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脂肪肝是一種疾病,隨著如今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的改變以及影像學檢測的普遍應用,其患病率日趨增高,且發病年齡范圍擴大。本文以探討超聲檢查在脂肪肝診斷 中的臨床意義為目的,回顧分析我院8238例體檢者中發現1080例脂肪肝的一般情況和病因調查,并結合實驗室檢查,為脂肪肝的早期預防和治療提供幫助。
【關鍵詞】 超聲; 脂肪肝; 診斷
脂肪肝是一種由多病因引起的病變主體在肝小葉以肝細胞脂肪變性為主的臨床病理綜合征。臨床上有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之分。輕度脂肪肝一般無癥狀, 中重度可出現乏力、肝區隱痛等癥狀甚至肝功能損害,如長期不控制將發展為肝硬化和肝壞死。下面將我院8238名體檢者超聲檢查中發現1080例脂肪肝情況 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8238例體檢者均為我院2006年5~8月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20~60歲農民進行肝膽B超檢查者,其中男3732例,女4506例。
1.2 方法 使用SA—1500黑白超聲診斷儀,腹部凸陣探頭3?5MHz。囑檢查者空腹,平臥位和側臥位常規掃查肝臟。觀察肝臟的形態、大小,包膜,邊界,肝區光點 回聲強弱、分布及血管網絡分布情況等。并注意避免腸氣干擾和調節儀器增益,與周圍脾、腎實質回聲相對照。
2 結果
(1)8238例受檢者中,查出脂肪肝1080例,占13?1%,其中男526例,女554例,30歲以下患脂肪肝107例,占9?9%。伴 高血壓77例,糖尿病19例。調查生活習慣長期飲酒超過8年,每日飲酒超過50g酒精量的有443例,占41?02%;喜吃高脂飲食的有298例,占 27?59%。實驗室檢查1080例脂肪肝患者血清膽固醇、甘油三酯升高的921例,占85?28%,血清谷氨酰轉氨酶(GGT)明顯增高的有611例, 占56?57%。
(2)根據肝臟聲像圖特點分為三度:輕度脂肪肝301例,占27?87%;聲像圖為肝臟形態大小基本正常,邊緣較銳,肝表面光帶尚清晰, 實質回聲呈密集“細點”狀,前場增強、遠場衰減不明顯或輕度衰減,后緣輪廓尚清楚,肝內管道結構顯示尚清,或血管偏細。中度脂肪肝413例,占 38?24%;聲像圖則介于輕、重度之間,肝右葉肋下斜徑增大,超過14cm,肝緣略鈍,肝實質回聲細密增強,遠場1/2衰減,后緣輪廓隱約可見,肝內血 管網絡細少但可辨認。重度脂肪肝366例,占33?89%;聲像圖肝臟增大,形態飽滿,邊緣明顯變鈍,實質回聲明顯細密增強,前場呈“云霧”狀,遠場 2/3衰減為低回聲或無回聲,后緣輪廓顯示不清,膽囊壁回聲與肝實質回聲融合顯示不清,部分似膽囊炎。
3 討論
3.1 脂肪肝的發病機制
肝臟是脂肪代謝的重要器官,正常肝內脂肪占肝重的2%~4%,內含甘油三酯、脂肪酸、磷脂、膽固醇及膽固醇脂。當肝內脂肪積聚超過5%時,稱脂肪肝。重者 可達40%~50%,其中以甘油三酯為主。其病變機制主要為:(1)肝細胞質內脂肪酸增多:如飲高脂飲食或營養不良時因體內脂肪組織分解,過多的脂肪酸經 由血液入肝;或因缺氧致肝細胞乳酸大量轉化為脂肪酸;或因氧化障礙使脂肪酸利用下降,脂肪酸相對增多;(2)甘油三酯合成過多:如飲酒可改變線粒體和滑面 內質網的功能,使α-磷酸甘油合成甘油三酯;(3)脂蛋白、載脂蛋白減少:缺氧中毒或營養不良時,肝細胞中脂蛋白合成減少,脂肪輸出受阻而堆積于細胞內 [1]。多數患者無明顯癥狀,少數可有不同程度的食欲減退、惡心、腹脹、肝區不適等癥狀。
3.2 脂肪肝與飲酒的關系
080例脂肪肝患者中長期大量飲酒的443例,占41?02%,其中男305例,明顯多于女性,且實驗室檢查GGT增高明顯。超聲圖像多數為中重度表 現,個別表現有酒精性肝硬化趨向。本組病例發現,由于長期飲酒使肝內脂肪合成增加,脂肪從肝臟中的排泄減少,同時酒精還能抑制肝細胞內脂肪酶活性,肝細胞 分解脂肪的能力下降,導致脂肪在肝細胞內堆積。多數病人的酒精性脂肪肝是完全可逆的,一般情況下戒酒后脂肪肝逐漸消失。但如果長期過度飲酒,肝細胞反復發 生脂肪變性、壞死,最終發展為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嚴重者危及人的生命[2]。因此為了有效預防酒精性脂肪肝,應加強宣傳飲酒的危害性,使人們對本 病有足夠的認識和重視。
3.3 脂肪肝與年齡、生活習慣的關系
在本次檢查中查出30歲以下患者107例,占全部脂肪肝患者的9?9%,45~60歲859例,占79?54%。提示發病年齡有年輕化趨勢。由于生活條件 不斷提高、飲食習慣改變、飲酒和暴飲暴食,且青年人體力活動和鍛煉減少等,都是脂肪肝發病的潛在因素,應引起高度警惕,積極養成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
3.4 脂肪肝的防治
脂肪肝是一種可逆性疾病,可通過去除病因和合理飲食調理而恢復正常。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有效控制體重、戒酒,合理膳食。控制高脂高熱量食物,少吃油炸 食物、動物內臟、蛋黃等,多吃新鮮蔬菜、豆腐、水果,有效地控制體重,增加體力活動和身體鍛煉以及避免食用各種對肝臟有毒性藥物。同時,由于超聲可直觀地 反映肝內脂肪含量的多少,是診斷脂肪肝的首選方法之一,應通過定期超聲檢查,及早地發現脂肪肝,使脂肪肝得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將脂肪肝對人們 健康的威脅降到最低。
【參考文獻】
1 李玉林?病理學,第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82-184.
2 薛金艷,李麗?淺析酒精性脂肪肝發病機制.中華中西醫雜志,2005,6(8):1102.
作者: 醫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