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航空自神舟系列載人火箭發射成功后就“一發不可收拾”,迅猛的勢頭讓西方發達國家驚嘆不已。此前,為了繼續開發太空,尋求與地球是否有相同環境的星球,許多國家都建立了太空站,中國也不例外,對于曾經的中國而言,探測火星是一件不敢想象也不可能實現的事情,然而“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成功發射讓我國的愿望實現了,開啟了我國火星探測之旅。
眾所周知,火星探測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情,即便是對于美國、俄羅斯這樣航天大國來說也是困難重重。首先是對火星探測器登錄火星的時間控制,據了解火星每26個月才能與地球距離最近,機會稍縱即逝,錯過一次便要等上幾年。其次,在火星探測器發射至太空時,要充分考慮太空環境影響和其他星球引力影響,為探測器能夠精準到達火星,就要對探測器的環境適應度進行調試,這對于探測器的性能要求極高。
此外,我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進入火星開展探測任務同樣也是困難的。“天問一號”總重量高達五噸,主要由航道艙、巡視車和登陸器組成,其中航道艙主要用于火星與地面通訊工作,巡視車和登錄器則主要完成對火星的探測任務,如火星的大氣、水、土壤等。五噸對于地面運輸裝載而言是極為容易的,然而在太空特殊環境下,要充分考慮太空大氣環境、密度、以及引力等因素,通過精準計算,才能使探測器安全著陸工作。
中國在諸多困難面前仍然能夠成功發射“天問一號”,這讓美國和發達國家都感到震驚的同時也很羨慕,他們驚嘆中國的太空技術的強大。目前“天問一號”探測器已經完成了五分之一的探測任務,我國專家預測明年便可完成航程,這將是中國太空史上的劃時代的進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