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9.26 中國會計報
對于絕大部分是“85后”的團隊來說,制度絕對不是個討人喜歡的東西。因此,“一定要用符合Y時代人類特點的方法進行管理”,我嘗試的方法就是改變傳統工作開展的方式。
傳統的人力資源工作都是按專業分成幾個模塊,各司其職,每個人完成自己那一份。現在,我盡量把工作“項目化”,即使工作任務不固定由哪位員工負責,而是輪流由不同員工做“項目經理”。
在這位“項目經理”在規劃實施其項目時,部門所有成員都有可能是其項目成員,由項目經理安排工作。包括部門主管在內,在項目中都只是項目成員之一,沒有行政級別,由項目經理派活兒。
“項目經理”以項目管理方式推進工作,在這期間會組織項目成員討論項目推進過程中的工作方法、問題難點,并組織團隊一起出謀劃 策;也會行使在項目中的管理權力,按項目計劃檢查跟進每位成員的工作進度。
對于員工個人來說,分模塊工作往往是局限的線性思維,而完成一個項目需要系統性的思維。因此,在此思維下,“項目經理”的功力就會大增。
另外,現在以項目規劃和實施的角度來評估工作質量,可比性也會更強。同是做“項目經理”,誰也不想自己的項目做得比誰差。當這種良性競爭的氛圍形成起來時,那就不再用周例會制度來要求大家開會,“項目經理”自己會安排。
二流企業靠制度,一流企業靠文化。這對于一個部門來講同樣適用。營造一個適當的工作氛圍讓員工成為“自驅型”員工,當然比用制度約束產生的績效來得有質量。
(摘編自一財網,作者盧超,8月14日)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