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基礎之-如何快速上手拍攝
(部分圖片素材來源網絡,侵刪!)
一.單反相機的結構
1.機身2.鏡頭3.傳感器4.取景器5.快門6.顯示屏
常用單反相機功能及按鍵01
常用單反相機功能及按鍵02
二.鏡頭參數
例:佳能EF 24-105mm f/4 L IS USM
1、鏡頭種類:
EF、EF-S(AP-S畫幅)、MP-E(倍率在1倍以上)、TS-E(移軸鏡頭)
2、焦距:
24-105mm表示最大廣角端為24mm,最大長焦端為105mm,如果只有1個數值,那就是定焦鏡頭。
3、最大光圈:
f/4代表最大光圈,只有一個數值代表恒定光圈鏡頭,一個鏡頭2個數值則分別表示廣角端和長焦端的最大光圈。
4、特性
L表示佳能專業級鏡頭,同時鏡頭前方帶有紅圈;IS代表具有防抖功能,USM表示具有超聲波馬達,II表示是這個鏡頭的第二代。
三.焦距
1、焦距簡介
鏡頭中心點到感光器
平面的距離,焦距值以
毫米(mm)表示
2、焦距長短與視角范圍:
焦距越短,拍攝范圍越大,景深越大
焦距越長,拍攝范圍越小,景深越小
焦距圖示
3、焦距長度與透視效果
焦距越短,透視感越強(畸變越大),焦距越長,透視感越弱(畸變越小)
不同焦距拍攝的效果圖
四、影調
1、什么是影調:
影調就是指一張照片的明暗程度。明亮的照片就是高調;陰暗的照片就是低調;不亮不暗的就是中間調;
2、高調的表現(下圖)
明亮的物體應該用高調表現圖中是兩個堆雪人的小女孩,日光下白雪是明亮的,而小孩也是充滿朝氣的,所以明亮的高調作品是最好的選擇。
高調拍攝的照片
3、低調的表現(下圖)
暗沉的物體應該用低調表現,黃昏中還在勞動的漁民夫婦,讓人感到艱辛,所以低調作品更讓人感同身受。
低調拍攝的照片
4、中間調的表現(左圖)
除卻極明亮或極黑暗的情況下,曝光補償標尺表居中的情況下,就是中間調。
(影調單位:EV)。
曝光補償標尺
五.曝光量
1、曝光量簡介:
感光器在曝光時間內
接受光線的總和
2、曝光量公式:
曝光量=感光器接受光
的速度*曝光時間
3、感光器接受光的速度
示意圖下圖
曝光量示意圖
5.1光圈
1、光圈的簡介
光圈是表示鏡頭明程度的參數,光圈值以F表示
光圈值F=焦距/孔徑
2、數值的對比
光圈越大數值越小,光圈越小數值越大
常見的有:
F1 F1.4 F2 F2.8 F4 F5.6 F8 F11 F16 F22 F32
上述每一檔光圈值都是1.4倍數值關系,2倍的曝光量關系
3、感光度與曝光量的關系
光圈值越大曝光量越大,光圈值越小曝光量越小
4、光圈與景深的關系
光圈越大,合焦(清晰)縱深越小,景深越淺
光圈越小,合焦(清晰)縱深越大,景深越深
景深小
景深大
5.2快門速度
1、快門的簡介
快門就是控制曝光時間的開關按鈕,快門速度值以秒(s)表示
2、數值的對比
快門越快數值越小,快門越慢數值越大
常見的有:
30s 15s 8s 4s 2s 1s 1/2 1/4 1/8 1/15 1/30 1/60 1/125 1/250 1/500 1/1000 1/2000 1/4000 1/8000
上述每一檔光圈值都是約2倍數值關系,2倍的曝光量關系
3、快門與曝光量的關系
快門越快,曝光時間越短,相對來說曝光量越小
快門越慢,曝光時間越長,相對來說曝光量越大
不同快門速度拍攝的物體區別:見下圖1-2
快門速度1/400秒
快門速度0.5秒
5.3 感光度(ISO)
1、感光度的簡介
感光度就是傳感器對光線的敏感度,感光度數值以ISO表示
2、數值的對比
感光越高數值越大,感光越低數值越小
常見的有:
50 100 200 400 800 1600 3200 6400 12800 25600
上述每一檔感光值都是2倍數值關系,2倍的曝光量關系
3、感光度與曝光量的關系
感光越高曝光量越大,感光越低曝光量越小
4、感光度與噪點的關系
感光越高噪點越多,感光越低噪點越少
六、曝光量的互易律
1、什么是互易律
在環境光強度不變的情況下,按比例同時改變快門、光圈、感光度而曝光值不變
2、數值的對比
我們再一次列出常用光圈值與快門值,都按照降序排列:
常見的光圈值有:
F1 F1.4 F2 F2.8 F4 F5.6 F8 F11 F22 F32
常見的快門值有:
30s 15s 8s 4s 2s 1s 1/2 1/4 1/8 1/15 1/30 1/60 1/125 1/250 1/500 1/1000 1/2000 1/4000 1/8000
上述每一檔數值都是2倍數值關系,2倍的曝光量關系,所以光圈升1檔同時快門降1檔得到的曝光量是相同的,反之亦然。
3、當環境光和感光度不變的時候
例1:F8 -減1檔- F11 (光圈減小,景深變大)
1/50s -加1檔- 1/25s (快門變慢,可長時間吸收光線)
例2:F16 -加3檔- F5.6 (光圈加大,景深變小)
1/25s -減3檔- 1/200s (快門變快,可拍攝更快的瞬間)
4、當環境光不變,改變感光度的時候
例3: F10 -減1檔- F14 (光圈減小,景深變大)
1/200s -減1檔- 1/400s (快門變快,可拍攝更快的瞬間)
ISO400 -加2檔- ISO1600 (提升感光度噪點增加,畫質變差)
不同光圈、快門速度、感光度的效果:下圖
七.曝光組合
1、光圈優先--AV檔
一般都是對光圈有特殊要求而對快門速度沒有特殊要求的時候使用的,基本是為了控制景深而使用,缺點是很難對運動中的被攝體準確對焦。
2、快門優先--TV檔
一般都是快門有特殊要求時使用的,為了突出動感的效果,基本用于各種競速類圖片。優點是對運動中的物體基本能打到準確合焦。缺點是無法準確控制景深。
3、手動檔--M檔
優點是可按自己喜好控制景深,并且基本能準確合焦運動中的被攝體;缺點是由于影調全由攝影師決定,調整相對耗時,特別是在抓拍新聞發布、體育賽事、聚會活動等無法重復的瞬間時,完全依靠攝影師的經驗,缺點尤為明顯。
4、程序自動曝光檔--P檔
所謂的傻瓜模式,把快門速度和光圈交由相機測光系統定位曝光量,其他參數都可以改變。優點是保持穩定的拍攝機位,基本能獲得正確的曝光量;缺點是完全無法控制拍攝景深,并且很難對快速運動中的物體準確合焦。
5、A+檔
更加智能的傻瓜模式,只能設置照片畫質和閃光燈開啟與否,其他一切交給相機決定。
6、慢門檔-B檔
手控慢門,稱之為B門。用B門時,按下快門按鈕,快門開啟,松開按鈕時快門關閉。
7、自定義檔-C1.C2.C3
用來存儲某種拍攝模式的自定義檔位,例如某次拍攝花卉的相機參數效果不錯,以后拍花卉就用這個模式,那么就可以使用此檔位把它固定下來,以后要拍花直接轉到C1檔就調用這一套參數了。
八、測光模式
1、平均測光
相機取景中總體曝光的平均值。做個比喻:3名評委給超女打分,平均測光就是平均分。
2、點測光
相機取景中焦點周圍極小一部分區域的曝光值,一般只用對于某個區域的精確曝光。比如我只要陰影下人臉的曝光正常,對于其他地方曝光無所謂。
3、中央重點測光
相機取景中心點測光,兼顧平均測光。比喻:3位評委給超女打分,主要聽楊二的評價,但是其他人的也聽。
4、評價測光
將取景區域分為多個分區,分別計算曝光,再加成。最高科技的算法。
九、相機對焦模式
A、光學取景手動對焦模式
1、手動對焦:手動選擇對焦點,旋轉調動對焦環,直至拍攝主體清晰。
B、光學取景自動對焦模式
1、ONE SHOT:單拍自動對焦,適合拍攝靜止的景物。
2、AI FOCUS:人工智能自動對焦,可以快速跟定焦點。
3、AI SERVO:人工智能動體預測自動對焦,即適用于拍攝靜止的景物,也適于拍攝動體。當被攝體靜止時自動轉入”ONE SHOT”模式,當被攝體從靜止變成運動時,則自動轉入“AI FOCUS”模式,但是被攝體從靜止轉向動體時模式轉換的反應并不是很快,所以還是一般不予使用。
C、LCD取景手動對焦模式
1、手動對焦:首先固定相機拍攝機位,確定對焦位置,再采用5倍放大顯示,調動對焦環進行大致對焦,最后采用10倍放大顯示,輕微調動對焦環進行精確對焦,直至拍攝主體清晰。
D、LCD取景自動對焦模式
1、實時模式:能夠自由移動對焦框,非常適用于注意構圖的拍攝場景。
2、面部優先實時模式:適用于拍攝集體照和人物抓,拍搭載了面部識別功能的自動對焦模式。
3、快速模式:運用于高角度拍攝和低角度拍攝,是實時顯示拍攝時最快的自動對焦模式。
十、突出拍攝主題
1、主題與主體
任何一張照片都有自己的拍攝主體,一張照片的主題就是由拍攝主體來表現的。絕大多數時候,照片里合焦的部分就是我們的主體。
2、多主體的拍攝
當有多個主體時,有時我們要把這些主體都拍攝清晰
但是也有的時候,著重表現主要主體,而對次要主體進行虛化。但是這一定是為了強調主要主體的重要性,而且次要主體不能虛化到完全分辨不清
主題拍攝01
主題拍攝02
主題拍攝03
花絮:
花絮01
花絮02
花絮03
焦距透視
景深示意圖
快門優先
正確合影圖
錯誤構圖01
錯誤構圖02
以上都是個人在使用單反相機時的心得,分享給各位!感興趣的伙伴請持續關注!