直是好事,但是社會太復雜,一不小心就會掉進陷阱當中。我們首先應該做的是自保,在有自保能力的前提下,可以保持自己的正直,只有這樣才不會被小人所害,大家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