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初三家長減少“疲憊”的16字方針】
對孩子,我們要多了解、理解、鼓勵、督促。
改變孩子缺點的唯一渠道—亮點原則。進入初三前,可以召開一次家庭小座談會,把仍未“起跑”的孩子推一把,使孩子從精神上、行動上對即將開始的初三學習生活引起足夠的重視。幫助孩子制定他的個人計劃和完成計劃的方法,制訂一個可行的學習目標。“有志之人立長志,無志之人長立志”。學習的目標最好就是跳起來可以摘到的“桃子”。作為初三家長我們要做到腦勤、手勤、腿勤、口勤。多聽,少嘮叨。信息時代,家長一定要多學習,多接受新的教育觀念,所以要腦勤。
手勤:家長要把收集的資料歸納、整理,盡可能的從中吸取經驗。腿勤:多和班主任溝通、聯系,定期跑跑學校,了解孩子的學習和思想動態。特別是初三元月調考和4月調考以后,家長一定要拿著孩子的成績單,盡可能地多跑跑相關學校。也讓孩子有機會真正做決定。口勤:媽媽一定要負責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多傾聽,少嘮叨,多和有經驗的家長聯系、溝通。媽媽的“口勤”千萬不能放在初三孩子和初三爸爸身上。
初三的家長您感覺到累了嗎? 趕緊來對照改正,給自己“減負”吧!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