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叫開封,一座有 “ 東京夢華 ” 之美譽的古城。
北宋時期,我是當時世界第一大城市,是繁華富麗的經濟和文化中心。文人墨客曾寫詩贈我:琪樹明霞五鳳樓,夷門自古帝王州。
你們之前曾在有關城市老照片的 “ 絕密百年 ” 專題中,欣賞過鄭州和香港的童年照,今天這組童年照是我的。
它記錄了在我的土地上人們生活的軌跡,承載著我童年的過往與記憶。
▲ 清末豫東拉車的農民。
▲ 清朝末年的開封府鼓樓。
▲ 1922年開封國相寺的繁塔。
▲ 1922年的開封大相國寺羅漢堂,人們看著文物考古學者的到來。
▲ 斗雞。
▲ 開封城中運糧的農夫。
▲ 1922年開封文雅臺 · 老子殿前的合影。
▲ 1922年開封文雅臺 · 伐檀池。
▲ 1922年的開封龍亭。那架馬車上,又曾經載過哪家公子小姐呢?
▲ 1922年的開封太清宮 · 八檜之一。
▲ 1938年的書店街罕見照。
▲ 開封歷史最悠久的一處名勝——禹王臺,原名 “ 吹臺 ”。
▲ 通過衛星地圖對比,根據這條弧形的鐵路專用線判斷,極有可能是開封高壓閥門廠。
▲ 當時鐵塔公園旁邊,就是河南大學。
▲ 開封文廟。
▲ 東岳廟舊祀五岳之尊的泰山神。開封東岳廟位于理事廳街的東頭,現址在回民中學校內。
▲ 民國時期的河南大學大禮堂。
▲ 民國時期的河南省黨部大樓。
▲ 1932年的河南圖書館,雖然現在大變模樣,但是看到照片仍然擁有許多老開封的回憶。
▲ 冬天兩位婦女在冰面上鑿開一洞,在湖面上洗衣服。
▲ 街頭的鐵匠拉著風箱生火。
▲ 婦女都圍在一起曬著太陽做著針線活。
▲ 穿著大棉襖,裹著小腳的女人到龍亭二殿燒香。
▲ 河南大學位于開封,校區橫跨中原經濟區的核心區鄭汴都市區。1912年,著名教育家王敬芳發起建設,至今已有百年的歷史了。
▲ 民國時期,結婚現場的合影。
▲ 上世紀五十年代的相國寺。
▲ 華北體育場,大門還是這樣。
▲ 黃河大橋。
▲ 六十年代,開封革委會成立。
▲ 這張老照片就是我們的老開封府醫院,從照片上可以看出,這是一座中西結合的建筑。
▲ 七十年代的汴京橋。
▲ 1982年開封劇場播放的第一場立體電影。
▲ 當時的開封市中心,鼓樓街及周邊。
▲ 當時整潔的道路,這張圖上有四種交通工具,你發現了幾個?
▲ 東閘口,運輸工人用自行車載著貨物,等待火車過去。
▲ 1983年,鼓樓廣場西北角的一處老房子。
▲ 1983年的開封龍亭公園。
▲ 沒有大梁門時的西門。
▲ 開封80年代街景一角,幾個老太太坐在街道邊休息。
▲ 開封80年代大相國寺里的游客,身后的建筑是大雄寶殿。
▲ 相國寺旁的自由路,人來人往,熱鬧非凡。老大爺悠哉悠哉的躺在三輪車上,靜候客人。
▲ 開封北書店街口的龍亭百貨商店。
▲ 八十年代的馬道街。
▲ 二八杠自行車,八十年代城市的記憶。
▲ 八十年代初的南關百貨大樓。
▲ 八十年代初的趙麻子商店。
▲ 河南大學,最原始的校門。
▲ 開封小吃攤,攤主的笑容流露出河南人民的勤勞與淳樸。剛下過雨,路面還是濕的,左上角的路牌你發現了嗎?
▲ 1995年的模范商場,人頭攢動,繁盛一時,那時候沒有新瑪特、開元廣場,大家都愛來這里買東西。
▲ 開封火車站附近的一條居民小巷。當時的開封車站是隴海線第一站。
▲汴京大道。
▲ 濱河路。
▲ 1987年,正在建設中的宋都御街,當時還沒有建新街口的門樓。遠處是未拓寬前的中山路。
▲ 開封樂仁堂九十年代的老照片,濃濃的年代感撲面來。
▲ 1999年拍攝的鼓樓夜市,當時已經是熱鬧非凡。
▲ 2013年10月16日,開封鼓樓重建主體工程竣工。
你們或許在努力辨認著照片里出現過的建筑身影,或許在試圖尋找那些街角小巷的熟悉記憶。
這些童年照是歷史的見證者,串起我成長的腳步,提醒你們和我一起,牢記艱苦中孕育的希望,用覺醒去迎接更偉大的復興。
至少現在,我可以驕傲地說:“喏,這就是我的成年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