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的治療過程是靠力治病。
力作用于人體會形成兩種作用:生物物理作用和生物化學作用。一般人們往往忽視了按摩的生物化學作用。運用好生物化學作用比物理作用還棒。上海的按摩界有用一指禪推跟腱,在昆侖和太溪兩個穴位的刺激下,使人體血清中的啡肽增高,有止腰疼的作用,中醫講上病下取。而脊髓中的內啡肽還高。中西醫都可以通。
當代,在臧??浦?,傳承認為按摩推拿,只適合于骨折脫位,臧福科堅定地認為按摩推拿必然也可以治療軟組織損傷。臧老師花了10幾年的時間悟到,總結出治筋五則。
一、欲合先離,離而復合——原則、總則
不僅適用于骨折脫位,更適用于傷筋。
一定要在運動的基礎上加拔伸。如肩周炎,搖臂前,要先拔伸,肩關節囊內炎,80%的力被肩關節吸收,筋只有20%。
二、治筋喜柔不喜剛——指導思想,如何發力
肝主筋(養血融筋),治筋必須符合治肝的原則。肝喜條達,就是柔,柔能克剛。肌肉具有保護內臟的功能肌肉僵硬,用強力,會加大肌肉的對抗,越用力,作用力會越表淺。肌肉是粘彈性物質,欺負硬的怕軟的,暗勁溫柔可以有保持48小時的療效,而明勁硬按只有20分鐘內有作用,可用于點穴。
柔的妙處是舒筋,剛的作用是止疼。剛柔并用,先柔,后勁透。
按摩師的力,發于腰,根于足,松而不懈。使患者舒舒服服不知其苦,方為手法也。此為手法的上層境界。
三、晃開拔直,戳法屈回——手法
例如腕關節能屈伸,沒有重大的骨折脫位問題,自愈時間為3——7天。在拔伸的基礎上搖晃,完成關節活動任務。真正治療只一碰。戳,哪怕疼戳哪,下手可果斷。
四、哪痛揉哪——做有用功,哪道筋僵揉哪道,
△.痛點是定位的概念。軟組織損傷定位好定,定性不好定,沒有客觀指標。
筋僵開始時保護性痙攣,至血液循環少10倍,修復機能降低,不利肌肉恢復。
背部的肌肉有五層,一般按摩師能夠力透三層就是高手了。
△.扳法就是深入到里面,力可深透。骨椎間盤不可觸透,筋可以拉出,舒筋可以活血。
△.入肉三分。臧???5歲的時候悟到叩擊法,手掌用自由落體的力度叩擊,可以對身體產生滲透。現在悟到:柔,才能是肌肉不抵抗,才能入肉三分。肌肉進入三分的力,是松弛的,超過三分便產程抵抗。
五、靜態舒筋(推拿按摩),動態舒筋(正骨、傷科)
五版教材骨科是臧老師寫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88c9d60100qd5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